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
(阜宁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江苏盐城224421)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在成人疝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疝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研究时间设置在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0,比对照组复发率13.33%低,P<0.05。结论:在成人疝气的临床治疗中选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显著,相比于传统的疝气修补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疝气;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效果
疝气是人体内组织或者器官,在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部位或者孔隙中,从正常的解剖部位进入另一部位所形成,以腹外疝较常见。疝气主要有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腹壁切口疝、脐疝、白线疝、闭孔疝。疝气多发于腹部,临床症状以腹部疼痛、腹部肿块、恶心、腹胀为主[1]。其中腹股沟斜疝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疝,在各种疝气中约占有80%的比例,占腹股沟疝的90%,且男性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右侧斜疝发生率比左侧高。疝气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不同类型的疝气病因也有所不同,其中腹股沟疝以男性较为多见,斜疝多见于婴儿和中年男子,直疝多见于老年体弱者;脐疝在婴幼儿中较常见;股疝在妊娠晚期的孕妇中较常见;切口疝在腹部外伤或腹部手术的人群中较常见。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手术治疗疝气的手段之一[2]。本文就成人疝气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疝气患者就诊时间均在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按照患者就诊次序将其分为前30例对照组和后30例观察组,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诊断,确诊为疝气。和其中对照组中女性患者有8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在28至73岁之间,平均(43.25±5.24)岁,病程在5个月至6年之间,直疝有11例,斜疝19例,原发型23例,复发型7例;观察组中女性患者有9例,男性患者有21例,年龄在27至74岁之间,平均(44.52±5.64)岁,病程在3个月至5年之间,直疝患者13例,斜疝患者17例,原发型21例,复发型9例。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较小(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选取患者均无手术禁忌症。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器质性疾病和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液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硬膜外麻醉,帮患者调整体位,待麻醉起效后进行常规疝切口,逐层切开病灶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等,长度约6至8厘米,将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联合腱暴露,操作时主要保护好患者的髂腹股沟神经,找到疝囊之后将其高位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后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或者加强、修补腹股沟管管壁,包括前壁(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和后壁(腹膜和腹横筋膜),回纳内容物。所谓高位就是解剖上应达到内环口,手术中以患者腹膜外脂肪为标志[3-4]。在精索前方将腹内斜记下元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消灭腹内斜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在修补或加强腹股沟管后壁时还可应用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法、Shouldice法。将腹横筋膜自耻骨结节处向上切开,直至内环,然后将切开的两叶予以重叠缝合,先将外下叶缝于内上叶的深面,再将内上叶的边缘缝于髂耻束上,以再造合适的内环,发挥其括约肌作用。然后按Bassini法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于腹股沟韧带深面。在结束疝修补术后缝合患者腹外斜肌腱膜和皮肤[5]。
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成功后让患者采取卧位,铺好消毒铺巾,在腹股沟韧带重点上方2厘米地方到做耻骨结节连接线做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使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以及联合腱充分暴露,显露出疝囊,若患者疝囊较小,可进行将其游离至疝囊顶部;若患者疝囊较大,则需要做疝囊横断处理并进行高位结扎,将其旷置远端。在将疝囊剖离之后,可选用适当的网塞填充内环口并进行缝合,以平片进行修补后用不可吸收线对平片进行缝合和固定,将其固定在腹股沟韧带、耻骨腱膜、腹直肌鞘上。完成手术后清点手术器械,并对切口进行无张力缝合[6]。
2组患者做完疝修补术后都进行术后护理,遵医嘱使用止痛以及其他助恢复药物,有发烧、伤口持续疼痛以及分泌物异常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1.3观察指标
(1)对比2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包括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疼痛评分。患者疼痛评分采用数据疼痛评分量表(VAS)进行评估,对患者术后1h、6h、12h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取平均值。分值为0-10分,分数与疼痛程度成正比。(2)对比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则视为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未完全消失则视为一般有效;若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效果,或是有病情加重、复发情况则视为无效。(3)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并发症包括感染、积液以及尿潴留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在成人疝气中的治疗效果研究,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用%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手术临床指标采用表示,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3讨论
疝气是外科常见疾病,其形成原因与患者自身腹压过高、局部组织薄弱有关,当疝内容物为结肠或者小肠时,患者会出现恶心、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若疝内容物病变、坏死,且伴随感染的发生,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压痛或者皮肤肿胀;一旦疝气出现嵌顿形成,会引发发热、剧烈腹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7]。疝气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积极配合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对疝气的诊断多根据患者疾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确诊,有不明情况或者诊断困难时则会辅助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8]。临床上疝气多发于男性患者,对于男性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中,主要有睾丸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和隐睾情况。针对疝气的治疗临床上会根据疝气部位的不同来选择治疗方法,但大多推荐手术治疗,避免嵌顿及绞窄的发生[9]。大多患者能通过手术治愈,但术后仍需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复诊以促进康复。
在本文研究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5.32±5.69)min、术中出血量(25.64±4.65)m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0.62±1.51)h、住院时间(6.26±1.45)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1.53±4.83)min、术中出血量(36.71±5.14)m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71.41±3.36)h、住院时间(10.62±2.37)d,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2.17±1.02),比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56±1.13)低,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低,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0,比对照组复发率13.33%低,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究其原因,是观察组患者采用了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采用腹股沟管底部覆盖疝片的方式与其他组织接触,以消除张力,其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性小,对患者的组织构造牵拉力小,在修复受损腹股沟区域和解剖结构的同时,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伤害小[10]。这种手术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疝修补术,更好的结合了人体腹股沟管生理解剖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腹横筋膜的修补,有效降低了组织受损的可能性,在控制手术时机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有着较好的优势,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成人疝气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和消除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恒.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1):103-104.
[2]孙伟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5):110-112.
[3]王宁.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9):56+58.
[4]张洪奎.成人疝气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6):95-97.
[5]赵爱祥.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8):77+80.
[6]庄水清.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1):128-129.
[7]李永贵.成人疝气患者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J].智慧健康,2019,5(22):114-115.
[8]何炼华.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4):104+106.
[9]房维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9):55-56.
[10]孙亚军,徐开佐.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7):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