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   作者: 刘文成
[导读] 探究超声引导下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价值。


                             刘文成
          (淮安市中医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我院74例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施行传统PICC置管)、观察组(37例,施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对比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9.19%)、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4.59%)均较对照组(70.27%、75.67%)更高(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少(P<0.05),且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痛感更小。
【关键词】超声引导;PICC置管;成功率
   PICC置管主要是指利用导管对外周静脉进行穿刺,然后使导管直达接近心脏的大静脉[1-3],目前上述置管方法常被用于化疗中,这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具有强烈刺激性,易损伤上肢静脉,而上述置管方法可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和上肢静脉直接接触,从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4],且PICC置管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留置时间长等优势,不仅有助于减少穿刺次数及患者痛苦,还可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可行性较高[5]。以往常采取盲穿法进行PICC置管,但调查发现,上述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反复穿刺,故上述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必要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探究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可行性,我院对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使用超声引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研究,随机将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74例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
   观察组37例患者年龄为38-72(52.69±2.58)岁,男女分别为20(54.05%)、17(45.95%)例;疾病类型:4例乳腺癌,10例肺癌,14例胃癌,9例食管癌。
   对照组37例患者年龄为39-71(52.72±2.62)岁,男女分别为21(56.76%)、16(43.24%)例;疾病类型:5例乳腺癌,11例肺癌,12例胃癌,13例食管癌。
   经卡方及t检验可知,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接受PICC置管治疗者;(2)18-80岁者;(3)意识清楚,能配合各种检查者;(4)签署知情协议者;(5)外周静脉条件差,但肘部血管良好者。
   排除标准:(1)存在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者;(2)存在放射治疗、静脉血栓、外伤史者;(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4)精神障碍者;(5)穿刺部位感染、血管条件差者;(6)合并败血症、菌血症等相关感染者。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传统PICC置管,由取得PICC资格证的护理人员进行置管,选取肘部较粗的静脉施行穿刺,并结合自身经验选择合理穿刺点,对穿刺区域皮肤实施消毒,一手固定皮肤,另一手朝血管方向刺入穿刺针,待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经穿刺鞘将导管送至预期位置。
   观察组施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即在超声引导下使用塞丁格改良技术进行置管操作,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检查患者上臂(使用彩色超声仪器),认真观察患者血管走行方向,选择粗直且远离动脉的静脉血管,探查血管的深度及位置,并做好标记,暴露穿刺区域皮肤,然后将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探查血管情况(使用B超),在超声引导下施行穿刺操作,待B超显示穿刺成功后,经穿刺针将导丝送至血管,当体外导丝剩余10-15cm时,停止推送,经导丝插入扩张器,经穿刺鞘置入PICC导管,撤出导丝,固定导管,检查并确认导管末端位置,并做好记录。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
   疼痛评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6]进行评估,总分10分,1-3、4-6、7-9分分别提示轻度、中度及重度疼痛,0分提示无痛,10分提示剧痛,评分越低,则痛感越小。
   舒适度评分:使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7](共28个项目,计分法为1-4分)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如表1:


3 讨论
   以往,临床护理人员常在肉眼直视下开展PICC置管操作,即盲穿法,但调查显示,上述方法易损伤患者血管内膜,且PICC盲穿时操作者由于戴有无菌手套,在针尖突破血管时,手感很差,不能准确知道穿刺针有没有置入静脉血管中,因此容易刺穿静脉血管壁,加上在置管期间患者常伴有紧张、焦虑等心理,从而易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同时,上述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肥胖、血管充盈性较差的患者,可能需反复穿刺,另外,上述方法常需凭借工作人员的手感及经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为改善上述问题,有必要借助其他工具或手段。
   本研究借助超声施行PICC置管,研究发现,在超声引导下,操作人员能清晰看见血管走行方向及血管血流动态,便于操作人员清晰了解血管状态,同时,在超声引导下,能够实时反应穿刺处血管周围组织、血管是否有扭曲及堵塞、血流是否通畅等情况,从而有助于其合理掌握穿刺深度及角度,不仅有助于缩短穿刺置管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还可避免血管壁损伤,减少其他并发症。在穿刺期间,笔者发现有部分肿瘤化疗患者,由于定期使用化疗药物,从而易影响其血凝功能,束缚上肢后,束缚处下方静脉血管内从液性暗区回声,慢慢增强,变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等回声,为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要求穿刺者能一针见血,准确把针尖置入静脉血管中。
   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较对照组更高,提示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从而有助于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在超声下操作,更有助于明确血管走行方向,且全程均在可视状态下进行,更有助于保证导管顺利进入至靶向血管。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操作时间、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少,且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亦提示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可行性更高,有助于减少穿刺时间及疼痛感,患者舒适度更高。
   综上所得,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痛感更小。
【参考文献】
[1]段丽娟,张萌,王淑芹,等.903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回顾性分析[J].中国病案,2020,21(6):100-103.
[2]孙利华,朱恩兰,高赟晔,等.床旁超声多点引导在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6):565-567.
[3]谷小燕,杨金芳,谢华琴,等.癌症患者行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经锁骨下静脉置PICC导管的对照研究[J].护理学报,2020,27(13):70-74.
[4]柳静静,龙优花,朱璇,等.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在血液肿瘤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4):67-68,141.
[5]张志玲,李维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5):159.
[6]赵杰.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在肿瘤科长期输液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1):144-145.
[7]郝玉芬,李凤先,田美静,等.超声引导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和股静脉置管的临床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417-34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