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文化馆 江苏仪征 21140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任务,要求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动力,以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使命,深化重点改革任务,推动发展转型升级,持续开展服务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然而,我国文化馆事业发展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加强和提升。因此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文化馆发展转型升级应重点优化服务方式和提升服务效能,促进文化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文化馆;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强国;群众文化
一、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一)全面提升市民文化艺术素质的基本要求
市民素质的提升需要文化馆发挥积极作用。“艺术普及”不仅仅是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以艺术形式为载体,以文化人,以文培元,提升市民的综合文化素养。我国人口较多,社会压力大,国民素质的提升也是一项重大工作,要建设文化强国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各级文化馆(站)如何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到,“各类文化单位机构、各级文化阵地平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文化馆是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更需要展现担当和作为,在深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探索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化传承更好地融入生活各方面。
二、目前文化馆在如何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理念有待优化,群众文化开展深度不够
从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文化馆行业仍然保有原有的服务观念,单纯地提供场馆服务和“常规性”文艺演出活动,没有真正去倾听群众的现实需求和文化需要,因此要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想,用真心和真情服务于民,从进馆群众的角度思考他们的需求,满足群众个性化需要;各项文艺活动地举办形式过于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在发挥文艺移风易俗和教育培植上缺乏力度,因此要深挖文艺“内涵”,培植“艺术”动力,让群众文化更富有知识性、教育性。
(二)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比不完善,信息反馈迟缓
考核是手段,提质是目的,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比和反馈机制对于提升文化馆服务高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国家、省市的多次评估和服务满意度测评,不难发现现行的评价标准缺乏地区差异性。我国人多地广,区域发展水平不均,相关的评价指标不能“一把尺子、一个门槛”。
服务评价指标的不尽合理,让评估反馈的结果不具备现实指导意义,也就导致了无法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和微观上进行研判。
(三)文化资源数字化服务未达到理想状态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和网络建设,提高数字化和网络服务能力”。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文化馆数字化平台已基本完成了架构,进入到服务提升阶段。数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虽然也在同步进行,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无论是国家数字文化平台、国家公共文化云,还是地方各级文化馆的线上平台,数字文化资源的数量、访问量、播放量都远远低于阵地服务规模,善遍存在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的现象。主要归因于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数字服务资源建设理念,在数字文化资源选取和加工过程中缺乏有效地调研和可行性分析,也就导致无法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切实需要。
三、新时代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探索
(一)夯实文化馆基础业务,转化为民服务动能
“十四五”时期,将开启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各级文化馆担负着重要的改革、发展新任务。文化馆只有不断提升基础业务服务保障能力,并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根本上迈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从自身和外部两个层面转化为民服务动能,促进各项工作良性发展。首先,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阵地的文化馆人,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业务人员专业素质,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其次,努力生产优秀文艺作品,打造文艺精品,说好身边的好人好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活动,丰富节目内涵,创新节目形式,让群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感受家国情怀和公平正义,接受精神的洗礼,收获满满地正能量。
(二)用“互联网”提高服务为民高质量发展
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来临,网络科技是掀起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抓住了“互联网”,才能抓住未来。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要在建好用好线下阵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线上文化馆”,让文化、艺术、培训、慕课等资源全部“上网”,老百姓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就是说,转变思维是当前文化馆行业要特别关注的,不能还是以过去的“老思路、老做法”做事,而是跟上时代,紧紧抓住“互联网”这张大网,建立与群众的直接沟通渠道,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变革和创新,才能够紧跟时代不被淘汰。文化馆作为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公共机构,要在提升效益和质量上做“绣花功夫”,在增强供给保障能力上“展开拳脚”,只有这样公共文化服务才能真正地高质量发展,才能够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明蕾,新时期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4期.
[2]陆吉星,文化馆效能评价体系建设的三个维度[J].现代交际,2018(12):1-3.
[3]吴高,林芳,韦楠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9(2):60-67.
[4]胡守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