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管窥“逸者行之”之法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7期   作者:艾福帅 雨桐 颜家渝
[导读]

艾福帅1,2  雨桐1,2  颜家渝1,2,3*
(1成都中医药大学;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72;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安医院/广安市中医医院;四川广安 638600)

【摘  要】“逸者行之”,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意乃是由过度安逸导致气血壅滞、运行迟缓的一类病证,治宜行气活血,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在当代社会下,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人人均存在“逸者”的问题,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应牢记“逸者行之”的原则,观其脉证,知犯“逸者”之逆,随证“行之”,方可气血和调,阴平阳秘,百病不生。
【关键词】逸者行之;行气活血;黄帝内经
   
   “逸者行之”,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1]。李中梓注曰:“逸,安逸也,饥饱劳逸,皆能成病。过于逸,则气脉凝滞,故须行之”[2]。“逸者”为病机,意为过度安逸,“行之”为治法,意为行气活血之法。“逸者行之”,是指由于生活过度安逸,所致的气血壅滞、运行迟缓的一类病证,要用行气活血法来进行治疗,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
1.“逸者行之”的时代思考
   “逸者行之”这一治法自《黄帝内经》之后,并未被世人所重视,这是由于我国处于漫长的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部分人需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才能维持生计,本身就是劳有余而逸不足[3]。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精神物质生活愈加富足,“逸者行之”思想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价值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2.“逸者”之病理变化
   《灵枢.本藏》曰:“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和......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此人之常平也”。人体机能的正常生命活动,以气血运行和畅为标志。如此才能使“阴阳和,五气顺,荣卫固,脉络绥,而凡腠理血脉,四肢百骸,一气流行,而无壅滞痿痹之患矣”。如果过度安逸则可能影响人体气血正常的功能活动。
   正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所云:“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此“尊荣人”即为“逸者”,其养尊处优,好逸恶劳,虽然肌肉壮满,实则筋骨脆弱不堪,腠理不固,因此,抵抗病邪的能力薄弱,稍微活动,即体疲汗出,虽微风亦足以引起疾病[4]。正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卧则气脉运行不畅,肺气受损;脾主肌肉,久坐则脾胃运化水谷能力下降,筋骨肌肉,无气以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有云:“高粱之变,足生大疔。”养尊处优之人,物质条件优越,若过食肥甘厚味,气血凝滞,痰湿内停,则易发皮肤疔疮。
   总而言之,好逸恶劳之人,筋骨脆弱,腠理不固,气血壅滞,痰湿内停,长久如此,则人体阴阳失调、脏腑不和、气血逆乱而变发疾病。
3.新时代下的“逸者行之”
3.1新时代下的“逸者”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劳动观念的改变,疾病谱亦发生变化。
   在饮食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营养类食物已不再是“尊荣人”的特权,而是走入寻常百姓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儿童糖尿病、肥胖症等病发病例不断上升。中医学认为这与饮食不节、过逸少劳有关。现代人多食肥甘厚味之品,又或者大量饮酒,都可以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不运化水液,痰湿内生,上犯于头则易蒙蔽清窍,导致眩晕昏蒙; 痰阻于心,易致心脉不畅,出现胸闷心悸等症; 痰浊流窜经络则可以引起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过逸少劳使气血运行不畅,脾气困滞而少健运,饮停湿聚,同样引起上述症状。长期进食高脂、高胆固醇及高热量的食物,易导致血脂增高、血管弹性下降,体脂量上升,进而引起肥胖。肥胖则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5]。
   在工作及通勤方面,当代社会文职人员比例增加,可谓劳心者众而劳力者寡。大量的白领、IT 行业工作者、机关公务员,大多数人工作性质以脑力劳动为主,长期伏案工作,活动量非常小,上下班以车代步。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以外,业余时间及双休日加班已成家常便饭,运动量更是无从谈起。有研究显示,久坐是前列腺炎样症状的危险因素[6]。


除此之外,缺乏运动,亦可导致体重指数(BMI)增高,这又为高血压、冠心病等埋下了隐患。根据调查分析,2017年,全国有59.0万人死于高BMI而致的心血管病,占全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的13.5%[7]。
   在情志方面,现代医学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较大,需要不停地学习、进修、深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同时还要经常加班。“逸者”,乃是“抑者”。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气血不调,无以畅达,郁而生病。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性喜调达而恶抑郁。当代社会环境下女子压力过大,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不孕症等妇科疾病,与精神压力莫不相关。研究显示,焦虑抑郁可能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进而引起动脉血压升高,内皮系统受损;同时,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人体交感神经更容易被激活,进而通过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脂质代谢异常,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并最终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8]。
3.2新时代下的“行之”
  随着时代的发展,“逸者”不再是“尊荣人”的特权,人人皆是“逸者”。或因饮食不节,或因久坐少动,或因情志失调,亦或数者兼而有之。故当今时代疾病的治疗,更应注重“行之”之法。此时的“行之”,不仅仅局限于行气活血,化痰除湿、开窍醒神、疏肝解郁、通腑泻浊等治法均可以是“行之”之法。
   在现代疾病的辨证论治中,合理运用“逸者行之”之法可收获奇效。以现今临床少用之花药举例。质地轻柔、轻扬浮散之花药,其轻灵活泼、药性流通,治疗脾胃病尤其是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甚是恰当,具体临床应用如以葛花、旋覆花升清降浊,以扁豆花、厚朴花化湿和胃,以玫瑰花、绿萼梅疏肝行气,以蒲公英、合欢花清解郁热[9]。花类中药质地轻飘柔和,芳香透达,多入肝经,可调畅气机,芳香开郁,适合治疗情志不畅所致疾病[10]。
   除花药之外,许多治法皆能体现“逸者行之”。如“医门八法”中的“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清法”、“消法”,或传统疗法中的针灸、推拿、刮痧、放血,甚至是运动、保健、养生功法等,均是“逸者行之”的体现。
4.结论
  人体健康依赖气血和调,若气血失于和调,则易血脉凝滞不行,百病丛生。在当代社会,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人人均有可能是“逸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牢记“逸者行之”之原则。我们需扩宽视野,打开思路,把握“逸者行之”的总思路,不分男女,无论长幼,观其脉证,知犯“逸者”之逆,即应随证“行之”,使食能化、气能畅、血能行、清能升、浊能降,方能使气血和调,阴平阳秘,百病不生。
  
参考文献

[1]翟双庆,黎敬波.内经选读[M].第十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85.
[2]李中梓,赵晓峰.内经知要[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3-68.
[3]王建新,邱婷婷.浅谈“逸者行之”[J].河南中医,2012,32(11):1449-1450.
[4]张家礼.金匮要略[M].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19.
[5]邵蕊,张永强.围绝经期女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与腹型肥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22):4291-4294.
[6]代爱英,田素雯,王宗军,王富军.生活方式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17(05):36-40.
[7]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0,20(05):437-450.
[8]向宇凌,熊红芳,骆文,鲁刚.焦虑抑郁状态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病案,2020,21(07):83-85.
[9]王光铭,陈昱倩,刘万里.花类药在调节脾胃气机升降中的应用[J].中医志,2015,56(02):176-177+180.
[10]雨桐,曾鹏飞,夏宛廷,曾倩.花类中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08):167-169.
*通讯作者:颜家渝,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
作者简介:艾福帅,男,26岁,规培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口腔黏膜疾病的临床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