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马列
[导读]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时间经营过程中累计的宝贵经验,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时间经营过程中累计的宝贵经验,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结合文化建设的意义,讨论文化结构划分、拓展宣传渠道、完善管理机制、经典案例分析,等文化建设策略,促进宣传工作的开展,从而打响企业品牌。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建设;宣传工作
        引言:在企业运营生产的过程中,会沉淀出丰富的文化精神财富,例如:企业价值观、员工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产品理念、发展目标等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非同凡响的作用。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工作和宣传工作的意义,创新工作形式,呼吁全体员工参与进来,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行业市场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保障自身有利地位,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重视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而且企业文化还能帮助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养成不断进取、主动学习的习惯,优化现有业务能力,在岗位上发挥出更大价值。当前我国已经有很多优秀企业建立起来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打响“海尔之道即创新之道”口号的海尔集团;推崇自由、平等的小米文化;新一代手机品牌mate20上市后销量迅速打破1000万部的民族品牌代表华为等等。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文化建设已经不仅起到了精神力量,更能彰显企业软实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如今,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时期,很多企业纷纷转型,做好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能够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方向指导[1]。
        二、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文化结构划分
        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打造积极拼搏、奋发向上的内部工作氛围,帮助员工激发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自身在企业内的归属感。在进行文化建设前,可以按照运营情况,将企业文化结构分为四层: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精神层,四者互为递进关系。
        首先,物质层位于企业文化结构的最外部,能够通过具体、客观的物质手段展现出来。例如:企业员工的统一服装、社会宣传的广告语、公司建筑模型、办公用具设计等等。物质层可以对企业文化进行直接反映,在建设物质文化时,要注重覆盖性和多元化,确保内容优质完整,为后续文化建设工作打下基础。其次,行为层体现处理一个企业的人际关系和精神面貌,行为文化包括员工行为、员工精神状态、企业管理者行为、宣传活动形式等等,和物质文化不同的是,行为文化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所以企业可以增加人才培养力度,做好人员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认知。继而是制度文化层面,其属于精神文化的一个分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具有很好的约束力量,能够规范生产经营、员工活动等一系列行为。制度内容包括:生产行为规范、绩效考核、内控制度等。最后是精神层面,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内核,更是主导管理者、员工行为的核心力量,上述三种文化建设都要以精神文化为根本,提高精神文化建设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拓展宣传渠道
        拓展宣传渠道有助于全社会了解企业的正面价值和品牌力量,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不仅传达了自身价值,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社会外界的看法和评价会以非常直观的形式体现在经营活动上。例如:链家作为我国房地产知名品牌,做到了三年内在成都、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开设分店超1万家。但是在2018年,其子品牌“自如”被曝光屋内甲醛含量超标,自此链家社会口碑大幅度下滑,各城市门店关闭超2000家,经济损失严重。

因此,企业要做好社会宣传工作,发挥出新媒体短小精干、覆盖范围广、方便及时等传播优势,例如: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定期发布企业内发生的好故事,帮助社会群众了解企业,为后续的人才吸纳、企业经营奠定良好基础[2]。
        (三)完善管理机制
        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充足动力,制度管理和文化建设之间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协作的关系。在制定管理机制时,要注重“以人为本”精神的深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加强员工对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参与性,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价值,使员工规范自身行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身岗位工作当中,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旨在将“人”视为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管理过程中重视员工的身心需要,从而带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在具体机制落实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激励机制,借助一些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能够刺激人才的工作欲望,满足其心理或生活需求;2.压力机制。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压力机制与激励机制一定是相互对应的,适当的压力能够确保员工履行自身工作责任,有利于责任目标的实现。在制定压力机制时,可以细化成竞争压力和目标压力两种,促进员工激发自身的竞争意识,勇于挑战;3.保证机制,是指在法律、行业体系、社会体系等方面对员工进行保障,维护员工的基本权益、名誉。例如:社会保证就是确保员工在生病、受伤、年迈的时候能够正常生活;4.环境机制,从企业文化建设及宣传的角度来说,环境机制的建设有助于企业文化在内部的推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交往氛围有助于员工心态的培养。在舒适、友善、活跃的环境中办公,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都会大大提升,企业氛围得到优化,文化建设工作也能落实。
        (四)分析优质案例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虽然大部分企业都能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时,仍会存在很多问题。分析优质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能够帮助管理者快速了解企业文化建设及宣传工作开展的模式。
        案例一:一汽汽车公司将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视为自身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发展企业文化时,始终贯彻“红旗文化”精神,打造民族文化,将一汽轿车和中国自主品牌力量紧密联系起来。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建设模式来解决企业价值理念的问题,使文化精神转化成强大的生产力。其企业领导者说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项目访谈、人员培训、社会调查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案例二:作为我国首家文化建设成功的的企业,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曾经指出“企业的活动深受员工影响”。早年间,海尔公司就觉醒了文化建设意识,在保留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国外一些先进企业的经营模式,结合自身运营特点,打造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独特企业文化精神。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分为三个板块,内核是文化理论理念,包括: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物质层是企业形象、员工服装、文娱活动;中间层则是企业运营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三者相辅相成,不断推进海尔企业向更大、更强的态势发展[3]。
        结论:综上所述,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和管理理念,所以在文化建设工作开展时,不能盲目套用其他公司的模板。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自身的优势凸显出来。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带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以更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态度投身于工作当中,并在自身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余威.从党政思想宣传角度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以某知名建筑类央企W公司为例[J].今日财富,2020(15):98-99.
        [2]张静.企业档案管理助推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陕西档案,2020(02):54-55.
        [3]王瑞娟.坚定文化自信  改进加强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9(06):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