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安
江苏楷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宿迁 223900
摘要: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基础的建筑施工材料,但是在混凝土实际施工运用中,会经常出现裂缝的问题, 但是此种问题并不能完全不能控制。要想使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就要采取材料质量控制以及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等多项手段。在土建工程施工中,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就要运用合适的加固方法,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结构安全性,这样一来,在保证混凝土施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计标准。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裂缝;规避措施
1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在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常见的情况,虽然看起来影响不大, 但是其造成的安全隐患确实不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土建建设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对于土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极为不利。而要想有效规避混凝土带来的裂缝问题,还要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根源入手。在土建工程建设中,一定要保证每一项工序都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而混凝土产生裂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混凝土施工阶段由于振动不匀,导致混凝土某个部位出现空缺或者混凝土不紧实情况,如果此项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那么施工的下一个环节就不能顺利进行, 会为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留下质量隐患。
在施工中,相关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动时间,一旦掌控不好,则影响施工的质量。尤其是一旦混凝土振动的时间过长,那么就会有很大可能导致石子沉入混凝土的底部,造成混凝土的成型面存在过多的水泥浆,这就会对施工造成负面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水泥硬化前,混凝土有很大概率出现伴物沉降的情况,此类问题是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根源问题之一,这一点需要现场施工人员对其高度重视。在施工时混凝土出现此种情况,那么就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前奏,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时间是在浇筑完成后的 1 ~ 3h,并且其主要部位是在沿梁以及板上部位的钢筋位置,致使在振动过程中会对钢筋的位置产生影响。同时,混凝土沉降形成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如对混凝土保护层的构建没有引到应有的重视,保护层的深度不能达到预期标准,钢筋模板的形态产生大幅度变化,对其支撑效果产生了影响;施工人员对于拆模的时间掌控不是很到位,不论时间过早还是过晚都会造成影响;在混凝土硬化初期,当出现干燥、冻化以及脱水的情况时,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2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2.1做好混凝土浇筑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土建建设工程中,要想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就要提前将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首先,相应施工人员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完成面层分条以及锯缝的设计工作。其次,利用空气泵等施工设备将施工面上的灰尘以及其他颗粒状物吹干净。再次,在混凝土施工的前一天, 要对施工面做好洒水加湿工作,这一环节完成后,要在施工面上盖布,其主要目的就是使施工面的问题得到平衡。当这一环节完成后,就能进行下一环节, 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对于此项工作的进行,可以利用分块施工的方法,将施工面分成多区域,其中要保证分割的科学合理。当浇筑完成后,如果区域内的混凝土出现裂缝,再对其进行填补,将这些分块区域拼成一个整体。其中,当混凝土的表面即将凝结时,要利用抹面法, 对即将凝固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处理。最后,在进行抹压技术的处理时, 要在其表面铺盖一层保湿薄膜,并且两者要同时进行,边抹压边盖膜,其主要目的是将其表面水分的流失速度降低至最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规避混凝土产生裂缝。
2.2控制混凝土模板的拆除
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个别的土建施工单位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现场施工时施工的钢管施工数量远远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并且在混凝土还未凝结之前,就把模板支撑水平杆拆除。这样一来,混凝土结构由于纵向支撑点不足就会产生弯曲,情况严重时就会产生裂缝,对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安全质量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模板施工不能达到相应标准,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模板的支撑强度不能达到施工标准,梁、板的支撑力不够均匀,造成模板支撑在某些地方下沉幅度过大;
(2)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模板的支撑稳定性不足, 其支撑的位置有所改变,那么混凝土同样会产生裂缝;
(3)模板拆除过早,如果在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凝结就直接将模板取出,那么混凝土凝结之前发生了振动或者提前受到了负荷,就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而要想以上几种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就要对其进行预防,具体主要分为以下环节:(1)在土建建设工程施工前,其施工单位一定要将模板的数量准备充足, 并且要对模板的支撑强度和模板的支撑体系进行分析,一定要保证其强度与刚度,使混凝土的承载符合能力能达到施工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使土建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免受影响;(2)在混凝土拆模工作进行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保证其混凝土表面已经凝结, 并且其相应工作人员要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强度检测。如果其混凝土的强度达不到工程的施工标准,就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其强度符合施工要求,就可以从整体出发进行拆模工作。
2.3控制原材料质量
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材料达到相应标准,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而原材料一般有水泥、外加剂,因此控制原材料也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水泥以及外加剂是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一般情况下,可以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控制,以此达到控制混凝土水化温度的目的,这样一来,混凝土的强度能在其形成的初期就可以保持结构内外温差的控制,有效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此外,若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不变, 就要对水泥的品种做好选择。(2)粗骨料能对骨料级配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所有混凝土进行搅拌之前,要对其进行冷却处理, 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致使其质量产生变化。(3)在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外加剂,例如减水剂和一些防裂剂等,其主要的目的是减少其变形、沉缩的情况,并且要保证水泥浆以及骨料之间的黏结力达到相应标准,最大程度上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
2.4 加强养护工作
混凝土层面浇筑完成后,一定要做好养护工作,而覆盖塑料薄膜是养护措施的一种,可以减缓水分流失速度。同时,要对混凝浇筑表面的凝结状态进行分析,看混凝土后期是否会产生裂缝。如果产生裂缝的概率比较大,就要对其进行分块处理,通过混凝土的分块切割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由于热膨胀和冷收缩而产生的裂缝,保证混凝土表层的完好性。
3 结束语
在土建建设工程中,如果混凝土的问题处理不当,不仅会使工程外观形象受到影响,情况过于恶劣时,还会造成安全隐患。要想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就要从材料以及施工工艺上进行控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模板以及钢筋,因此要格外注意这两项工作环节,其施工环节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
参考文献:
[1]高增龙 . 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3):154-155.
[2]李明.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渗透成因及有效预防措施[J]. 黑龙江科学,2015,6(12):56- 57.
[3]张治宇 . 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处理 [J]. 吉林农业 ,2015(23):72.
[4]门忠. 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防治措施[J]. 黑龙江土建科技,2011,39(2):81- 82.
[5]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控制措施[J]. 吴必忠,吴寅初.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