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静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不仅影响着工程建设目标的落实,还关乎工作人们的生命安全,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完善质量监管,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在土木土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做好多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防止工程竣工后检查工作流于形式,威胁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问题;对策
1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土木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整个工程项目资源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以保证工程整体综合效益为核心目标,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由于土木工程建设的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开展管理工作时,首先要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了解工程属性,掌握所有施工流程及要点,科学配置管理人员,使每个管理人员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每个工程项目的实质目标都是为了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依据项目合同内容及资金流动等情况,科学分析招投标细节,降低投资风险,合理控制工程成本。同时,通过项目管理,使每个施工环节更加规范化,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
2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土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针对土木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完善性,虽然随着建筑行业发展,我国加大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力度,但由于缺少完善的法律条文及制度规范,缺少统一管理指标,质量监督管理随意性较强,对于施工质量把控不理想。质监站因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对工程的质量监督重视度不够,会因为疏漏或失误,增加质量问题出现率。另外,在法律条款中,存在一些政策性较强的内容,可行性较差,而且还存在前后条款相互矛盾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执法行为就会受到限制。由此可知,法律法规条文的不明确性,难以保证土木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性、可行性,阻碍土木工程的顺利开展。
2.2 权责划分不明
土木工程施工是由多个部门协作配合的,存在的交叉整合作业相对较多,在监督管理中,经常会因为权责划分不明,导致管理工作出现纰漏或存在重复管理的情况,增加工作的混乱性,给工程质量问题创造条件。同时由于权责划分不明,在质量问题出现后,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予以解决,部门负责人之间相互推诿,问题堆积日益严重,危害性增加。从当前情况来看,国内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属于事业编,在国家调整政策后,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得到的各项划拨款也越来越少,严重阻碍了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相关工作人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也会随之减弱。
2.3 信息化水平较低
建筑行业在信息时代时代下发生较大变革,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日常作业中来,并为管理工作提供助力和保障。不过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由于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立存在偏差和不足,信息数据收集不到位,公开公正性受到制约。同时,相关部门对信息化平台操作不熟练,信息数据在传输和共享上存在延迟等问题,传输速度较慢,信息真实性有待商榷,最终质量监督的落实与实际要求相背离,难以完成施工质量监管作业。受到落后信息技术的影响,质量监督管理难以满足目标要求,这也为土木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
2.4 质量监督人员能力不高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也会因为质量监督人员自身能力素质不过关而出现各种问题,进而降低土木工程质量,增加事故出现率。目前,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占比较大,但这类型企业在施工质量监督上却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未经过专业培训,施工人员自身技术水平难以达到工程要求,在施工作业中很难满足设计目标和要求,从而增加质量问题额出现概率,削弱工程建设效果。
3 针对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立法完善。为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水平,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条例对其加以约束和控制。在法律法规下,注重监督工作的清晰性、权责划分的明确性,确保质量监督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逐步开展监督作业,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加以改正,促使施工作业的可靠落实。政府及管理部门应针对目前建筑行业发展实况,完善针对质量监督的各项法律条文,优化立法体系,以期为质量监督提供科学保障。
二是完善配套法规。配套法规的完善是在保证质量监督效果的基础上,密切质量监督与其他管理工作间的有效融合,加大部门间的协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同时配套法规的完善也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完善现场管控水平,从源头上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
三是地方法律法规的完善。土木工程施工除了要遵循国家现有法律条文外,还应当坚持地方法规的具体要求,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具体来说,在质量监督中,人员需完善地方法规内容,根据现有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法规制度的完善,解决质量监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3.2 权责划分
针对土木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权责划分不明问题,要求管理部门对土木工程施工内容予以详细了解和研究,尤其要做好内部交叉作业的研究和分析,按照作业内容及各部门负责事项,开展管理权责的科学划分,避免出现重复管理或管理混乱等现象,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3.3 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
信息化管理作为新型管理模式,对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为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需加大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各部门间及部门与现场的无线连接,加快信息数据收集、处理、传输共享,便于管理人员准确掌握工作情况,做好实时分析,预防和管控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一个共享平台,各部门可及时将了解的信息或传达的指令分享和传输到平台中,加快部门间沟通交流,且结合方案及图纸内容,对存在疑问或问题项加以探讨解决,合理修改施工内容,调整进度规划,使工程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
信息化管理体系也可对现场展开实时化、动态化管控,让质量监督人员准确了解现场施工情况,加快问题识别,避免危险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构建一套科学的奖惩机制,对于任务完成度优良,各方面满足要求的企业,应给予奖励,促进企业加大对质量管理的投入。而对于质量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企业,应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合理的奖惩,使建筑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4 做好质量监督人员培训,强化员工能力素质
首先,质监站自身要开展员工培训和教育工作。在施工作业开展前,应对质量监督人员予以专项培训和教育,普及更多质量监督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加强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培训中,还可借助实际案例的讲解,帮助员工积累更多经验,加快问题识别,降低质量问题带来的威胁。其次,构建核心专业班底,并不断为该班底输送专业人才,为质量监督工作奠定基础。最后,为质量监督人员创建专业的学习平台,培养员工自主学习习惯,不断尝试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强化自身能力,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土木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日益增长,项目管理作用越发突显。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以保证项目整体质量为核心目标,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应用,确保施工技术和工艺能效发挥到最大,同时合理控制工程进度、成本,严格监管施工资金,保证土木工程项目有序进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基础上,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敖国兵.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地产,2019(24):53.
[2] 葛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应用[J].门窗,2019(2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