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水闸除险加固施工工艺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月第35期   作者:刘燕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承担着满足水电
        刘 燕
        山东恒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惠民分公司  山东滨州  2517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承担着满足水电、灌溉、防洪等社会需求的功能,因此,水利施工项目必须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建造能够满足水利应用需要的水利工程。而水闸不稳定会导致整个水利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下降。水闸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水闸的防护质量不好,就可能出现病险水闸。在水利工程中,水闸是控制上下游水位的重要因素。因此,保证水闸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闸除险;施工工艺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强工程基础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渗漏,就会破坏地基,造成水流或土壤流动等问题,破坏闸门。如果水闸结构出现裂缝等变形问题,将影响其承载力,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确保加固效果。在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和日常维护中,有关人员应积极应对有害闸门对水利工程的不利影响。在研究和确定水闸的具体情况后,根据水闸的特殊性能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加固方法可以恢复水闸原来的功能。因此,文章对水闸的除险加固工作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1水利工程中水闸病险问题分析
1.1闸室病险问题
        闸室是水闸的主体工程,包括闸门、闸墩、闸底板、交通桥、工作桥、检修便桥和启闭设备。其病险问题主要为以下两点:(1)由于水位上升、运行情况变化、地震改善、防漏等原因,闸室整体稳定性达不到规范要求。(2)由于建筑物老化、病害的影响和设计规范的变化,使建筑物的强度受到破坏,承载力降低。
1.2翼墙与岸墙病险问题
        水闸的岸墙和翼墙是水闸与两岸的连接线,主要用于挡土、吸水和均匀水流。常见病害和改造措施如下:(1)翼墙结构异常,分布角度过大,水流情况差,截水能力高,导水长度不足,防渗透效果差,导致翼墙渗水。(2)岸墙、翼墙受地下水位、上下游水位、侧向荷载增加、地震水平增加、排水设施尖锐度及防破坏等因素影响,最终引起墙体的不稳定和不安全。
1.3防护与消能病险问题
        (1)消力池比较浅,甚至根本没有消力池。下游往往不能形成淹没式水跃,造成下游河床过度磨损,造成消力池破坏、海漫、护坡被冲毁。(2)低砾石不平衡引起的局部侵蚀。(3)护岸功能因垫块凹陷、基底脱落、侵蚀、排水不畅、养护不善而发生坍塌破坏。
1.4其它病险问题
        适应性防护排水设施:虹吸管道设施由水平阻尼和垂直支撑设施组成。碎石层一般放在坝底,排水部分常与滤层结合使用。如果建筑物的排水体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组成,通常称为浇铸水闸。混凝土水闸的常见病害主要有裂缝、渗漏、侵蚀、碳化等。
2水利工程水闸除险加固的施工方法
2.1土方开挖
        针对土方开挖,可以采用分层分级自上而下的方式,还要结合土质的特点放坡,平台面积要留足。每层的开挖深度加以控制,以防发生坍坡现象。在开挖施工中,要依据测量进行放样,开挖边坡要依据设计的工艺,以防止坍方的扩大。为了保证基坑施工的可靠性,要还保证排水效果。排水可以采用潜水泵。在闸室周边开挖,以保证排水效果,还要设置足够容积的集水坑,便于基坑的水全部汇到集水坑。水闸土方开挖时,先开挖闸室段,再开挖上下游连接段,特别针对现状村庄道路边坡开挖过程中的边坡稳定,先设置沉降观测点,分层分级开挖,最后喷射素混凝土防止坍塌滑坡。


2.2闸底板、铺盖、护底、护坦施工
        针对直线型构件,如闸室闸墩与顶部的砼结构,可以采用木模,用钢管作为围令加以支撑,并使用对拉螺栓来加固。针对异形构件要采用特殊方法,以保证牢固。当基础得以处理后,检验合格后,摊铺砼垫层,然后安装模板、,对钢筋加以绑扎。针对砼闸砼底板的施工,可以采用混凝土,砼的浇筑采用台阶式法,直接泵送到位。入砼后要平仓,使用振捣器加以振捣密实[1]。闸底板必须采用一次浇筑方式,中间不能发生停顿。针对水闸闸室段底板施工浇筑存在高度差,为保证结构稳定不设置施工冷缝,采取一次性浇筑成型。模板支护采用吊模法支护,使用上下双排螺杆进行拉结加固,每间隔0.5m设置一道拉杆。同时使用钢丝拉结底板内部钢筋进行固定保证模板稳定性。
2.3闸墩施工
        闸墩作为水闸最为的关键部位,砼的浇筑要保证密实,还要保证表面质量,因此在施工要对质量加以重点控制。为了消除结构发生变形,针对闸墩浇筑要保证不同闸墩的同步立模,并且要一次浇筑到位[2]。完成立模后,要使用模板对称加以支撑,模板可借助拉杆、拉条等保证加固效果。浇筑操作时,分料入仓要缓慢,还要振捣密实。在砼浇筑中,顺着闸墩挂上重铅锤,可以观察浇筑中闸墩的偏移情况,可以发现偏差并及时加以处理,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
2.4闸门槽二期砼施工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一期与二期的结合面,要实施凿毛处理。环境温度会对混凝土的结构与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在施工中要分析混凝土的类型,以确定温度控制方法,还要结合施工区域的环境条件,以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比如浇筑中,对于入模温度的控制要低于30℃,在冬季入模温度要高于5℃。在养护期间,要保证混凝土的芯部温度低于60℃。混凝土的芯部与表面的温差要低于20℃。混凝土表面与环境的温差要低于15℃。混凝土结构表面与养护用水的温差不能高于10℃。在水闸工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不同工序的温度要严格测量,要有把控措施。结合门槽设备的外形尺寸,要提前准备,要保证临时钢支撑要肯足够数量的断面。门槽埋件调整完成后要实施加固,以控制门槽部位的安装精度,防止门槽及预埋件在安装后发生变形。安装前,要加以测量,可以采用精度和性能较高的全站仪[3]。土建结构图标明的坐标、高程、角度等相关数据要加以校核,还要对金属结构图的尺寸数据加以测量,测量放样与验收时的起算参数加以统一。
        随着土建工程的进度,各门槽的预埋件在闸门场内制作的同时,还要加以安装。进行安装前,先按要依据设计要求对出门槽中心线与高程点加以测量。在安装各部件时,使用经纬仪、水准仪、钢直尺等加以校准,以将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然后浇筑二期砼。结合施工现场的平面控制点以及基线,借助全站仪测量出各轴线,在各条轴线埋设桩点。采用外控吊线坠法测量竖向。可以将首层地面四周的轴线点作为基准点,然后悬吊逐层向上来实现引测,轴线与控制结构的偏差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4]。支模架结构采用满堂脚手架结构形式,纵横向间距90*90,采用一字扣件对接,拧紧扭力矩在40N.m-60N.m之间。柱浇筑混凝土前,拌和时要考虑到物料的坍落度,防止由于坍落度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使用添加剂时,加入量要保证准确。各类材料要充分融合,以保证混凝土结构不同部位的强度均匀。
结束语:
        总之,除险加固是保证水利工程水闸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部分水利工程由于年代久远,常年在高负荷运行状态下,构件发生了老化。对水闸实施除险加固,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立足于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为水闸的可靠使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玉军.浅谈水闸交通桥除险加固施工[J].湖南水利水电,2019(03):108-110+119.
[2]曾祥科,毛伟华.大坝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3):98-99.
[3]王健军.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1):280-281.
[4]杨军.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5):112-113+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