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华 张朋飞 刘绍宏
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基于实际加工需求,如何控制加工变形量,保证产品和加工质量,成为当前发展当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加工当中,合理控制加工变形的工艺措施,重点控制力、温度,也就是控制加工过程当中在工件上的力,比如应力、温度等。
关键词:铝合金零件加工;变形原因;工艺控制
1铝合金零件的特征
由于铝合金零件具备重量轻、结构紧凑等特征,因此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内。文中以薄壁铝合金零件进行分析,其中铝合金零件由于刚性差、强度低等特征,在实际的加工当中工艺性能非常差,尤其是切削加工当中,很容易产生翘曲变形的情况。在传统的铣削加工当中,存在热变形力、应力变形情况,加工的时候铝合金零件会发生弹性形变导致扭曲,这样生产出来的零件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产品合格率低。但是在具体的加工过程当中,如果选择合理的刀具、夹具、切削液、铣削方式,合理控制热量、应力变形等,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能够保证成品合格率。
2产生变形的原因
铝合金零件产生变形的原因比较多,经过对实验分析,发现机械加工过程当中产生的原因非常多,比如物理性能影响、零件结构形状、工件装夹、切削过程参数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铝合金零件的性能产生影响,直接导致机械变形。从根本上来看,存在变形的原因有:
(1)应力的综合作用: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切削会改变应力平衡性,导致内部组织状态受到影响。在加工铝合金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刀具切削,沿着切削方向铝合金材料会产生变形问题,同时也会牵制相邻里层,在铝合金材料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在里层会产能参与压应力,在综合作用的影响下,铝合金零件因此出现变形问题。
(2)残余拉应力:在切削工作中,因为摩擦阻力的影响,引发塑性变形问题,在铝合金表面产生较多的热量,导致材料因此膨胀,如果里层温度比较低,表层发生膨胀问题之后,会阻挡里层材料,导致表层金属产生热应力。如果热应力超过了铝合金材料屈服极限,将会引发压缩塑性变形问题。完成切削工作之后,将会不断降低铝合金零部件表面温度,导致体积不断变小,引发表面金属拉应力,在里层中会残留一些拉应力,导致零件出现变形变形问题。
(3)装夹影响、定位要等导致变形,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工件装夹和定位过程当中,由于夹紧力大小控制不当,导致夹紧力作用位置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工件局部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在加工之后,撤去夹紧力,工件就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当工件上存在几个方向的夹紧力作用,应该充分考虑先后顺序,而且工件与支撑夹紧力应该先作用,且不应该太大,应该平衡切削力。
(4)热作用导致的变形,金属在切削的过程中,存在塑性变形,从而与道具、切屑过程当中产生剧烈的摩擦,在这个过程当中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切削量。在加工的时候如果这些热量没有及时分散传导出去,工件就会存在热膨胀的现象,导致工件变形,最终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
3铝合金零件加工变形原因分析及工艺控制对策探讨
3.1内应力的消除
在实际的生产当中,无论是铸造还是锻造的铝合金毛坯材料,都存在内应力的可能。在加工之前,通常应该加强对内应力的处理。
在实际的分析当中,明确内应力在毛坯材料当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是在机加工当中的切除一部分材料之后,原本的内应力平衡状态就被打破,在加工之后内部应力被打破且重新分布,产生形变的可能性。因此在切削加工之前应该机械能消除退火、人工、自然时效处理、锤击振动等方式,消除毛坯当中存在的内部应力,能减少后续切削加工当中由于内应力而导致的变形。另外,预加工的方式也是比较有效的处理应力的方式。对加工余量比较大的毛坯部件,由于加工当中切除量比较大,因此在加工之后变形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对于这种现象,采用分步加工的方式,先取出毛坯大部分余量,之后放置一段时间之后,使用粗加工的方式,让内应力得到充分释放,然后再使用后续半精加工、精加工的方式来加工,逐步缩小加工余量可能存在应力破坏,不断提高精度,有效减少因为连续施工导致工件变形的可能性,避免了后续施工当中存在的加工变形的可能性。
3.2刀具的切削性能的改善
(1)参数选择;首先合理选择刀具的参数。①刀具前角,保持刀刃强度,在此前提下,铝合金零件的加工通常会选择一些比较大的前角,这样就能够切削磨削出锋利的刀刃,能够降低切削力避免出现切削变形的可能性,并且能够快速排出磨削屑,保证顺利排出,同时另外切削力也不断减少,避免了切削过程当中存在的挤压塑性变形的可能性,降低了切削热量的存在,降低了区域面积存在的问题。而且尤其要注意铝合金切削的时候,避免使负前角刀具。②刀具后角,后角大小能够影响到后刀面的磨损,以及影响到加工表面的质量。切削厚度的影响因素是后角。在粗铣的时候往往过于追求效率,因此采用大的进给量来切削重,从而产生比较大的切削量,这对刀具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加工当中应该选择小一点的刀具后角,同时精铣的时候也要追求质量,尽量选择刀刃锋利,尽量减少后刀面和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因此尽量选择比较大的刀具后角。③螺旋角,会影响到铣削过程当中的平稳性、铣削力,可以避免铣削过程中出现振动的情况,避免波动和变形,因此尽量选择铣刀螺旋角。④主偏角,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少主偏角,能够延长刀具刀口和加工面之间的接触来改善散热条件,可以降低平均温度;另一方面主偏角大小也会直接影响到铣削过程当中的径向力大小,因此实际的加工当中尽量降低径向力,减小工件的变形。(2)合理选择刀具结构:①使用梳齿铣刀来增加容纳碎屑的空间,因为铝合金的材料塑性比较好,切削过程当中容易产生变形,而梳齿铣刀在特定直径下容纳空间比较大,可以缓解切屑堆积而引起的挤压变形;②使用双正前角铣刀,这种刀具在实际的加工当中都不容易产生积屑瘤,切削力稳定且变形小[4]。(3)严格控制刀具的质量。①提高刀齿的表面质量,在使用之前使用细油石轻磨几下,从而去除磨刀细齿切削表面的粗糙度,可以降低因为内部摩擦产生的切削热,也可以减少切削变形的可能性;②严格控制刀具的磨损标准,刀具切削在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存在磨损,刀具表面质量下降很容易增加粗糙程度,导致部件发热、产生变形量。因此在实际的加工当中应该选择耐磨性能好的刀具材料,从而防止变形。
3.3工件装夹方式的改善
在生产加工当中,由于刚性比较差,因此需要针对不同部件的特征进行控制。①针对薄壁型衬套零件,针对这种部件,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夹紧,比如使用轴向端面压紧的方式来避免变形;②针对薄壁板类型零件,可以选择真空吸盘来加以控制。另外,也可以在精加工即将完毕之前,松一下压紧部件来恢复弹性,之后在压紧,保证精加工的压紧力即可。
结束语
在当前轻量化设计与制造的发展中,铝合金材料具有低密度、优良的抗蚀性、导热性、导电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汽车、高铁、医疗等领域内。但是铝合金材料有导热性能好、膨胀系数大等特性,如何控制变形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栋.铝合金零件加工难点与对策探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6):123-124.
[2]马彦.复杂薄壁铝合金零件冲击液压成形技术与设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3]姚建邦.铝合金复杂特征薄壁零件加工变形控制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18(07):192-193.
[4]卞强,陈柯伟.薄壁铝合金零件加工与工艺分析[J].科技风,2018(0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