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偏误与建议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1月   作者:魏志刚
[导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转型,职业院校发展形势也开始发生着悄然变化,从关注规模扩张向深化内涵建设发展转变,强化内涵注重质量、品牌、文化建设,这是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是新时代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质量是中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

重庆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魏志刚  401329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转型,职业院校发展形势也开始发生着悄然变化,从关注规模扩张向深化内涵建设发展转变,强化内涵注重质量、品牌、文化建设,这是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是新时代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质量是中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
关键词:中职院校;课堂教学;偏误;建议
        引言
        受高等院校招生改革以及教学改革的影响,我国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优化课堂教学的环境,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浅谈如何优化中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
        一、中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偏误
        (一)师生有效互动少
        在课堂上,教师们对于课程内容比较熟悉,备课充分,讲解流畅,但由于教师只关心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授内容,而不做思考,也不做笔记,学习态度不够积极,课堂气氛沉闷,甚至出现好多学生睡觉、玩手机、早退等现象,最终学生知识掌握甚少,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不匹配
        一般来讲,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专业调研,根据调研情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一经论证确定,非特殊情况须严格执行。教学内容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课程标准确定的,这就导致了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滞后性”,即便当时的调研定位精准,也不排除三年的培养周期内,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职业岗位的需求调整等变化,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不能很好地匹配,至少学习内容相对岗位实际需求有所“滞后”。
        (三)教学目标的偏误
        许多中职院校把能力本位定位为其教育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重专业、轻素养;重形式教育、轻实质教育的倾向,应该说这是不全面的,中职院校不仅要培养专业型高技能人才,还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目前,课堂教学一方面偏重于对学生的程序性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陈述性知识,使其没有经过精细加工而内化知识,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学生操作的熟练化,却不理解内在原理。这种记忆性的知识并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也不能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造成了教学效果与教育目标的分离,也造成了学生发展水平与社会岗位要求的结构性错位。
        二、中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建议
        (一)强化诊改意识,打造质量文化氛围
        诊改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三全”既体现了诊改的覆盖面,也体现了诊改主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的普及程度。课堂作为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更应该落实“三全”责任。首先,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强化全体教师的诊改意识。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教师的诊改意识、质量意识提高了,才能主动去改变课堂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以达到改进的目的。其次,通过教育引导,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学生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决定了课堂是否有效,虽然教学诊改本身包括了学生层面的诊改,但从诊改指标体系来看,真正把课堂与学生诊改关联的除了到课率之外,基本不涉及,而从长效机制来看,当学生有明确的生涯规划,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才能活跃起来,教师才能更好地落实学生主体,有针对性组织教学。再次,打造高水平质量文化氛围。


“双引擎”在课堂教学诊改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文化“引擎”,对于教师专注于教育事业,潜心于教学质量的追求,以诊断、学习、积累、创新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打造高水平质量文化氛围让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在主观上积极改进教学效果,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诊改本身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所谓“55821”中的“1”就是指一个信息技术平台,课堂教学诊改也不例外。随着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雨课堂、云班课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各种技术平台资源已经成为教学的必备条件了;除此之外,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战“疫”期间,很多教师“被动”开始线上教学,只能利用网上已有的资源和平台开展教学,而有部分教师,因为平时开发了一些数字化课程资源,对于平台的应用也较熟悉,应对线上教学就很从容,教学效果也相对更好。因此,不管是从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从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利用等角度,信息技术都是新时代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开发相应的技术平台、数字化课程资源等对于课程改革和课堂诊改尤为重要。
        (三)反思总结,改进提升
        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没有终点,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永远在路上”。教学诊改较以往的听课评课最大的不同是改进提升。传统意义上听课评课活动往往是停留在评课上,结果是“评论有余、改进不足”。教学诊改以专业研究为支撑,在深层次上挖掘教师教学中的优势特长以及不足,以激励的方式与任课教师进行探讨,提出可操作性的改进意见。同时,对于不同的教师采用“差异性”的策略,比如对新入职教师主要帮助其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对中年教师主要帮助其形成教学特色,对年长教师主要帮助其凝练教学经验。另外,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师生互动平台,由学生直接反馈意见给教师,更能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降低时间成本。
        (四)确立知识与能力、专业技能与道德素质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不受学科和年龄的限制,所有的目标都可测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与动作技能领域,分别对三个领域进行详细的划分标准。在知识领域从简单到复杂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按照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与价值体系个性化;在动作技能领域分为知觉、定势、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七个层次。在教学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是同时发生的,老师要从这三方面设计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中职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转变只重视形式教育的观念,树立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并举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中职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操作技能提升的基础,操作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知识的巩固,只有生动形象的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育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结合各学科专业知识,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新时代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核心精神,学习的责任回归到学生,老师主导的角色转为提供学习的引领和协助者。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教师要从教学理念开始,少一点控制,多一点思考和帮助,灵活课堂的教学方式,多采取过程性的评价,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强化中职院校教育的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曦.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J].大视野,2020(04):61-65.
[2]徐菱珞.强化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J].大众标准化,2020(15):215-216.
[3]夏育成.基于中职院校学生对专业教学课堂认知的研究[J].北极光,2019(12):176-177.
[4]李忠斌.中职课堂信息化教学提升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5-6.
[5]熊文铱.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改的内容与方法[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6):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