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操作 突显特征——低段数学“相差问题”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1月   作者:陈利芳1 倪宏芳2 邵汉民3
[导读] 相差问题是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好这类题,既是获得数学概念的工具,也是发展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教材和学情,运用说、画、摆的形式突破关键句,将抽象的思维过程直观地亮出来;通过变、辨、编的方式拓展新题型,在变式练习中感悟数学抽象,帮助学生建立相差问题的数学模型,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小学1   陈利芳1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小学2   倪宏芳2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二小3   邵汉民3   311200

【内容摘要】相差问题是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好这类题,既是获得数学概念的工具,也是发展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教材和学情,运用说、画、摆的形式突破关键句,将抽象的思维过程直观地亮出来;通过变、辨、编的方式拓展新题型,在变式练习中感悟数学抽象,帮助学生建立相差问题的数学模型,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相差问题,   教学策略,    拓展题型
        相差问题是解决问题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难掌握的类型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能力相对较弱。学生能直观比较却无法用数学语言表达,无法理解抽象的句式。针对学生所存在的现象,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各种语境练习中突破关键句;结合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拓展新题型,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利用学生好问、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引入问题提出教学,根据算式创编习题,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牢固建立模型。
        一、说·画·摆——突破关键句
        低年级儿童的想象最初具有复制和简单再现的性质,情境性较强而目的性较差。删除抽象的句式模型,学生知道如何比较;而枯燥的句式训练又无法吸引学生兴致高昂地学习。那就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每次训练都进入一个新的语境,在充满新奇的状态中不断发现抽象句式中的秘密。相差问题的难点就是对“(   )比(   )多/少(   )”这一关键句的理解。而这一句式中,两个量的比较是相对而言的,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特别的抽象,他们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与操作活动加以支撑,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画”出来、摆出来,从直观中逐渐抽象出数学模型。
        (一)创设语境话重点
        情境是渗透于任何学习过程和迁移过程中的潜在影响因素。适宜的情境可以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促进理解和记忆的保持,诱导发散性思维的运用,有利于学习的强化和迁移。相差问题的关键句型,就难在两个量是相对而言的。而这种相对关系如果仅仅停留在比多少这一层面,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训练形式、多个训练的点,把重点进行“稀释”,解决学生参照量、对比量不分的困点。这个训练可以分3个阶段来进行:
        1.师生对练确定点
        对于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新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模板加以示范。因此起步阶段可以结合着第二单元的知识,请小朋友用“我在老师的(   )面”来和老师练习方位。在这样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句式练习,便于学生通过直观理解句子的含义。一定时间的训练后,老师可以更换另一个主题,比如和小朋友比高矮,和他们比轻重,和他们比跳远的远近,比手指的数量等等。确定一个比较的点,给出一个训练的句式,学生就能在形象有趣的游戏中直观感受对比量和参照量之间的关系。
        2.同伴选练串成线
        当一段时间训练下来以后,学生已经明白了训练模式,可以请小朋友开火车寻找小伙伴和他进行练习。选择小伙伴的时候,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自己最好的伙伴;可以在座位上直接表演,也可以根据需要走上前来表演。这一阶段还是处于学生示范与展示阶段,可以请其他小朋友一起来用手势进行判断,教师再根据手势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同桌互练拓展面
        之前的训练,每节课学生的参与率相对比较低,只能请一列小朋友参与。当大部分学生进入状态后,我们就可以实施同桌互练阶段,由同伴来当老师判断小朋友的描述是否正确,而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到相对有困难的几组同学那,或当听众,或适当点拨。
        (二)圈点补画析难点
        圈点批注是语文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读书的辅助方法。会读书的学生,一定会在书上留下阅读的痕迹。如果在数学阅读时进行圈点补划,就可以将思维过程呈现出来。
        1.圈画比较对象     
        低年级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一上教材都是以图片的形式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就找到是哪两样东西在进行比较。但是从一下求相差数开始,就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了,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明确谁与谁比较。找到了比较对象后,重点就是分析这两个量的多少了。
        问学生谁多谁少,即便有之前的语境训练做铺垫,还是会出现“蒙”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记录数据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析(见图1)。

        刚接触求相差数的题目时,往往只有两个量进行比较,似乎圈是一个多余动作。但我们重在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当后期出现多个对象时,正确选择比较的对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画出示意图
        当二上开始学习求较大数与较小数时,圈出两个比较对象是没有困难的,难的是分析究竟谁大谁小。刚开始学的时候,我们建议一步一个脚印来学——通过画图进行分析。这里分析的时候需要找到参照量,究竟是以谁为标准的,一般画图的时候先将它画出来,然后再画比较量。书本介绍了实物图,其实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已经有学生能用条形图来表示,应该作为样本让学生学习,感受数学学习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甚至慢慢地可以引出线段图。
        3.补充缺少对象
        在二下的练习六中,第一次出现了关键句中缺少比较对象的情况。执教时笔者请学生先独立完成,第一个问题基本没有问题,但是第二个问题就有很多学生遇到麻烦了。这时一定要请学生把遇到的“麻烦”说出来,这是发现问题的一个过程。当学生提出不知道谁和育才小学比较时,最大的问题已经被学生自己发现了。“对症下药”,再次读题,回到第一步寻找比较对象,困点就迎刃而解了(如图2)。


        学习知识需要一个认知、理解、感悟的过程,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指引一条学习路径,有序思考,准确分析,将分析的思维过程清晰呈现,还利于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三)结合操作解困点
        儿童在建立一个新概念的时候,需要接触一定的材料,在操作中进行探索与发现,逐渐积累经验,从而建立新的概念。这里所指的操作,是小朋友借助学具独立操作完成。
        1.结合教材操作
       相差问题三种类型的理解,都是从同样多开始的。从学习《1—5的认识》这一章开始,就可以有目的请小朋友结合着相相差问题的几种形式进行训练,边操作,边学习新的数,边渗透比较的知识。
        比如从“请你摆的和我同样多”开始训练,然后到“请你摆的比我多1颗”,同时认识新的数。第一次的操作指令先由老师来发,之后学习其他新的数时,也可以由学生来发指令,请老师和小朋友来操作。老师在黑板上操作的时候,可以故意操作失败,请学生纠错的同时,既巩固了这一知识,同时也可以用学生纠正后的答案进行校对。而发指令的学生也从中练习了一次关键句的描述,可谓一举多得。等学生熟练了这一操作过程后,在后续的数的认识中,可以同桌互相发指令来进行操作。当同桌无法判断对方操作是否正确时,可以请老师帮助。
        2.对比练习操作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当只学习了“求相差数”这一内容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准确解答,因为只有一种情况。但是当三种方法都学完后,再将这些不同类型的习题混合在一起的时候,问题就严重了。这也说明了学生模仿学习的能力比较强,独立分析的能力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一下学完“求相差数”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对比练习的操作,例如:A、左边的同学先摆5根小棒;B、请右边的同学比左边同学多摆3根小棒;C、请左边同学比右边同学少摆3根小棒。在练习的过程中,左边的小朋友会发现自己不用动就成功了,从而慢慢发现“左边比右边多3”就是“右边比左边少3”。这样的操作练习,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一样的操作重复多次后,学生就会厌倦,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操作形式或改变句式。
        3.拓展提升操作
        无论是操作还是游戏,小朋友都喜欢挑战,喜欢新鲜的知识补充进来。因此当某一阶段的操作已经有一大部分学生能过关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略具挑战的操作,比如移多补少的操作。拓展提升的操作允许一部分小朋友先跟上来,其他小朋友慢慢追,不强求人人都能过关。正如课标所言: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反向比较和移多补少在教材中都有一个相关的练习,其中移多补少知识时安排在聪明题当中的。
        我们的操作不一定都安排在课堂上,有些可以结合着教材内容进行,而有些 补充的操作可以选择一节课为活动课进行一定时间的练习。操作活动也不仅仅只安排在学校,也可以在学校操作后作为回家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这样有利于家长能一对一进行评价,纠正错误的情况,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二、变·辨·编——拓展新题型
        训练与练习策略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小学生记忆发展的其中一个特点是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向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因此小学低年级儿童在学习中运用机械记忆的方法较多。一个抽象模型的建立,只有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学生才能将其建立起来,以便灵活应用。介于教材比较单一的题型,我们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加了一些新题型,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分析与理解相差问题的数学模型。
        (一)改变题型理关系
        人教版教材在一上的时候已经在不同的章节,4次出现了看图求相差数的练习。但是笔者觉得在一年级上册不仅要能通过直观求相差数,更要求能通过直观表述谁比谁多。因此笔者觉得可以将其中部分练习设计成选择题的形式(如图3)。


        一上年级学生能书写的字比较少,通过选择圈一圈就破解了小朋友不会写字的难关,而且小朋友很喜欢做这样“涂画画”的作业。最为关键的是,通过这样的练习,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地厘清数量关系。
        通过这样的练习,能比较清楚地考察学生是否能找到谁是参照量,谁是比较量。在平时的语境练习中,我们已经涉及到“大小”、“多少”、“轻重”、“高低”“远近”、“胖瘦”、“粗细”等的比较,因此作业练习时,也可以渗透这些方面的比较,确保学生在练习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填空题适合出现在一上后半学期,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生字的书写后。
        (二)变式辨析提能力
        变式训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还能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思考,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到二上第二单元把求较大数和较小数都学完后,相差问题的3种类型都学完了。这时,我们需要设计对比题组进行练习。比如:


        ①②两个题目看似相同,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关键句中两个量发生了改变。而①③两个问题关键句中的关键字发生了改变。如果学生能按照前期老师教的方法圈一圈,画一画,那么即便这样的易错题也变得轻而易举了。题组还可以有别的组合形式,每次课前练习一组,花大约5分钟时间,能有效帮助学生辨析相差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丰富解题经验,使相差问题的模型能更加清晰地刻录在学生脑海中。
        (三)创新编题促提升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学而不思则罔”,不思考的学习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而问题是知识的源泉,正因为有问题的出现,才有研究问题、寻求问题答案的主动学习过程。当大部分的学生能驾驭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安排编题这一环节了。
        1.根据信息补问题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大部分都是以主题图情境引入的,很多的计算教学也是如此。笔者在教学时,往往只出现相关信息,然后请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来提问。有时指向性比较明确,就是提加法或减法问题,有时不作限制,看学生自己能提出哪些问题。
        如呈现“小红折了28朵花,小刚折了35朵花”这两个信息,早期学生能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一共折了多少朵花”,随着我们各种语境的训练,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出两个及以上的问题。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丰富,“小红再折几朵花就和小刚一样多了”、“他们两人相差多少朵花”、……
        2.结合问题补条件
        补充条件这类题目早期的浙教版教材中曾有涉及,现行的人教版教材没有安排。补充条件比补充问题难度更大,尤其是补充相差问题的条件,就需要学生十分清楚参与比较的两个量。
如“小红折了28朵花,小刚折了几朵花?”这一类条件相对比较容易,小刚可以是多的那个量,也可以是少的那个量,但是补充的条件也是非常丰富的,非常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又比如“小红折了28朵花,小刚比小红多折了几朵花?”那在补充条件前,得仔细分析问题,弄清楚两者之间究竟谁多,谁少;补充的条件谁是参照量,谁是比较量。
        3.给出算式编应用问题
        给出一道加法或一道减法算式,请学生编一道题目,学生都还是能编的,但是学生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求总数”和“求剩余”的题目。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学生编相差问题的题目,因此在布置的时候,就要明确编题要求。编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编题素材,需要分析数量关系等。编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统筹思考的过程,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前·后·比——检验成效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力和思维能力在自然提升,解题能力也一定是越来越强。这样的教学究竟是否有效呢?我们设计了检测题,依然采取一年前参与前测的三个班进行检测,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并没有人人都达到全对的程度,但是错误率明显比其他两个班要低。这三个班由3个不同的任课老师执教,其中303班为实验班,301和实验班的老师在同一办公室,平时沟通交流相对比较多,有些教学策略我们一起讨论研究过,偶尔也会在课堂上应用。
我们所设计的前测题是降低难度的,而检测题中涉及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变式练习,略高于教材难度。检测后收集了一些数据如下:

        通过数据的比较,我们觉得我们所采用的教学策略还是比较有效的,而且操作起来来相对比较容易,是值得推广的。当然不同的学生群体在具体操作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一下人教版数学书[G].浙江:人民教育出版,2015.10
[3] [美]拉尔夫·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