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选用不同部位带蒂皮瓣修复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   作者:李高燕 杜雄彪
[导读] 分析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选用不同部位带蒂皮瓣修复临床疗效


*
(楚雄市人民医院骨外科;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目的:分析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选用不同部位带蒂皮瓣修复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根据选用不同部位带蒂皮瓣分为踝组、足组、腓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带蒂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后,对比三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踝组、足组、腓组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5%、90%、85%,三组患者组间对比均为明显数据差异(P>0.05);踝组、足组、腓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25%、15%,三组患者组间对比均为明显数据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中,应用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无论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还是足背动脉皮瓣等其他带蒂皮瓣,均能有效的恢复患者缺损部位的血液供应,且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不同部位;带蒂皮瓣;修复

  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因外力所致足踝部皮肤出现缺损,如撕脱、碾压等[1],皮肤缺损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继而对患者活动能力造成影响。足是人体重要负重器官,对行走、活动起到关节作用,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造成残疾[2]。临床多以带蒂皮瓣修复治疗为主,但由于带蒂皮瓣在人体皮肤中分布广泛,且修复能力与生长能力均不同[3],所以为了更好提高临床修复效果,我院对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选用不同部位带蒂皮瓣修复临床疗效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分析,具体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根据选用不同部位带蒂皮瓣分为踝组、足组、腓组,每组20例。踝组共11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为23~68岁,平均年龄为(45.5±2.1)岁,足组共1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为22~67岁,平均年龄为(44.5±2.3)岁,腓组共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为24~70岁,平均年龄为(47±2.5)岁。三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带蒂皮瓣修复手术,术前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先采用0.9%的生理盐水进行创面清理,再采用碘伏进行消毒,观察患者伤口是否发生感染,若发生感染则选择银离子进行抗感染治疗,之后根据患者皮肤缺损面积、形状,选择相对应的带蒂皮瓣。踝组患者使用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腓组患者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足组患者使用足背动脉皮瓣。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包括预防感染、营养支持以及康复锻炼等,用以促进皮瓣存活率。
  
                                                                           
  第一作者简介:李高燕 男 1986年12月 白族 本科学历 住院医师 研究方向:创伤骨科,手外,皮瓣,显微。
  通讯作者简介:杜雄彪 男 1972年1月 汉族 本科学历 副主任医师 职务:科主任  研究方向:脊柱,关节,创伤骨科,手外,皮瓣,显微。
1.3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标准[4]:(1)存活:皮瓣颜色红润,与周围组织完全吻合,且血液供应良好,
无感染。(2)部分坏死:皮瓣颜色发黑或深紫,与周围组织无相连,且血液供应差,坏死面积<50%;(3)完全坏死:皮瓣颜色发黑或深紫,与周围组织无相连,且血液供应差,坏死面积≥50%。同时记录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类型及例数,包括瘙痒、色素沉淀、瘢痕增生以及植皮区域感觉异常。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数据处理,计数采用%表示,计量采用 (X±S)表示,使用X2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治疗后,踝组、足组、腓组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5%、90%、85%,三组患者组间对比均为明显数据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足踝部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如肌肉组织、皮肤薄、血液供应差等,使足踝部极易发生皮肤缺损,而足踝部血液供应差,使其自主修复能力不足。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皮瓣修复技术逐渐成熟,使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皮肤缺损修复效果显著。皮瓣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带蒂皮瓣覆盖缺损部位,缝合带蒂皮瓣与周围组织,恢复缺损部位血液供应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据相关数据显示[5],合适的带蒂皮瓣在皮肤缺损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有效的提高皮肤缺损修复成功率,同时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皮肤缺损部位恢复。带蒂皮瓣包括了足背皮瓣、足底内测皮瓣、外踝上皮瓣、腓动脉后穿支皮瓣以及小腿外侧皮瓣等,对于小面积的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一般可选用皮瓣逆行转移,不仅厚薄适度,同时也能恢复患者感觉,对于大面积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可选用游离皮瓣,虽然能有效的修复皮肤缺损,但感觉恢复较差。因此,在临床治疗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中,根据缺损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手术要求合适选着带蒂皮瓣至关重要。
  经过研究后发现,治疗后,踝组、足组、腓组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5%、90%、85%,三组患者组间对比均为明显数据差异(P>0.05),由此可见,不同部位带蒂皮瓣修复在治疗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中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主要是由于不同部位带蒂皮瓣修复后均能恢复患者缺损部位的血液供应。踝组、足组、腓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25%、15%,三组患者组间对比均为明显数据差异(P>0.05),由此可见,不同部位带蒂皮瓣修复在治疗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中均具有较高安全性,能更好的促进患者身体恢复,保障患者生命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带蒂皮瓣的合理选择至关重要,因此,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依据带蒂非游离、近处优先以及带次血管等原则合理选着合适的带蒂皮瓣。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中,应用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无论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还是足背动脉皮瓣等其他带蒂皮瓣,均能有效的恢复患者缺损部位的血液供应,且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师江,南顺明,孙红军.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选用不同部位带蒂皮瓣修复临床疗效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9,27(22):81-82.
[2]谭文思.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选用不同部位带蒂皮瓣修复临床疗效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38(03):91-92.
[3]胡勇,李淑媛,孙文海,刘培亭,白龙滨,王增涛.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常用带蒂皮瓣的选择[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8(03):220-224.
[4]谭斌,陆文林.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J].中国骨伤,2018,22(02):108.
[5]张显文,向代理,傅跃先,刘正全.隐动脉皮瓣在小儿踝跟部外伤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01):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