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唐珊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1月   作者:唐珊
[导读]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在教学数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数形结合思想的核心在于化抽象为具象,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直观形象的图形,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践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陕西西安市碑林区兴庆小学  唐珊    710032

摘要: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在教学数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数形结合思想的核心在于化抽象为具象,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直观形象的图形,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践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给予教师教育教学策略的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育信息化的时代特性,更是鞭策着每一位从教者的思想认知。教师只有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时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研讨、实践的动力,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再则,针对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思维性,在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融入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收获乐趣,提高并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如何更好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明确教学目标,融合数形理念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基于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开展数学活动,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可借助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有效培养。待学生熟练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后,方能效突破不同学习领域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还应提前预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因各种因素而出现厌学的思想,教师要注意实时关注学生动态,要注意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化,掌控课堂教学节奏。
        其次,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灵活性的提升,对教学内容丰富性的提升,要注重对学生不同方面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以保障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第三,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即是引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不同数学问题。借助图形分析问题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为快捷的明晰问题中数量之间内在的联系,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具体、直观、生动的图像方式,从而可以将简单的数学问题明朗化,将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分解而简单化,增进学生的理解,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以数辅形”思想的渗透
        1.基于图形特点探究的“以数辅形”思想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解释图形特点,需要切实借助“以数辅形”思想来掌握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比如在进行长方形与正方面的面积训练课教学时,给学生进行如下设计:用1厘米长的16根火柴可以围成几个长方形?面积最大为多少?这样的问题虽然学生通过“形”能粗略感知差距较大的图形面积的区别,但是随着差距逐渐缩小时,学生就难以直观地感受。而此时,如果在通过计算“数”的基础上,与“形”进行直观结合,就能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周长相等时,长宽之差越小,所得长方形面积越大”的规律,在掌握图形特点的同时,结合长方形周长的特点,采取假设方式,将周长为16里面的长方形全部罗列出来,并采用长方形面积公式对长方形面积进行计算,在具体数量面前,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面积数量大小,轻而易举地找到面积最大长方形。
        2.基于图形证明能力探究的“以数辅形”思想的应用
        图形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虽然很多问题能从直观感受而得到结论,但是经常会遇到逻辑推理不紧密的问题,所以可以采用以数辅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严密逻辑证明过程。比如在图1中,小学六年级在学习圆的知识之后,给学生出示问题:小王从学校走到家,可以按照1#路线来走,也可以按照2#路线来走,哪条路更近?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在这个图形问题中,看似为形的范围,但是若只是从形的视角来直观地观察,往往难以得到结果,此时,即便是学生能结合图形特征而猜到结果,却往往由于缺乏依据而忽视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基于数的视角来证明,可以采取设数的方式进行计算,若设计大圆的直径为9cm,而三个小圆的直径分别是2cm和3cm与4cm,此时就能将两条线路长度进行计算,1#线路是按照9π÷2=4.5π;而2#线路是按照2π÷2+3π÷2+4π÷2=4.5π,再采用形状的猜测与数的计算结果来对比论证,从而使得“以数辅形”思想比图形推测更加严谨。
        三、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和杰出创造,而“数形结合”思想亦充分融合其间。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知行合一认知理念的培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帮助学生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有效拓展,逐步认识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没有局限性,可思维多元化,激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敢于论证。当然,教师的辅助很关键,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个时候就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也称之为侧面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一个角度去解决,问题会比较难解决,但是如果从侧面去解决的话,那么这个问题的难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一定提升。
        四、引入数形结合,探索数学规律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都有发现,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感觉学习很轻松,但是,对于分析能力不足的学生,面对稍为复杂的数学知识,就会畏难不前。这时,教师就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图形,让学生感知数学中的规律。例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延伸性的题目:摆出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但是,摆出两个正方形,需要7根火柴棒……在这样的规律中,摆第n个图的时候,需要几根火柴棒呢?看到这个题目之后,对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显然较大,仅仅使用想象的方式,很难解决这样的数学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使用图形结合的方式,找到数学的解题规律。先绘画出图形,学生就可以看到,第一个正方形使用的是四根火柴。第二个正方形使用的是3×2+1=7(根),第三个正方形使用的是3×3+1=10(根),第四个正方形使用的是3×4+1=13(根)……在这样的规律中,n个正方形的时候,需要的火柴数量就是3n+1。融入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可以初步建立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不断深化数学知识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思想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结合小学生的知行特点,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小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学习,掌握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思路,提高数形结合思想运用的实效性,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实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春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7(7).
[2]王晓英.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模式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
[3]辛秀红.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