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栓
江苏苏港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100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建筑业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使用性和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作为贯穿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促使了建筑工程管理日益趋向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对于管理施工现场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文中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影响因素;措施
1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
1.1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造价人员、采购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对人为操作失误管理控制的效果。承建单位负责人虽然想要有效控制人为因素对施工管理质量的影响,但是尚未采用不间断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参与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道德素养,促使全体参与人员经常出现操作失误、材料存放不当、违规操作、忽视警告等问题。
1.2 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施工进度,间接影响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机械设备不仅可以减少基础作业人员的作业任务量,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为承建单位创造丰厚的经济利润。但是在机械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承建单位负责人没有给建筑工程项目配备专业的机械设备检修保养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导致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故障频发。
1.3 建材质量因素
建材管理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材料进场检查、采购存放保管、材料消耗控制等几方面。在建筑材料实际管理工作中,个别施工管理人员经常采用抽查材料进场检查验收方案,随意堆放建筑材料等,出现材料管理控制的失误,采购材料的规格和质量不仅不符合国家相关检测标准,甚至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给承建单位的外在形象造成影响。
1.4 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因素
一些承建单位负责人容易忽视施工场地附近的环境问题,加上自然天气现象、气候变化等不可控制因素影响,如雷电、沙尘暴、狂风等,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如期开展造成影响,延误建筑工程的竣工时间,甚至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构成威胁。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施工技术运用
在进行施工图纸技术审查时,首先要求相关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要严谨,以科学的眼光去审查施工图纸,对于图纸中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地做出修改,有些图纸中就会存在技术问题,按照原施工图纸到现场无法施工,针对这种现象,要求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讨论,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然后就该方案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了保证进场的施工材料能够达到施工图纸的要求,相关人员要通过协商制定相应的制度,通过制度去规范工程进场材料的检查和验收,建立工程设备的技术维护体系,对长时间作业的机械要定期做好维护工作,并做好相应的书面记录;相关人员要定期地查看施工道路的平整状况,对于出现裂缝或者变形的部分路段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另外,要做好施工现场排水和排污系统,定期对于排水系统进行疏通,保证施工场地内不出现积水或污水。
2.2 严格施工管理措施
2.2.1相关人员要定期组织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培训
主要针对施工中的个人问题以及施工的技术措施进行教育。要让施工作业人员服从管理,增强团体意识,促进作业人员之间的配合,杜绝自作主张,擅自作业。县一级的施工单位,对安全意识不够重视。应该组织单位多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设置安全监督员的岗位,监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对于责任的认定追究到个人。完善安全规范的体制机制,从而在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通过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他们尊重安全的意识,达到安全生产作业,避免安全事故产生。
2.2.2对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其处理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对施工作业人员陈旧的施工方法进行技术改进,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作业水平。
2.2.3建立健全工程监督机制
确保工程监督机制的规范化,对于各个施工环节都要安排专人参与,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合理地监督工程的工期,保证每一个环节工程都能够按时完成。加强参与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出现的责任要落到实处,对于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的人员要给与物质奖励,对于违规作业人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做到赏罚分明。
2.2.4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要安排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对成本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进行成本核算,及时地做出调整,避免出现实际施工成本严重超出计划成本的现象。
2.3 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
2.3.1减少噪声的污染
噪声污染被誉为房屋建筑施工三大污染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污染。按照相应建筑施工规定要求:白天施工产生的噪声不能超过85分贝,夜间施工产生的最大噪声不能超过55分贝。降低噪声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改进设备从源头上降低噪音;二是,通过建立墙体隔离的措施在传播路径中降低噪音。
2.3.2减少粉尘等大气污染
粉尘等大气污染是常被忽视的污染,未得到充分重视,建筑工地常常灰尘漫天飞扬,这样情况需要认真对待。降低粉尘污染的方法是规定车辆在运输泥土粉料时采用封闭运输,在施工地附近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除尘。
2.3.3减少废弃物的污染
建筑废弃物污染在县一级的房屋施工单位也普遍存在,施工单位时常会将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在路边、农田、河道边缘,这严重污染了土地资源,而且垃圾流入河道中,堵塞河道,也会造成河里水质发生恶化。所以对建筑垃圾应规范处理,不能随意倾倒。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处理废弃垃圾,拆除临时建筑物。
2.4 完善工程机械设备的防护措施
2.4.1提高认识,明确强制维护原则
让大多数设备管理员了解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护工作的质量。如果不能预防,及时维护,粗暴使用,愚蠢地管理设备,将有悖于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
2.4.2必须建立健全维护体系,维护和完善设备维护体系
合理确定维护周期,并实施各级维护程序。低级维护应由操作员执行,高级维护应由维护人员与机械操作一起执行。只有维护好机器后,才能降低故障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4.3加强机械设施维修技术管理
严肃执行机械设施维修制度,确保机械设备正常使用。机械设备管理人应当按照机械保护手册制定真实有效的保护计划。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降低维护的成本,促进企业收益最大化。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的舒适性要求增加,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工程管理作为控制项目质量和安全的重点,仍然存在体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稀少等方面的限制,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施工的正常发展。为了真正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完善相关的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升级和转型都十分关键,其能保障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可以提升建筑行业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若峣.引用浅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08),28-29.
[2]唐艳斌.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方法探寻[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95-195+197.
[3]周晓龙.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