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成本法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杨波
[导读] 摘要:建办标〔2020〕38号规定-住建部印发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价的规定,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
        中交机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230
        摘要:建办标〔2020〕38号规定-住建部印发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价的规定,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基于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已经影响充分市场化的竞争并制约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无预算定额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企业从技术和管理上提升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提质降本”的目标。另外现行的国际工程造价就是在无预算定额的情况下进行工程造价,国际工程的相关经验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将从造价原理的角度,结合作业成本法,借助BIM技术手段,阐述工程造价编制方法。
        关键词:预算定额;造价编制;海外工程;BIM技术
        1 引言
        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是作为被管理对象的一次性工程建设任务。它以建筑物或构筑物为目标产出物,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应符合质量要求。工程项目需要承载使用功能与此同时工程投资也是工程项目重要的前提条件和管理对象。
        预算定额用于施工图预算,该预算是联系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重要的价值尺度,也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措施。在一定时期里,由于企业实力及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以政府主导的定额及预算体系,对于行业良性发展有着极其积极的作用。
        随着社会整体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产生,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行业需要更大程度的竞争才能释放潜力,随着建办标〔2020〕38号文规定,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价,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
        在无预算定额的指导下,优质企业依托自身技术和管理的积累可以在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项目机会,行业和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欲探究无预算定额下的造价,需要对现有工程体系以及预算定额的本质及发挥作用有所了解。通过对造价以及预算定额本质的梳理来获取无预算定额下的工程造价的编制。
        2 工程体系
        工程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大致可以分为:策划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勘察设计阶段(勘察过程、设计过程)、建设准备阶段(组建项目法人、征地、拆迁、三(七)通一平、组织材料、设备订货、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委托工程监理、图纸准备、招投标、办理施工许可证、申请开工等)、施工阶段、生产准备阶段(招收、培训生产人员、参加设备调试、工程验收、落实原材料供应、组织生产管理机构、健全生产规章制度)、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行业验收)、考核评价阶段。
        按照工程不同阶段,工程造价具有不同形式:决策阶段(投资估算)、勘察设计阶段(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投标阶段(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施工阶段(工程结算)、竣工阶段(竣工决算)。
        工程项目有三条主线分别是:
        1、时间主线:以工作内容或工程形象为本质属性,通过时间阶段进行划分。
        2、造价主线:对有形工程实体和无形资源消耗的费用化,通过不同形式的造价进行划分。
        3、商务主线:对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实施主体进行权利义务划分,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执行文件。
        由此可见,工程造价贯穿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施工图预算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整个施工活动都是通过工程造价进行经济控制其中预算定额对上游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还是下游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竣工决算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3 预算定额
        3.1 含义
        分部工程是单项或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按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将单项或单位工程划分为若干分部的工程;分项工程是指分部工程的细分,是构成分部工程的基本项目,它是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就可以生产出来并可用适当计量单位进行计算的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一般是按照选用的施工方法、所使用的材料、构件规格等不同因素划分施工分项。预算定额是计算和确定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劳动力(工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预算定额的使用维度是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存在于工程量清单中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和单价措施工程量清单。为完成一个施工单元,需要经过一定数量的工人,消耗一定量的材料,借助于一定时间的机械设备,本质上量化了一个施工过程,配合造价元素的单价就可以形成预算单价,然后根据分项-分部-单位-单项-项目的汇总及取费形成不同层级的造价。
        3.2 编制原则
        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编制单位,在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下,根据各地实际工程条件,反映当地平均生产力水平,可以满足正常施工活动的原则。
        1、社会平均水平原则
        2、简明适用原则
        3、统一性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专家编审责任制原则
        6、与建设相适应原则
        7、贯彻国家政策、法规原则。
        3.3 预算定额的编制
        预算定额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编制,各地的规定有较大的差异,本文介绍一种使用较多的预算定额编制流程和方法。
        首先预算定额的编制是要遵循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该规范对常见的施工过程进行了工作分解,以一定的计量单元作为颗粒度。要完成每一个计量单元都需要若干项工作,定额就是测算维度一般会在这个阶段。
        由于要反映社会平均水平,会挑选本地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分别代表当地不同施工管理水平的企业以及其实施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工料机的消耗量的测算,此处用到的方法为作业成本法,完成消耗量定额的测算之后,根据测算当时的元素价格乘以对应的消耗量定额元素量,形成预算定额。
        3.4 预算定额的优劣势
        3.4.1 优势
        1、公信力强
        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省较有实力单位对其正在实施项目组织进行定额的测算工作。
        2、规范性好
        参与编制的企业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遴选,对于法律法规和清单计价规范都有深入理解。
        1、指导性强
        通常编制定额的周期较长,通过配合下发的价格文件,可以成为招标控制价编制依据,从而影响招投标及结算相关工作。
        2、门槛较低
        由于预算定额的存在,使编制造价的过程跳过了作业成本法的测算过程,使从事基本业务的造价人员不需要掌握过多的工程技术专业便可编制初步的造价文件。
        3.4.2劣势
        1、业务脱节
        长期不介入作业过程的参与,致使造价编制人员脱离了施工现场,逐渐导致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的脱节,两者各行其道,无法很好使用工程经济解释工程过程。
        2、管理粗放
        施工过程与工程经济的脱节,导致项目组织策划和现场施工不进行行之有效的经济比选,渐渐失去精细管理的意识。
        3、阻碍竞争
        预算定额的发布是依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以其作为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将工程造价限定在一定范围。施工企业在此框架下完成投标活动。企业逐渐失去在对项目细致筹划和精细管理的主管能动性。施工活动主要以经验进行驱动。
        4 企业应变
        建办标〔2020〕38号规定-住建部印发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价的规定,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基于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已经影响充分市场化的竞争并制约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该文件对招投标双方都有影响,需要各参建单位作出相应调整。
        4.1 最高投标限价
        原基于定额计价的最高投标限价,不能很好反映市场真实的价格水平,由于原定额对于每一项工作都限定了其作业流程和步骤并且从测算定额的角度而言,定额中更多是从微观的完成“颗粒单元”的角度进行计算,单实际施工组织中,因为组织模式、施工机械、工艺工法选择的不同,与定额给定的消耗水平是不一样的。
        对于最高限价的编制,需要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不能再以传统的“套定额”的方式完成工作,需要从完成该工程最常用的施工方法出发,以建设单位要求的组织模式为框架,进行最高限价的编制。


        此处最大的变化就是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需要对完整的施工过程和采用的施工技术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对于建设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而言缺乏源数据或者其掌握源数据的丰富程度和准确性影响其最高投标限价的编制。
        4.2 停止发布预算定额
        对于招投标双方而言,从原来共同的数据体系下,变成了充分市场的数据依据。建设单位需要找到能提供足够技术支撑的团队为其管理工程经济涉及的各方工作,另外一方面建设单位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会从发包方式上提出新的管理措施,比如引入“瑞士挑战”模式,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获得合理可靠的的合同价款。
        投标单位本身掌握数据,但是大多数企业缺乏对信息和数据的有效管理和维护,致使大多数企业拥有庞大的无效数据。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缺乏配套的数据收集整理体系,导致数据没有办法做到有效积累,数据灭失的情况非常普遍。对于投标单位需要在过渡期间建立起自身的数据体系,成为“源数据”的生成地。
        没有预算定额对于招投标双方都必须从管理模式上重新制定新形势下的管理路径。
        4.3 市场化的竞争
        对于定额模式下,实力一般的企业可以按照定额指导下参与行业活动,实力较强企业受到定额指导的限制无法展示出自己的竞争力。市场化的竞争不在保护没有实力掌握“源数据”的企业,而拥有较强实力可以依托自身技术储备和体量优势做到高品质低成本的企业会得到更多展示能力的机会并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可。
        4.4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工程的实施中不存在定额,不管是招标方还是投标方,双方都是基于设计文件展开招投标活动。大量中国基建企业的走出去,也收获了大批适应国际竞争的优秀企业和人才。这批企业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1、经验数据
        在长期从事相关工程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历史数据从而形成丰度的经验数据,在局部地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某些企业在某些国家地区或城市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适应范围有限。
        2、专业驱动
        掌握完整成本编制体系和专业,对组织和施工过程完全掌握,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计算获取专业数据。如在全球范围或者众多国家中均有实施项目,适应范围较广。
        国际工程中招投标双方获取数据的渠道一般也分为两种:
        1、咨询机构
        专业的咨询机构会持续不断的维护热点地区的数据,并以一定颗粒度的形式进行整体数据的阐述,每条造价源数据都会将对应的施工方案一并提供,类似于我国建设主管相关部门,但是该数据一般付费而且其数据是基于自身实施项目而来,非专业人员很难甄别数据质量。会有一定的行业知名度来作为数据背书。
        2、企业定额
        较有实力企业会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在收集整理元素价格外,进行各类系数的测算,形成自身企业内部具有其企业内在特点的数据查询体系。一般该数据内部保密,仅由本企业使用。
        国际工程对各企业的启示,对于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造价编制单位,要具备获取数据源的能力。对于实施单位要具备编制企业定额的能力。对于行业而言,改革面临的不完全是新问题,可以依托海外工程的经验解决现有问题,各企业也要有一定的目标导向,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还是国际接轨。在做好本土市场的情况下可能要参与一定程度的国际竞争。
        5、作业成本法
        5.1 成本测算结构
        作业成本法是编制企业定额或者企业数据库的一种较为有效及市场普遍使用的方法。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一个以作业作为基础和核心,通过确定作业过程,同时进行作业成本确认、计量,计算出成本。作业成本法通常与网络计划配合使用,形成动态的费用管理。由于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完整分析相关的活动的追踪分析,保证成本完整。另外,通过对施工完整过程的梳理通过“改进作业”优化“产业链”与“价值链”,从而获取最优作业组合及成本,提高计划、控制、决策的合理性。
        作业成本估算包含作业分析和作业成本计算两部分。
        成本组成: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风险费、利润、税费等。
        作业成本:作业分析、成本计算。
        作业分析:内容分析及拆分(WBS)、计划制定、改进流程、调整资源。
        成本计算:确定资源数量、确定持续时间。
        作业分析主要是确定施工过程的最优路径,成本计算主要是对最优路径的费用化。
        5.2 估算流程
        整个估算过程可以分为:建立测算中心、建立测算体系,测算生产率,确定资源配置,建立CPM网络图,计算项目成本六个部分。
        5.3 工序库
        从估算流程可知,建立测算中心、建立测算体系都属于组织措施范畴,从微观技术角度,应建立自下而上的测算方向。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就是确定最优工序组合。定量定性的分析作业过程,以尽量小“颗粒”控制测算的细度。将作业工程分割成若干具有独立测算环境的工序,详细记录工序的完整过程,并对多环节进行详细测算,分析工料机消耗。
        将工序进行有机组合,形成若干条“作业线”代表分项工程,若干条“作业线”的集合产生“作业集”代表分部工程,各类“作业集”的组合形成“作业系统”代表单位工程。
        要对工程进行测算,本质上要将“工序库”进行深度挖掘。在无预算定额辅助的情况下,通过对“工序库”的合理使用,计算完整的消耗量,再消耗量的基础上进行造价元素的融入,便可得到造价。
        5.4 单价库
        工序库解决消耗量问题,通过对合理搭配工序,形成不同判别标准的工序组合,如:以工期为核心因素,以成本为核心要素,以质量、安全等为因素。
        消耗产生之后,要形成可度量的货币单元需要进行一个货币化的过程。此处需要引入元素价格。元素价格的确定以消耗资源来源为基础,不同的资源来源价格不同。单价库的形成也代表企业在材料设备管理,人力资源调配方面的管理能力。
        6 BIM技术
        预算定额归根到底是一种消耗标准和参考价格。在无预算定额的情况下,需要形成以成本为驱动的造价形成过程。不管是工序库的消耗统计,还是单价库的元素价格统计,都是某种对数据的管理。
        BIM模型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数据承载容器,可以同时起到工程量精算,工序消耗统计,元素价格储存的工程。
        1、工程量精算
        BIM最初就是以丰富的几何信息作为其重要的使用方向,自然的对于大多数具备形象进度的工作内容都具备工程精算的条件。工程量的精确计算是工程造价准确性的基础,所有后续计算都必须建立在工程量准确的基础上。
        2、工序消耗统计
        单一资源的统计是比较传统的计算过程。可以对某个模型单元进行若干施工方法对应的消耗组合进行。从使用角度考虑,直接进行固化的消耗组合,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
        3、元素价格储存
        与工序消耗具有相同的特点,将价格元素直接分配进消耗组合,并凝结在模型单元上,在一定的条件下确定对应的费用组合,从而跳过若干计算过程,直接输出计算结论。
        依托信息化模型可以将原本较为零散的碎片化数据,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化数据,借助其本身具有的形象进度属性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调用和批量修改。是一种可以实现迭代跃升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守杰.作业成本法在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1(12).89-92.
        [2] 刘广生,于飞.用作业成本法编制油田施工项目成本预算[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7).1-3.
        [3] 邵必林,吴洁琼,陈卓.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建筑工程项目隐形成本估算模型研究[J].项目管理.2012(10).38-42.
        [4] 张谦,雷洋.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数据关系模型及应用[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0(6).68-84
        [5] 文艳芳,陈敬配,杨宇沫.基于BIM的跨包茂高速大桥精益化项目管理应用研究[J].公路.2020(10).245-251
        作者简介:
        杨波(1987-),男,甘肃天水人,2010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师,现从事工程管理及BIM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