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常见问题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月第35期   作者:徐琴
[导读] 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徐琴
        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城市给排水系统应当与城市的发展规划保持一致,相互协调,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科学规划设计给排水系统,有利于合理调度城市水资源,维护城市水资源方面的供需平衡,而且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另一方面,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能够减少城市水污染,保障城市居民的用水质量,加快城市市政建设进程。目前的规划设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展开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给排水规划;给排水设计
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关键内容,并且在不断更新与发展。但是,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我国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给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增加了难度。因此,市政部门需要深入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水平,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1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常见问题
1.1水量的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给排水规划设计时,水量的设计不合理,未能满足城市供水、排水的实际需求。在制定方案时,没有先进行科学的调查,不了解城市居民的人口数量,也未掌握其当前的用水习惯,无法准确预测城市居民的用水量,仅凭给排水系统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设计,导致最终的供水量不符合城市的实际需求。
1.2雨水系统问题
        在雨水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确保系统满足防洪排涝、环境保护、水源保护的要求,还要严格按照节约用水的原则做好雨水收集和再利用工作。目前,很多城市的雨水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遇到了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排水分区相对混乱、管网布置缺乏合理性、建设管网无法得到有效利用;(2)很多地区会出现雨污合流问题,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和水资源;(3)雨水量计算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导致管网排水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甚至会带来管网建设浪费问题;(4)未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雨水排放系统,导致雨水系统开发不到位;(5)很多地区的雨水收集、回用制度有待完善,无法通过雨水降水满足节约用水的需求,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违背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
1.3忽视了洪涝和污水排放功能的设计
        城市污水排放、防洪涝十分关键,其直接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提高其安全性和合理性。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在排涝设计上依然存在问题,排水管道的数量不足,一旦降雨量增加或遇到大雨暴雨,洪涝危险系数就会上升,导致城市面临洪涝灾害,排水系统难以发挥有效的功能,在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良[1]。除此之外,所设计的污水系统虽然能够吸收污水进行排放,但是在二次利用方面的处理还不够完善,污水利用率较低。污水的再处理不仅符合节能环保政策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实现无公害化循环利用,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但现阶段的雨水污水在设计时,未进行分流排放,污水处理效率不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1.4给水系统问题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少,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紧张、饮用水匮乏问题。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在确保正常供水的基础上,遵循水资源充分利用、节约用水的原则,确保水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和经济性,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长时间缺水、停水问题。

但是,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区域给水规划不注重水源可靠性,城市整体规划布局出现了供水不稳定、水源不充分等问题;其次,给水管网设计缺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考虑,建设完成后普遍需要进行改造工作;再次,管网设计缺乏对给水管道断面、平面、高程等布置的综合考虑,无法确保供水的稳定性;最后,给水管网平面竖向布置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其他综合管线,极易因返工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并且,很多地区给水系统规划设计工作中,水资源分配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2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水平的措施
2.1预测城市的用水量并提高供水水质
        科学设计水资源的分布时间,基于城市不同区域的水质情况,制定适宜的给水系统设计方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划设计的给水系统还应当具有平衡性,即能够有效平衡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供需,包含了城市中心区域和城市周边城镇的水资源分布,确保每个区域的供水量,满足人们的供水需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在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系统时,需要做好事前调查工作,全面了解城市每个区域居民的用水量,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畜牧养殖灌溉用水等部分,需要对这些部分的用水量进行科学预测;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水质问题,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用水需求,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应当科学划分区域,根据区域需求来提供相应水质的水源,以提高城市供水的质量,将饮用水质量的控制放在第一位,必须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2]。此外,还要注意在规划设计给水系统时,一定要在适宜范围内控制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工作,不可过度开采,以免出现地面塌陷等危险状况。
2.2防洪防涝管网系统的优化
        防洪防涝管网系统是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关键,相关部门需要做好优化设计工作,充分发挥防洪排涝的作用,其主要对象是内涝、外洪。其中,内涝需要及时排出雨水,将其滞蓄进行融合;外洪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如防决堤、建设水库等。在防洪防涝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区域防洪面积、降水量,但是在很多山区,城市的地势地形情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针对城市现状,优化布设抽排设施。
2.3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
        在排污系统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考虑污水管网和排水面积,以此为基础明确排污管网管径、坡度,将管网和污水井进行有效衔接,并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强化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3]。除此之外,在污水计算过程中,需要明确坡度、管径,将其作为设计参考;污水井管、坡度需要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自动设计标高。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需要节省更多的水资源,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2.4选择优质的管道材料
        首先,选择高质量的PE管。PE管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是高密度的PE管、中密度的PE管和低密度的PE管。低密度的PE管具有较好的柔性,伸长率较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中密度的PE管的特点在于刚度和强度比较高,有一定的抗蠕变性,适合应用于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其次,选择适宜的球墨铸铁管。这类管材的特点在于可充分发挥铁元素的优势,具有较好的性能,防腐能力比较强,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而且在安装上也较为简便[4]。最后,可选择优质的钢筋混凝土管。常见的类型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等,具有多种接口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管道接口,在整体工艺上较为简便,具有极好的抗冲击能力,也是目前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常用的管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转变设计思路,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给排水系统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左芬芬,关江,谢纯德,钱琳.排水规划与设计的若干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3):106-107.
[2]佐志强.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决策探索(中),2019(07):50-51.
[3]原峰.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105+113.
[4]陈思.浅谈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18,44(12):177+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