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莎
铁人学院机电工程系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制造业的繁荣,机械制造技术代表着制造业生产力先进程度。高职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服务一线机械制造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然而《机械零件数控铣加工》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弊端,为使《机械零件数控铣加工》课程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改进措施
依据调查结果及归因分析,以大庆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学生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经验为基础,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指导,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对《机械零件数控铣加工》教学模式、教学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改进措施。
1.改变教学模式
《机械零件数控铣加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先集中对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教授完毕后再集中完成实践教学。教师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主体,因此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为集中教学。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开来,学生的学习无法连贯进行。基于以上因素,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机械零件数控铣加工》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锻炼融合到每项教学项目当中,在同一个教学场所完成,由学校理论课教师和工厂师傅多人合力完成每项教学项目的教学,使学生边学边做,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化教学,把每一部分知识当作一项教学项目,教师与学生围绕项目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沟通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也更加灵活,理论教学环节由学校教师进行集中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由企业师傅们进行分组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或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则由相对应的学校教师或企业师傅再进行个别化教学。采用这种组合式教学组织形式,一方面方便教师和师傅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切实掌握知识。
2.建立教学场所
将《机械零件数控铣加工》课堂设置到合作企业中,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设置教室,安装教学多媒体、白板、课桌椅等教学用具,结合企业生产设备便构成了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场所。建立这种教学场地只需要提供理论教学必备的教学用具即可,与在学校中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室需要购置安放实践教学设备相比,节省了很大的经济成本。另外,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所操作的设备就是其日后作为学徒或员工在企业工作时所要使用的设备,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做到无缝衔接。
3.师资队伍建设
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同,针对《机械零件数控铣加工》课程要构建一体化教师团队。“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学校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经验多、能力强,由其负责理论教学环节无可厚非。
但学校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每天都在现场工作的企业师傅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安排企业师傅指导学生们的实践教学环节,考虑到企业师傅没有教学经验,就要同时安排学校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辅助企业师傅进行讲解。 一般一支一体化教师团队由一名学校教师与多名企业师傅组成,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们共同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在每一项教学项目开始时先由学校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基础后,与同为一个企业师傅学徒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学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根据问题类型立即找学校教室或企业师傅进行答疑。在这种一体化教师队伍的
指导下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建立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组成的一体化教师团队有利于提高双方的能力水平。在理论教学环节,企业师傅可以与学生一起跟随学校教师学习《机械零件数控铣加工》课程知识;在实践教学环节,学校教师也可以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一学期结束后,即完成了教学工作,学校教师在实践操作能力上、企业师傅在理论水平上又得到了提高。从教师、员工培训的角度来看,这也为学校和企业双方节省下了一笔可观的培训费用。
二、现代学徒制特点在教学模式中的体现
1.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本教学模式对《机械零件数控铣加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立以达到职业标准为依据,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程后考取数控铣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以及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且将该项作为本门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教学都在企业中完成,从一开始上课就受到企业环境的熏陶。同时,教学内容的 11 个项目,由浅入深,按照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达到数控铣工中级水平设置,在内容与要求上全部对标职业标准。
2.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学生的实践操作学习环节全部在企业中完成,从教学内容的项目 7 开始直至结束,学生们在实践教学环节所要完成的任务即是零件加工。尤其是项目 10:“矩形槽板加工”,该教学项目的建议学时为 60 课时,其中大部分课时分配给学生练习加工一定数量的矩形槽板,企业师傅辅以指导。学习项目结束后,企业统一回收学生所加工的矩形槽板,并选择符合标准的矩形槽板作为产品销售。因此,整门课程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学过程,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一直进行着实践生产,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4.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企业师傅可以旁听理论教学时的内容,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实践教学时,学校教师可以旁听并实践操作,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要以身作则,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传承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弥补自己专业上的不足,活到老学到老,在终身教育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认识到现在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不能受用一生,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与技能也在不断更新。想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精益求精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能等。以上两方面正能够体现现代学徒制所倡导的职业教育终身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作用——以“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课程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8.
[2]李金.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历史轨迹及未来趋向——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9.
作者简介:王莎(1988),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硕士学历,铁人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数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