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龙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现阶段,为了有效应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国家提出了生态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同时还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各个行业在其生产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将绿色、环保、节能的技术运用其中,将资源有效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对此,在建筑行业中,也应当积极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实现建筑工程的设计优化、质量优化、成本可控目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绿色建筑技术,可以使建筑项目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特点,从而满足当前国家所提出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所以本文主要是分析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绿色建筑技术具有的价值以及具体应用方式,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引言
在一般情况下,进行绿色工程的建设,主要包含了土地资源的节约,人才节约,能源节约等各个方面。因此,为了进一步在建筑设计、建设过程中,将绿色建筑技术更好的运用,从而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进一步优化。主要是针对在建筑的设计、建设过程中,进行有效运用绿色建筑技术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从而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让建筑工程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健康发展目标。
1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的作用
1.1实现节能技术的高效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积极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可以有效的将节能技术以及绿色能源充分的利用,从而确保在进行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实现建筑节能与各项绿色材料的高效结合,实现建筑工程节能的目标,响应当前国家所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在通风、保温、保湿、隔热等建筑功能中,进行优化绿色建筑的设计。在进行建筑的规划过程中,要实现节能的目标,就需要将绿色资源和节能技术进行科学的利用,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在设计时,还可以充分考虑到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在此基础之上,就可以针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减少,使相关建筑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将投资成本进一步的降低,实现经济利润的提高,为企业的规模扩大和良好运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1.2水资源的节约
在我国开展建筑工程的建设时,使用绿色建筑技术,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将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行大幅度的提高,缓解当前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在具体施工当中,可以通过建立雨水蓄水池,以及简易的水净化装置。可以将这类水资源,进行运用在施工现场的降尘,以及车辆的清洗中。同时,还可以将车辆清洗的水,进行通过简单的沉淀处理之后,再次运用在施工现场的降尘中,避免尘土飞扬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在具体的施工现场,必然会涉及到周边绿色植被的灌溉,在设计时,可以在需要灌溉的区域进行设置微灌或喷灌的设备,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而利用水净化装置,就可以实现对雨水和其他用水的回收利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问题。与此同时,在具体建设时,还可以充分使用当前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对节水系统通过相关设备以及网络技术实现实时的监控,确保节水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
1.3室内规划设计的优化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承载等性能。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结构做深化的分析,从而在进行室内外环境设计以及节地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将绿色建筑技术,根据具体的建设要求,做更加合理的规划,确保相关管线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同时,还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布局以及室内采光达,到相关的建设要求。
还可以通过该技术,对室内环境进行恰当的规划设计,从而使建筑布局呈现更好的效果,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
2具体应用
2.1设计过程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在建筑工程开展建设之前,设计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理、地质条件以及气候环境,做全面深化的分析。同时,还需要有效的结合绿色建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模拟所建项目区域的生活环境空间和气候特点,并对建筑的空间设计、建筑朝向做有效优化,确保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避免在建筑后期的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可以通过相关软件,进行模拟设计图,使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对施工图纸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将施工效率提高,降低施工难度。
在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实现设计方案的合理优化,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相关的调整。比如,在计算机上,使用BIM三维建筑模型,可以针对能耗分析、安全与消防分析、冷热负荷分析、噪声分析、光源与照明分析、舒适度模拟以及气流组织模拟等相关问题,做全面的分析,确保在建设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完整性、使用性、环保性。同时,还可以对建筑阴影分布的相关状况进行分析,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充足的日照时长。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还务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具体的考察,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日照时间做针对性的设计。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将设计方案做更加科学化的调整,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比如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结构稳定性等要素。确保在建筑后期的建设中,可以采取更加合理的暖通设备、施工技术、成本控制方案等,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实现绿色建筑技术的充分使用,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在涉及到材料的选择上,务必要选择绿色、污染较小的,质量合格的建设材料,避免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2.2强化工程节能设计
在具体使用绿色建筑技术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新型绿色建材的使用。在具体施工时,应当尽量选择具有节能、环保性质的材料,同时还要强化对材料质量的检测,确保建材具有较高的耐潮、耐久、耐热性能,可以将建筑的质量进行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材料成本的投入,减少后期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投入的维修资金。比如,在具体建设中,可以使用3R材料,透水砖、再生混凝土等绿色建筑材料,这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原因在于这类材料,不仅可以减少材料成本的消耗,且由于其具有绿色、环保的性能,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通常情况下,这类材料具有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材料的性能、质量、成分做相应的研究,确保其可以达到相应的建筑设计要求,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装饰性。
2.3将围护结构设计改进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可以利用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这三种保温体系的科学对比,实现陶粒混凝土的科学应用,使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梁柱中所存在的热桥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外墙面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室外空气与建筑表面有更加广阔的接触面,可以将保温效果和隔热效果进一步强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光伏玻璃和通风降噪器进行有效的结合,利用变色玻璃,实现玻璃的自主调节透光、吸收光的目的,让玻璃能够科学选择光照度。此外,该玻璃还具有一定的反射外部辐射和反射吸收辐射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在室内环境中,热量的大面积扩散,从而使围护系统中关于隔热、保温的构造更加科学合理。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积极使用绿色建筑技术,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从而满足建筑工程的发展需要,更好的为人民提供建筑服务,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亢亢.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化应用分析[J]. 科技风,2020(15):136.
[2]谢水双. 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浅析[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8):58-60.
[3]唐弘涛.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化应用分析[J]. 居舍,2020(2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