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1月   作者:姜珊
[导读]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1983年提出教育现代化口号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已经过去30多年,然而要想我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姜珊   150000

摘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1983年提出教育现代化口号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已经过去30多年,然而要想我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和因素有哪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这几个问题,从而回答了我国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
关键字:教育现代化;方向目标;特征;实现途径
        1983年邓小平就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教育现代化取得了重要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自然就成为教育界的紧迫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提出了教育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水平的现代化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实现强国之重?总书记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1]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传统教育在现代化社会的转化;是教育整体的转换运动。本文主要目的在于提出和讨论与教育现代化相关的几点问题:第一,什么是教育现代化?第二,教育现代化有哪些要素和特征?第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第四,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什么是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的溯源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 ,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相伴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曾经讲过“现代工业从来不把 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做最后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 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2]  社会现代化是发展的,它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的工业社会和20世纪的信息社会。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它是在社会现代化的第二个阶段期间产生的,从工业社会的义务教育的普及,精英教育,到第二阶段信息社会各种教育手段、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现代化也应运而生。因此,教育信息化是具有非常深刻的社会背景的。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此法案的颁布也标志着教育现代化的正式提出。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
        由于认识角度和时代、地域的不同, 对这一问题有各种不同的应答, 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上就有 117种回答。从历史的角度,顾明远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 ,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变革的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3] 从“现代”的角度,褚宏启认为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从字面上看,“现代化”一词是指“转变成为现代”,“教育现代化”是指“转变成为现代教育”。而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它体现了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性质,如教育的人道性、民主性、理性化等,是现代教育区别于非现代教育的本质属性。[4]  冯增俊认为,应针对教育现代化的不同范围做出定义:世界教育现代化、国家教育现代化、早发内生型教育现代化、后发外生型教育现代化。比如我国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向国外借鉴先进理论,并结合自身的发展,办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
        总而言之,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5]
        二、教育现代化有哪些要素和特征?
        (一)教育现代化的要素
        教育现代化无论作为目标还是过程的变量,其操作价值就在于它是由诸多具体表达教育某一状态或进程,即由多个具有量化标准的要素参与的反应教育发展水平的复杂状态和进程。即教育的高投入、教育的高质量、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的善治结构、教育的国家化、教育的信息化及学习型社会。
        (二)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20世纪初,保尔·朗格朗首次提出了教育的终身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早在上世纪70年代,法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把教育终身化作为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我国经过近50多年的努力探索和追赶,也将教育的终身化从最开始用于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到现在渗透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八章继续教育中,格外强调了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6]由此可见,教育的终身化已经从理想走向了现实。
        第二,教育的社会化。教育自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以后,就担负起了社会性职能,成为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活动。以大学为例,“象牙塔”式的学校已经不复存在,学校不能仅仅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它更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的组织。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从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到中国教育家陶行知,都提倡民主教育,民主教育从那时得到了关注和发展。陶行知曾说专制制度下普遍存在的是愚民教育、压迫教育,只有代之以民主教育、启蒙和解放才成为可能。在他看来,教育决不只是文化的传播,更是思想和生命的解放。[7] 《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工作的战略重点 ,到 年要 “形 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缩小区域差距。[8] 这就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基本的举措。
        第四,教育的创造性。教育为未来育人,教育如果滞后社会发展趋势,不符合时代潮流,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创造性教育的前提是人的创造性,人是教育的核心因素。发现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大力发展教育的民主化是创造性教育的前提。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院关于知识创新工程摄像的重要批示中就提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此我们要对教育进行改造和创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内容和手段等等。教育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特点之一,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
        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文件中指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是: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8]
        此外,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提出了七个目标,分别是:到2030年,确保所有青少年完成免费、公平及优质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并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到2030年,确保所有儿童接受优质的儿童早期发展、保育及学前教育,从而为初等教育做好准备;到2030年,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到2030年,全面增加拥有相关技能的人员数量,该技能包括为就业、获得体面工作及创业的职业技术技能;到2030年,消除教育上的性别差异,确保残疾人、原住民和弱势儿童等弱势群体享有平等接受各层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到2030年,确保所有青年和绝大部分成年人实现读写和计算能力;到2030年,确保所有学习者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教育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权、性别平等、促进和平和非暴力文化的发展、文化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9]
        四、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遵循“教育规划”思想的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2030行动框架》《仁川宣言》等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把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中国政府同时还制定了2018—2022年的5年行动计划。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各种研究方法的协调与应用,例如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原则和技术,为实现我国的教育现代化需要国家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以确保为人们提供民主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每一个人提供发展自身的潜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细化:分区及分类落实目标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目标细化既体现在空间维度的不同区域、不同教育类型、不同教育层次,也体现于时间维度上的不同发展阶段。第一,分区。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例如北上广深的教育发展水平可以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媲美,而新疆西藏等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非常落后。因此我国就以先发展-再赶超的策略来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第二,分类。按照结构划分,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中提到“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高中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职业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的”高等教育、“适合的”特殊教育。[10] 按照内容可划分为“文化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课程现代化”“教学现代化”等。做到分步骤实现目标,使教育现代化这一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11]
参考文献:
[1]张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方位[N].中国教育报,2020-01-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33
[3]顾明远.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第9期(5)
[4]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J].教育研究,2013第11期(4)
[5][6][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7]陶行知.中国大众教育问题[A].陶行知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74
[8][10]《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9]联合国《教育2030行动框架》
[11]杨小微.迈向 2035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定位[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9月第58卷第5期,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