任永娟 黄健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100840
摘要:在核电站建设当中,核电设备十分重要,设备的顺利进场关系核电站施工能否顺利进行。设备采购阶段,合同支付模式的选择对于设备引进进度有直接影响。对此,下文分析了核电设备的采购环节合同支付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并对不同阶段合同支付和管理模式应用作出探讨。
关键词:核电设备;采购合同;支付管理;模式分析
引言:
由于核电项目开展过程和设备的采购期间,合同的支付管理模式决定着工程款支付方式,也决定设备能否顺利进场并投入使用。为保证采购方与供应商的权益,需要深度分析合同管理不同阶段支付管理方法的运用,才能保证设备顺利完成采购,参与核电项目建设。
一、核电设备采购合同的支付管理模式研究价值
在核电设备的采购过程,合同属于具有法律效力,是由买卖双方经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以后所签署的。在合同生效以后,买卖双方应按照合同要求,履行自身责任与义务,不可出现违反约定行为,也不可私自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如果供应商未按照既定计划供应设备,那么采购方即可按照合同中的规定,收取违约金,还可延缓支付设备款项,甚至还可发起索赔,或者终止合同。同样,若采购公司未按照合同要求及时支付款项,供应商也可依照合同向采购公司反索赔,要求其支付违约金。因此,在核设备的采购合同签订之前,需要对其中执行条款全面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支付管理模式,如果执行阶段,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对支付管理模式加以调整,也应该按照合同当中变更流程进行,所以,分析核设备的采购合同实际支付管理模式,对于保护采购方和供应商的效益具有重要影响[1]。
二、核电设备采购合同支付管理模式应用
(一)新签合同的支付模式确认
针对新签合同,需要在签订之前,由合同双方对于设备支付节点仔细商讨。核电项目招标启动以前,应按照不同设备基础技术要求,对于供应商资质进行考察,为招标、评标和谈判等环节奠定基础,进而制定出合理的支付模式。
1.策划阶段
对于核电设备的采购,应该制定三级进度计划,按照采购设备具体要求,对于供货范围、管理重点等进行明确,启动招标。如果采购合同对于设备技术要求、供货范围存在较大变化,需要对其深入调研,具体包括如下内容:第一,采购设备应用技术成熟度;第二,设备制造使用主要的材料;第三,制造工艺控制要求;第四,招标设备用户反馈、供货业绩;第四,供应商市场份额;第五,设备价格组成要素。参考同类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分析供应商实际履约能力,及时反馈信息,对于合同支付进度节点初步确认,编制采购方案,按照合同特点对于文件支付管理方法进行确认。
2.招评标阶段
在支付节点确认以后,可使用公开招标、竞争谈判或者邀请招标多种方式将采购信息向潜在供应商发送。供应商获得文件信息以后,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对于支付节点的偏离问题作出声明,并提出解决建议。投标方如果接受偏离问题解决措施,就可与投标方达成共识,并将具体结果在采购支付的合同当中反映出来。反之,如果招标方不同意偏离问题解决措施,那么可能导致投标失败。
3.谈判阶段
供应商中标以后,设备采购方可与其展开谈判,对于支付模式相关内容展开探讨,应该由技术部、商务部和项目经理共同组成谈判主体,按照进度计划和支付节点,确认支付模式。
支付节点设置方面,应该考虑支付进度,兼顾供应商实际情况,对于支付节点适当增减,并对支付比例合理调整。比如:考虑供应商制造能力水平,重点关注关键设备制造情况,可适当增加支付节点。
(二)合同执行阶段支付模式调整
在合同执行阶段,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对支付模式进行调整,具体原因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政策方面因素,比如:核电项目建设期间可能受到核事故因素影响,对于设备机组的交货时间受到影响,在政策审批方面发生变动,导致合同支付节点发生改变;第二,现有支付模式存在不合理问题,部分设备的到货率低,或者合同当中只约定了所有设备均到货以后的支付节点,如:某核电站在凝结水处理设备支付合同当中,没有按照各机组设置对应支付节点,导致部分机组施工结束以后,需要等待后续机组全部交货之后才能申请支付。第三,支付质保期长,针对C类设备,具体包括工机具、叉车和吊车等支付合同,需要项目建设初期设备全部到货,并能投入使用,但是质保期过长可能导致合同不合理;第四,设备安装计划和到货不匹配,如果安装滞后,设备到货以后难以及时检验和调试,就会影响支付进度[2]。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合同支付的模式进行变更,通常供货商为变更发起主体,如果执行阶段出现上述问题,供货商有权按照变更要求提出支付模式的变更申请,并在申请当中明确如下信息:第一,支付变更理由;第二,明确设备价格、支付模式、工期诉求;第三,提供设备技术参数、供货范围以及变更材料;第四,明确自身接受变更期限。在采购方收到变更通知以后,需要组织技术部、建造部和商务人员展开审查与分析,对于变更内容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明确工期和进度是否和工程建设要求相符,找出合同变更内容存在的潜在风险,针对变更经济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如果变更通过审批,则按照规定要求上报,由主管部门对于变更内容、涉及金额进行审批,并和供应商签订变更协议,为支付合同后续执行提供保障。变更生效以后,应该作为原来支付合同的新增内容,供应商和采购企业应按照要求执行,避免出现再次变更问题。
(三)做好设备采购周期的费用计划
核设备的采购企业可按照合同签订总价、设备支付各个节点等,对于单独设备的合同支付周期合理计划,按照设备采购制定三级进度计划,之后将核项目采购周期涉及的支付计划叠加汇总,通过项目投资的预算匹配,完成设备采购整个周期的费用计划。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在核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过程,对于支付计划合理调整,同时调整采购计划。采购部门可在年底制定下年度和设备的采购环节资金支付计划,通过项目审批以后,确定采购费用的使用计划,并将计划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一旦年度费用计划确认以后,除了受到政策因素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之外,不可做出调整。在年度计划确认以后,还需确保费用来源、计划等准确性,将支付计划进行分解,分为月度和季度计划。在合同管理过程,按照计划执行,没有进入下月费用支付计划的内容不可提前支付。
同时,还可对比采购支付计划与实际支付具体情况存在的差异,对于项目的设备制造、入场情况、进度计划偏差等有全面了解。比如:某核电项目,1月到7月之间,设备采购合同支付和计划支付金额相同,设备制造方面已处于正常状态,按照约定时期到货率超过95%。自8月份起,设备的制造与交货到达高峰期,部分供应商由于原料、产能等因素,导致设备质量出现问题,交货进度也有滞后现象,费用支付的完成情况和计划相差较大,设备按时交货不足70%,对于现场安装的施工进度影响较大,采购企业可根据计划偏差问题和供应商展开协商,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这一问题[3]。
结束语:总之,针对和设备的采购合同管理,支付模式的应用需要按照采购流程与设备特点综合确认,找出影响合同支付的主要因素,对于支付模式合理调整,为合同执行顺利奠定基础,为核电项目建设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苑一方,冯伟.核电设备采购合同支付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7):172-173.
[2]陈醒.核电设备进口采购合同的价格调整方法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03):113-114.
[3]陈生.我国核电设备暂时进出口流程及操作要点探讨[J].对外经贸,2016(05):30-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