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荣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6
摘要 :本文对建材检测管理的工作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检测管理;建材检测;工作改进
1建材检测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是实验数据自动采集在建材检测方面的应用。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度跟精密性,采取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比如说将人为读取数值的方法被自动采集实验数据的方式取代,还有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检测的实验数据也实现了自动采集化,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人为误差,从而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为了保证检测工作的公平公正,应该尽量避免建筑公司与实验人员的亲密接触,因此可以实行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检测并给出结果的制度。
二是实行检测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联网制度。将检测数据不合格的产品及时的清除,并将检测结果在一天之内公布于全网,让全体人民监督建筑产品的合格率问题。以便有效约束不合格产品投放使用的行为。
三是建立检测试样留置制度。我们需要根据样品的要求不同来具体确定样品需要实际留置的时间,出现问题的样品需要留置的时间为三个多月,样品被送来进行检验时,相关管理样品的人员要核查检验对于样品的一些要求是否达标,也要确保留置数量充足,样品的留置应该集中,陈列应该有序。样品的各种标识像品种,规格,型号应该完整。在样品流质的区域要安装监控,方便保存样品的标号条码。对于留置区域应该做好清洁,废弃的东西妥善处理。要对样品进行严密管控,避免将试样更换的事情发生。
四是检测人员通过考核后再上岗。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之前,应该进行相应的考核,以免发生检测人员不够专业的情况,考核通过后,还要让检测人员熟知《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管理手册》的相关内容。
2建材检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即使我们已经想出很多办法来对建材检测单位进行管理和监督,但是依旧有许多不好的现象发生,比如说送去检测的试样与实际的产品不符合,贿赂检测人员修改实验数据,检测员与被检测机构互相勾结,检测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够,检测机构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
3建材检测管理工作存在难度的原因
一是检测机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们都知道检测样品时, 不同的时间,温度,湿度,不同的检验人员对实验结果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有时候会发生实验结果和实际结果不相符的情况, 这个时候,很难说清是谁的责任,这就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故意修改实验数据,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二是检测机构日常自我监督、管理不够。试验检测的结果, 会对建材制造单位和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些人为了得到合格的实验结果,贿赂甚至威胁检测人员修改实验数据的不法事件,这些暗箱操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除此之外,检测机构的监测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出现形式化的特点,相应的检查措施不能够很好的落实,也不能够严格管理规范检测员的行为。
三是不能保证检测单位第三方的公正性地位。就目前而言, 被检测单位需要支付检测所需要的费用,而并非建设单位支付, 所以这就不能够很好的约束检测机构的行为。
四是工程现场质量无法直接联系检测责任行为。
检测机构检测的只是被送去的样本,不能够对实际的产品进行检测,不能很好的连接工程现场质量和检测责任行为,所以这就导致了很多弄虚作假的情况,建设材料单位送去检测的样品与实际生产产品严重不符。
五是检测机构不能约束建筑供应商行为。如今,检测市场十分的开放,但这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检测机构为了更多的检测所带来的利益,不愿得罪合作方, 对被检测方没有进行约束,有甚者甚至包庇合作方。有些小规模的检测机构,为了自己单位的利益,可能不能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当然还有就是,相对于大规模的检测机构来说,小规模检测机构的检测员的素质得不到保证,技术水平也不够先进,对于检测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4建材检测管理工作改进的应对措施
一是完善检测信息平台,做到信息准确,及时检测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大致完善,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 不能够即刻将检测的数据上报或公布,这也就导致了后续工作的顺延,将影响相关部门对不合格产品的甄别和处理,所以应该建立及时传送不合格产品相关信息的制度,并及时检查。
二是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有机联系。检测机构应该对检测承担更多的责任,除了对被送样品的检测之外,还应该对工程现场的产品质量负责,将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有机结合,施工单位和监察机构要对施工现场的产品进行取样,并交由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由于一些暗箱操作的情况出现,被检测试样通常不能够代表产品的实际的性能,所以施工现场与检测现场的结合是必要的,只有施工现场与检测现场检测数据一致,才能够得到最精确的实验数据,从而保证建材产品的质量。可以实行检测机构现场抽取试样的制度,参与抽样多方部门应保障抽取样品的可靠性保证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全体的作用,避免只对被送样品进行检测的情况再次发生。初次之外,对于检测机构内部的管理同样需要完善,我们可以采取开会,宣讲的方式进行,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检测机构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负相应的责任。
三是明确建材使用、供应、检测三方责任。通过现场抽取样品和多方共同监督的做法,可以随时追踪到各方的踪迹,如果在某一环节出现错误,可以随时落实所属各方的相关责任, 并且也可以给予其他相关建筑单位提醒与说明,警示他们要使用有质量保证的建材产品,只有这样,建筑工程的工程安全和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在各方的共同见证下,一定程度上也会避免检测机构的一些不规范,不公正的行为,可以得出真实的检测数据,从而判断产品是否合格。通过落实建材供应,使用, 检测三方的责任,可以约束他们的行为,使所谓的暗箱操作无法得逞。
四是对症下药,处理各种问题。提供多种投诉渠道,并且建立检测员和检测机构诚信档案,记录检测机构,检测人员的不诚信的行为,并且作为机构贷款和检测员升职或业绩评比的参考标准,这势必会影响检测机构和检测员的未来发展。有了这种制度的存在,相关行政部门以及监察单位可以对不诚信行为进行处理,减少了不诚信行为的发生率。对建材检测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有极大地帮助。工程质量检测中飞行制度的确立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得到建设工程质量精确结果的重要手段,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把控工程质量检测过程的有效措施,当然,如果飞行检查过程中出现了不诚信的做法,同样会被计入诚信档案,对社会影响较为严重的会给予更大程度的处罚,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方检测”费用的确立是必不可少的,它相对于业主与施工方来说是独立的,这样可以不用继续依靠这检测机构, 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地位。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检测机构应该采取试样检测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当然,施工单位也应该采取自查的方法,来共同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材检测管理工作并不容易,并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创新思想,进行相关的制度改革,从各方面入手,进行对建设检测机构检测和管理工作的监督,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相信建材检测工作一定能够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吴恩明.建设工程检测机构现状调研及管理发展模式的探讨 [J]. 工程质量,2018(8).
[2]石平府.推进检测机构改革强化政府监督检测 [J]. 江苏建材, 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