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SBAR模式在减少护理交班缺陷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7期   作者:方萍
[导读] 分析为了减少护理交班缺陷而应用标准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模式。


方萍
(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为了减少护理交班缺陷而应用标准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模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2020年3月-2020年6月共计在我院诊治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对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交班,对乙组采用常规护理交班的同时实行SBAR模式。评测两种护理方式的交班缺陷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交班满意度。结果:乙组通过采用SBAR模式后,交班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且患者护理交班满意度优于甲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SBAR模式应用与护理交班中,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让护士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每一名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护理。
【关键词】SBAR模式;护理交班;护理管理;交班缺陷;

    在临床护理当中,SBAR模式下的护理交班主要在西方医疗体系当中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这种新型的交接班方式,能够让医护人员正确掌握患者的信息,并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信息进行系统性传递,最大限度降低出现人为混乱的现象,有效提高护理的效率。本次研究选择了实施规范化SBAR模式的护理交班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进行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20年3月-2020年6月间本科室收治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甲组。A组55例,男27例,女28例;年龄是18-47岁,平均(35.62±0.26)岁;B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是17-46岁,平均(33.94±0.21)岁。两组患者均意识清醒,有清晰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受教育程度均为高中(中专)以上。其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常规护理交班模式
    对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交班模式。每日晨会前十五分钟,接班忽视浏览全部患者的医嘱和病室报告,并参加晨会进行交接班。接班护士应当掌握患者的流动情况,并针对重点病患进行的情况进行记录,逐一完成床旁交接班。在床旁交接班中,应当注意对当前病情的介绍,并对护理内容进行讨论,实现对患者的安全隐患的排查等。
1.2.2 SBAR模式护理交班模式
    乙组采用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的同时,联合实施规范化SBAR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具体步骤如下:
    1)对现有护士人员进行分组,委任组长、副组长和秘书长等组内职务,并对组内全体成员进行相关培训,定期召开组内会议,安排专人进行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制定SBAR模式交接班表格,“S”现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记录,并对每次交班病情进行记录;“B”背景:对患者的既往病史、治疗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记录;“A”评估:对患者的资料进行评估,并针对现阶段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程变化进行分析;“R”建议:对现行治疗措施和现存问题进行交流,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护理建议。
    3)展开SBAR模式护理交班培训,对该护理模式的相关概念和措施进行介绍,并规范交接班表的填写格式等。
    4)实施规范化SBAR模式,在床旁交接中对基础信息进行记录和评估,将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组内上级反馈,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接班。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中出现交班报告不规范、内容不完整、顺序不规范和未按时交班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评测患者对护士交班的满意度,利用自拟评估表计算,分别从护士交班细节满意度、护士交班态度满意度、护士交班沟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测,采用百分制计分标准(含)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含)89至60分为满意,(含)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交班缺陷发生率
    组间对比如表1可见,乙组交班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交班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对护理的质量产生影响。绝大多数的护理不良事件都是由于进行护理交班过程中存在护理交班缺陷,从而导致信息交接不完善。有学者统计,超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医疗失误都是由于缺乏沟通所导致的。由交接班所引发的护理差错占总失误十分之一以上。因此,应当通过对护理交班质量的提升,确保护理交班中的内容和交班方式一致,所有患者的信息资料传递完整。
    本次研究可见,乙组通过采用SBAR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后,能有效降低出现交接报告书写不规范、交接班内容不完整等交班缺陷,交接班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其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在这种模式下,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并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整体管理能力,也能够有效增强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本次研究中得出结论,采用SBAR模式的乙组患者护理交接班满意度为61.54%,明显高于常规交接的甲组(p<0.05)。因此,SBAR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美英,王莎,黄辉,等.基于SBAR沟通模式危急重症患者交班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3):428-431.
[2]张宁,丁慧芳,薛萍,等.SBAR沟通模式在ICU老年患者护理晨交接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9):1762-1764.
[3]陈亿英,梁燕.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交接班中的运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v.37;No.223(10):119-120+122.
[4]曾新,李晓伟,杨健.基于数据规范化的co-location模式挖掘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8,45(0z1):482-486.
[5]朱妙芬,黄淑柳,周思吉.规范化SBAR模式在减少护理交班缺陷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v.25;No.451(7):130-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