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表达—以中信国际金融中心为例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期   作者:张扬
[导读] 高层办公建筑是城市重点核心位置的重要组成元素,其设计研究是个非常复杂的研究
        张扬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0070
        摘要:高层办公建筑是城市重点核心位置的重要组成元素,其设计研究是个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随着近些年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需求的增加,全世界各地高层办公建筑大量涌现。高层办公建筑由于其功能、容积率、占地面积等条件所限,在形式上呈现“趋同”现象。本篇文章以中信国际金融中心为例,从设计理念、形体关系、材料运用等三个方面来浅析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表达。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理念;形体关系;材料运用
        当今城市飞速发展,高层办公建筑是快速的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产物,虽然随着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设计手法日益多样化,但不可避免地出现形式“趋同”趋同的现象。中信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是一个所处位置比较特别高层办公建筑项目,其所处的金融岛外环共有22栋高层建筑,中环为20栋60米高层办公楼,但其设计手法、形体关系、材质选择等独具特色上,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最终呈现的效果,在经过概念方案投标及多次专家评审后均获得好评。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郑东新区龙湖金融中心外环建筑TC3-16地块。基地位于郑州市郑州新区,龙湖金融中心位于郑东新区龙湖组团,本次进行的单体设计位于龙湖金融中心外环区域,是龙湖金融中心三圈层布局最外围的100米高层建筑群。地块内侧临副CBD 中环路,外侧临副CBD 外环路,左侧临支17 路,右侧临龙云街。本项目用地面积100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69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999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8700平方米,用地性质为金融保险用地,建筑性质为金融办公楼。
        本建筑共有四层地下室,地下室在交通上均与旁边地块相联通。地上裙房为四层,主楼二十三层。其中地下一层设置为迎宾大厅、物业管理用房、配套用房、机动车停车库、设备机房等;地下二层~四层均设置为机动车停车库、设备机房。裙房一层为金融服务营业厅、营业厅入口大厅、消防控制中心等;裙房二层至塔楼二十三层为金融办公用房。
        中信国际金融中心项目的方案设计原创为智利KLOTZ建筑设计事务所,华东都市院为配合外方进行方案深化、扩初及施工图的设计,该项目已于2019年4月份通过消防支队审批,目前正在建设中。

二、设计理念体现地域性
        当今的中国是全球化背景下最具潜力和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中国模式的成功,归功于领袖人物能睿智且平衡的融合数千年的传统和智慧,并转化成为一种深刻的使命和创新的能力。地域性特征在建筑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创作依据,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容积率和形式等要求,现代化、高技派、商业化比较容易影响到高层建筑的设计,因此在对中信银行大楼的设计理念中,设计师因地制宜,尝试借鉴中国传统建筑形态中的元素,将其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建筑平面呈H形,象征着古代的钱币,也迎合金融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双坡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该项目的方案从中国的古代建筑的屋顶折线形的造型中汲取设计灵感,将其抽象化运用在大楼的外墙设计上[1],创造了具有折面的建筑外观,和谐而有韵律的建筑外立面,既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强化未来的活力和前景。该方案于2017年中标,仍由中标的原创设计师进行概念深化及调整,华东都市院负责结合当地规范配合外放深化设计并使其最终落地。

图1: 设计理念分析图       (图片来源:智利KLOTZ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三、形体关系突出变化性
         高层建筑的形体设计在城市中占据主导位置,而在郑州金融岛上的位置更为特别。由于中信国际金融中心位于龙湖岛外环,外环共22栋百米高层建筑,其中14栋办公楼、4栋酒店式公寓、4栋五星级酒店。该项目周边均为基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高度等控规条件一致的办公楼项目。规划局的要求是达到“同一原则下的明显差异性”,即每栋办公建筑既要满足统一控规、规范等要求,又要区别于其它办公楼很具有独特的造型或表情色彩。
3.1平面因地制宜
        该项目的用地周边均为百米高层建筑,由于基地占地面积较少,容积率较高,但周边无住宅,因此没有采光问题。龙湖金融岛的整体规划为一个如意型圆环,位于龙湖间,岛上内、中、外环所有建筑塔楼部分面向中心湖面,裙房部分朝向大面积龙湖湖景,因此场地朝向内湖及外呼湖的形状均为弧线形。设计师在面向内湖及外呼的立面均采用折线形,该平面布局形式在契合基地轮廓形状的同时,几条折线边的角度也迎合阳光入射的方向,以最大可能性获得了较好对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对于在建筑内办公的人来讲,折线布局可以赢得更宽广的视野。同时,平面中在侧面对应的位置进行局部凹进,形成的H形平面,该处设计增加了凹口两侧房间的采光面积,该凹口处从5层标准层开始到23层,每隔两层会设置一个二层挑空的庭院,可供员工进行休息,现在的办公方式逐渐多样化,办公人员不仅限于在开敞办公内或固定场所进行会议或研讨,这处共享空间在原本较为单调功能的办公空间增加一些灵活的活动空间。在考虑裙房二~四层为办公用房,但裙房进深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办公空间的自然采光,故在裙房两侧也设置两处靠外墙的大面积采光井,采光井对应的外立面部分与裙房侧面空间上相平,并采用横向格栅形式,以便最大程度地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
3.2形体错动切割
        由于塔楼的长度和宽度是规定了相应尺寸范围,再加上要顶足容积率等要求,在处理建筑形体设计上的发挥空间有局限性,所以岛上大多数办公楼选择在表皮上做不同。中信项目选择在形体咬合的大关系处理上入手,进行体量上切割。设计师分别选取塔楼正立面两个长边上不对称的两点,将其向核心筒处收进,并将南北两侧局部向内凹进,由此形成“H”形建筑体块,使得设计形体关系舒展有力,张弛有度。H型大厦的两翼围绕建筑的核心而建,弧形的两翼很好的呼应了副CBD中心的内湖和外湖,以获得最大的景观面。通过这种角和面的组合,建筑在空间上寻求结构的丰富性和线条,办公室设计在追求拓宽外部视野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采集日光。H型大厦的一翼弯折形成裙房,体型简洁有力,富有整体感。由于建筑100米高,标准层的尺寸及面积要求,该岛上的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的体型容易显得比较厚壮,但在纵观全岛实体模型的时候,中信国际金融中心采用的这种体块大关系的切割及局部凹入的方式,表现使得建筑更为挺拔和丰富[2]。
    

图2: 鸟瞰效果图       (图片来源:智利KLOTZ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四、材料运用营造差异性
        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高层建筑是具有典型性和特征性的,立面元素里材料元素的运用对高层建筑的形象设计起着关键作用。大多数高层办公建筑由于其体量、容积率、功能等特点。既要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使用原则,又要使外立面具有独特的外形和有别于其它高层建筑。
        在组成建筑立面的整体效果的元素中,材料的运用和把控是占据重要位置的,也是突出高层立面表情的关键元素。现今大多数高层、超高层建筑均会选择大面积的“玻璃盒子”式设计,或通过外立面玻璃幕墙上的竖向杆件的变化产生不同效果,造成了高层建筑“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而在中信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不同于一般高层建筑采用整齐划一的通透感较强的玻璃幕墙,也区别于材料运用较为繁多复杂的立面设计。
        该项目塔楼东西正立面运用玻璃幕墙,裙房及塔楼南北山墙面用大片浅米黄色的石材幕墙,采用石材立面所对应的平面功能空间多为设备用房或主要办公空间的非主要使用功能部分,侧面的石材幕墙设置既遮挡了西晒阳光,又兼顾了平面功能丰富了立面语言,同时为满足结构专业荷载计算要求,在塔楼侧立面增加了钢筋混凝土墙体及斜向支撑,侧立面采用的石材幕墙可以兼顾结构要求。塔楼侧面的石材幕墙延续到了裙房侧面[3]。裙房二~四层对应平面天井处的立面设置横向格栅,朝外湖面的裙房立面设置进深近1米3长的竖向格栅,这样的处理手法使得建筑形象简洁大气,形体关系完整,建筑既整体又具有细节感。首层及塔楼侧面凹口处选用的超白透玻璃,使得建筑即便使用了大量石材,建筑效果也依旧十分轻巧。同时,石材幕墙和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形成了大气的构图视觉效果。建筑本身的艺术表达与生态技术的设施和措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现代的、艺术的建筑。

图3: 鸟瞰效果图       (图片来源:智利KLOTZ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五、结语
        在中信国际金融中心项目的设计中,设计师提取赋有地域性的传统元素,结合周边景观及场地因素、平面功能需求,大胆运用两种具有材质较强对比性的材料进行立面上具有视觉冲突性的表达,强调大面效果和整体轮廓。避免脱离建筑功能仅在表皮上寻求突破,或者过于追求形体的标新立异,创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面向未来的形式。

        
        
       
        
参考文献:
[1]蔡金栋.高层建筑玻璃幕墙设计要素解析[J].江西建材 2020(11)49-50
[2]张晶晶.单体高层办公建筑形体设计整合性研究[J].智能城市 2020(07)43-44
[3]倪阳,谢燮.高层建筑的地域探索与启示[J].南方建筑 2019(10)117-123
[4]关毅强. 高层写字楼建筑设计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 2017(06)57
[5]叶露,蔡爽. 亦“内”亦“外”——江苏移动苏州分公司综合楼设计[J].世界建筑 2016(08)126-129
[6] 陈继锟,王竹,张元升.参数化高层建筑形体生成方法[J].城市建筑2018(11)106-109

作者简介:张扬,1987年5月29日,女,研究生,中级职称(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