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月第35期   作者:唐勇
[导读]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是质量管理
        唐勇
        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是质量管理,也是加强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问题是必须做到组织施工、动态管理、全面策划,同时还要平衡好各施工单位间的关系,严抓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问题
1.1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施工团队对于质量控制的管理意识较为缺乏,在人员管理方面,团队配合方面也存在着很多不足,部分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对于质量控制缺乏基础的意识,在施工的过程中,只关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不关注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监管,部分管理人员为了节约工程开支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这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由于自身安全意识质量管理意识较差,经常会出现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施工要求施工的现象,而这些不按要求的操作方式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极大的安全隐患,给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都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1.2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现场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主要因为工作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参与者与直接执行者。但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现场工作人员都是农民工,尽管他们可以吃苦耐劳,不过文化水平却不高,许多工作人员在施工时都缺乏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的意识,在建筑工地一边摸索一边施工。比如,导致内墙抹灰层空鼓开裂的原因中,人员素质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由于工艺方法因素众多,也是最为复杂的。施工人员素质不够高,就难以熟练的掌握,对于细节的掌控也存在不足,从而导致质量问题。所以,在施工时,可能会看见现场工作人员因为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违反了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相关规范,不依据施工图和正常施工顺序施工,甚至偷工减料,都会给建筑工程的正常进度与质量造成影响。
        1.4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良莠不齐
由于建设项目的大部分质量取决于材料的选择,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必须严格处理。但是由于建筑市场中建筑材料质量不均衡,所以在选择过程中很难避免选择到的较差材料。例如,水泥,沙子和石头是建筑项目的基本材料,并且由于这些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很困难,因此在建筑项目中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风险。而这些隐患的安全风险会造成损失和损失,其结果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某高层建筑10#楼基础部分共分为3块,具体为4.3m厚核心筒筏板、0.9m厚抗水板、4.3m厚柱下条形基础。经地质勘察结果可知,中风化石灰岩为基础持力层。在本工程中采用C40混凝土强度等级,P10抗渗等级。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时间在1月份,通过往年本地区气候资料显示,0℃~8℃为本地区1~2月份的平均气温范围。在此温度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将会具有很高的水化热现象,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很容易引发混凝土裂缝。为此,在本工程施工中必须做好温控处理。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1原材料选择
        1)水泥。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采用本地P.042.5型号水泥作为混凝土水泥材料,保证其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2)粉煤灰。在粉煤灰选择时,基于运输距离和经济性原则,可采用本地区具有资质厂家产品合格的粉煤灰材料,保证满足Ⅱ级指标。3)矿渣。采用粒化高炉渣粉作为混凝土矿渣材料。4)粗骨料。采用0.5~2.5cm粒径的优质碎石,保证其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5)细骨料。

采用2.7~2.9细度模数的细骨料,其含泥量可控制在0.3%左右,保证满足Ⅱ类砂标准规定。6)外加剂Ⅰ(减水剂)。为保证混凝土拌和质量,可采用减水剂材料,即聚梭酸减水剂,此类减水剂可达到26%减水率。7)外加剂Ⅱ(抗裂剂)。为减少混凝土开裂发生率,可适当掺加抗裂剂,本工程采用SY-T复合纤维抗裂剂。
        2.1.2配合比设计
        通过材料选择及试验分析,最终确定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外加剂Ⅰ∶外加剂Ⅱ∶粉煤灰∶矿渣=1∶0.75∶4.18∶4.19∶0.038∶0.19∶0.45∶0.45。
2.2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按照施工要求,依次将5台泵排开进行施工分层浇筑,待完成西侧条基浇筑后,整体向东推进,并浇筑核心筒及其他区域。混凝土振捣施工中,可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按矩形(500mm×500mm)的间距布设振捣点,避免漏振。振捣过程中,严禁钢筋被振捣,导致混凝土流动,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振捣棒和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cm。当混凝土初凝前,需及时进行二次振捣。根据本工程现状,可基本确定16.5h为混凝土初次凝结时间。因此,在完成浇筑之后的第12h便可开展二次振捣作业。经大量实践证明,二次振捣对于混凝土抗裂性能至关重要,可有效增强混凝土密度,提高其抗压强度,避免裂缝出现。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指派专人对各项施工流程进行随时检查,尤其是模板、支架等位置,应避免出现变形、位移等现象。一旦发生上述问题,须马上暂停浇筑,并做好处理。本工程施工在1月和2月,浇筑温度较低,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而言,必须做好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不得在5℃以下,应控制在12℃左右。由于该工程混凝土倾落高度在2m以上,因此,可采用串筒法进行浇筑输送,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问题。此外,还要将竖向短钢筋焊接到混凝土表面钢筋上,基础顶的标高控制点以短钢筋顶部为准,并做好混凝土表面收面平整度合理控制。当浇筑到顶部之后,须及时抹压表部,并将网片状钢筋压入混凝土表面,避免混凝土开裂。
2.3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在水泥水化热作用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增高,由于施工气温在0℃~8℃,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将会导致温度裂缝大量出现。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1)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须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尽可能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出现混凝土温度在5℃以下的情况。2)分层法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法进行施工,一层一层浇筑,直到顶部。3)混凝土养护施工。在本工程中,核心筒筏板、外框柱下条基础为此次浇筑的重点,为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可采用2种方法进行温控处理。(1)保温养护。通过养护方式,在完成浇筑施工后,做好混凝土表面保温、保湿作业,一般情况下,可将塑料薄膜铺设于其上,或铺设彩条布等,保证覆盖时间充足。待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一般也须先覆盖浇筑、振捣的部位,随后向后进行一步一步覆盖,保证覆盖面积满足施工要求。(2)冷却水循环降温。为了合理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也可通过冷却水循环降温的方式达到温控效果,这种方法可将其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下。该温控措施须进行混凝土表面2周养生,在此期间必须随时检查养护效果,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4)加强温度监控。为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必须做好温度监控工作。一般可采用无线通系统进行测温点平面布置图的准确绘制,并做好所有测温点的编号,数据采集时间定为30min/次,并向云服务器传送。通过这种测温系统,可以实时看到混凝土温度变化状态,并进行温度差值曲线图的绘制。当温差在设定值以上时,便可自动发出预警和提醒[4]。
总结:
结合上述分析,随着这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对于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已经进行了政策监控,但依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应当合理制定质量控制的手段,通过提高施工环节的技术水平,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226.
[2]唐凯.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监督抽检的作用及提升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104-105.
[3]邹卫东.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