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景川
身份证:32072119820819****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活动中是特别重要的技术。其质量会直接影响着整个土建施工质量。在具体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时候,应当做好细节方面的管理工作,确保各施工工序的质量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进而让土建施工的质量得到更多的保证。本文首先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讨论了提升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对有关实践工作有一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1.1混凝土的配比
在土建的工程建设活动中,材料配比是让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表现出更好应用成效的第一道工序。混凝土主要是以骨料以及掺合料、外加剂、水泥、水等共同组成的一种构件,会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安全以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对有关材料进行配置的时候,应当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控制好水的质量,水对于混凝土来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还是后续的养护等阶段,都会有水的参与。一般都会应用饮用水。倘若选择的是其他水源,有关的水质应当达到混凝土用水的规范和要求方可。由于水的可溶物硫酸根以及氯离子含量、水的PH值都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有一些影响。倘若混凝土里面的水氯离子超过有关的标准,就会让钢筋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引发钢筋锈蚀的情况。这样就会对整个建筑的后续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有着不利的影响。所以,应当对水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二是选择质量更好的水泥,水泥是混凝土里面特别重要的胶凝材料,所选择的水泥类型跟型号应当以土建工程的具体实践活动的需要为基础。比如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时候,应当采用水热化更低的水泥,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情况。而对于那些在混凝土方面有更高的硬度要求的情况,通常都会采用硅酸盐水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能够满足有关的要求。在施工土建工程的时候,应当对水泥的质量进行及时复检,确保应用到实践活动中的水泥质量是达标的;三是对骨料的质量进行把握和控制,在土建施工活动中,混凝土的骨料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两种类型。对于骨料的管理和控制,主要是应当对骨料中的硫酸盐以及淤泥、有机物等杂志的比例进行控制,防止这些杂志给混凝土的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1.2混凝土的运输
在土建施工活动中,对混凝土的运输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泵送成品混凝土的时候,应当对运输的距离以及运输需要花费的时间等内容进行综合考量,选择更恰当的搅拌站,确保混凝土运送到土建施工活动的现场之后不会发生初凝或者分层离析的情况;二是运输到工程建设现场之后的混凝土,应当在保水性以及流动性方面达到有关的施工标准和要求。倘若发生了分层离析的情况,就需要开展二次搅拌操作,或者退场并重新对混合比进行调整。三是应当合理的安排运输混凝土的时间和路径,最大化的降低混凝土发生运转运的次数,而且也应当规避交通高峰期。
1.3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混凝土在土建施工活动中是特别重要的内容。在浇筑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应当做好浇筑之前的有关准备活动,有关工程建设企业以及监理企业都需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模板工程以及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开展验收,在验收达标之后方可实施混凝土的浇筑操作。二是应当对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顺序进行合理的把握和控制。混凝土浇筑需要连续进行,倘若在施工的时候发生了必须间歇的情况,就应当让间歇的时间最大化的缩短,确保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工作,防止发生施工缝的情况。三是对于浇筑过程中的有关细节也应当做妥善处理。
在浇筑竖向结构的时候,应当先在底部充填30毫米的水泥砂浆,确保在浇筑的时候不会发生混凝土分层离析的情况。在浇筑墙体或者柱子的混凝土的时候,应当确保有比较适宜的自由倾落高度。倘若不能达到有关的规范和要求,就需要通过一些溜槽或者串筒等设施设备的应用进行更好的把握和控制。四是应当合理的实施混凝土的振捣操作。土建施工混凝土浇筑需要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方式,而且在混凝土的表面不能有沉降或者浮浆的情况。在应用插入式振动棒开展振捣操作的时候,应当遵循快插慢拔的准则,防止混凝土跟预埋件以及钢筋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况。五是应当做好施工缝的预留工作。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当预留施工缝。一般来说,施工缝应当预留在施工比较方便,并且混凝土结构受剪力比较小的部位。对于那些大跨度或者超大的混凝土,为确保混凝土表面不会发生不均匀裂缝的情况,也应当以施工设计设置好的后浇带为依据进行设计。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当比两侧的混凝土高出一个等级。当然,也需要做好后续的后浇带湿润养护工作。
1.4混凝土的养护
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而言,养护也是特别重要的步骤和内容。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操作之后,也应当对混凝土开展及时的养护活动。在工程建设现场,常常会采用洒水或者覆盖的方式养护混凝土。对于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在养护的时候的有关细节方面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异。倘若混凝土材料中涵盖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养护活动至少应当花费七天时间;倘若混凝土的材料里面有硅酸盐水泥以及粉煤灰,那么养护活动需要花费的时间至少是14天。与此同时,也应当以土建工程建设现场的有关湿度情况、温度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等为依据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应当注意的是,在拆除混凝土的模板之后,也应当覆盖混凝土。然而不能采用草席之类的物品进行覆盖,主要原因是草席类的物品会有草本纤维或者草本色素,这些物质会污染混凝土,可能会让混凝土结构里面有一些杂志,或者混凝土被颜色严重渲染的情况,这样就会让整个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有一些影响。
2.提升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应用质量的具体对策
在土建施工混活动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比较多的标准和要求。为确保混凝土技术实现更好的应用成效,促进整个土建施工活动有更好的质量,不但应当对有关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而且也应当关注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混凝土的材料品质进行严格的把握和控制,选择那些供应的材料质量更好,信誉更佳的商家进行合作。当然,也需要在材料的采购环节、运输环节以及应用环节等,开展好必要的验收和记录活动,最大化的保证材料有更加好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防止发生浪费的情况。二是应当对有关的施工作业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促进有关施工作业人员有更强的业务技能以及对有关的施工要点掌握得更到位。当然,也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三是应当避免在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会让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耐久性等特性受到一些不利的影响。四是应当强化对混凝土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监督混凝土施工的各阶段的作业情况。如果发生质量异常情况,要及时督促有关施工队伍和人员进行整改,确保各施工阶段的质量都能够满足有关的标准和要求,从而促进土建混凝土施工质量实现全面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整个土建工程活动中是主要的技术之一。在应用该技术的时候,应当对混凝土的材料质量以及混凝土的运输后续的浇筑操作,养护作业等内容,做好有关的工作,而且也应当在整个施工活动中,对混凝土的裂缝做好预防措施。与此同时,强化有关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从而推动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实现有效提升,确保土建工程有更好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忠.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93-94.
[2]胡启海.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山东工业技术,2017(13):109-110.
[3]邢云飞.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9,38(20):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