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12月   作者:王丹
[导读] 音乐教育在特殊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跨越语言、智力、行为的障碍,被特殊儿童感知,成为打开他们心扉的一把重要钥匙。

哈尔滨市树仁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王丹   150001

摘要:音乐教育在特殊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跨越语言、智力、行为的障碍,被特殊儿童感知,成为打开他们心扉的一把重要钥匙。现如今,教育现代化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愈发关注,随着教育硬件设施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特殊教育的音乐课堂,多媒体技术作为正流行的主流教学方式,也在特殊教育的音乐教学中起到了明显的成效。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特殊教育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必要性,阐释具体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   音乐教学   多媒体技术   应用
        引言:音乐教育既能通过艺术交流促进特殊儿童敞开心扉,提升其肢体协调性,培养其节奏感,更将发展学生的多样爱好,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让特殊儿童感受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多媒体技术依靠它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能够把所需的视频内容、课件插图、教学资料等全面完整地展示给学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1、特殊教育概述
        特殊教育所进行的教育过程一般是利用特殊设计的课程、教材、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教育服务。[1]在学校中,特殊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特殊儿童。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具有某种缺陷的儿童,儿童自身的生理缺陷、症状比较明确,一般包括聋哑、失明、弱智、残疾等11类特殊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的含义比较模糊,主要是与所有正常儿童不一样的儿童的综合总称。特殊儿童一种是含有疾病,导致自身出现缺陷,如先天聋哑、后天聋哑等;另一种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出现自闭、偏激等情况,导致这类儿童与正常儿童不能够共同接受常规教育。特殊教育音乐教学是针对特殊儿童开展的音乐教学,使用的音乐教材、所选择的音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与常规的教学都有所区分。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教师在进行特殊教育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实际、具体情况,并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将每位教学对象的特点明确地显示出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2、浅议特殊教育音乐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必要性
        2.1促进多元化教学
        相对普通儿童音乐教学来说,特殊学校音乐教育具有人文性、综合性、交叉性等显著特点,还肩负着一定的治疗作用,使不同身心问题的儿童感知音乐、学习音乐,这便增加了教学难度。[2]此外,国内对特殊音乐教育的研究理论较为有限,造成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缺乏体系性、方向性,有的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更侧重对学生的心理疗愈,有的则主张应加强技能教育。而笔者认为,可通过对德国音乐教育学家卡尔·奥尔夫的理论借鉴,实施多元引导,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让特殊学生在动作、乐器、演奏等相融合的教学中,去感受、识别、体会、倾听音乐或自然界中美妙的声音。
        2.2促进特殊儿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完善课程教育体系在特殊学校中,音乐教学不仅存在一定难度,还应重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以便形成教育特色、逐渐完善课程体系。实际却是在部分特殊院校中,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足,更关注基础教育,使音乐难以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在当下,国家教育部门尚未针对特殊学校,建立标准化艺术课程教育教学标准,很多特殊学校的音乐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3]笔者认为,应促进教学的信息化进程,让音乐与心理健康、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特殊儿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3、特殊教育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培养特殊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在学习上才会有更加强烈的欲望。当教师将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将其变成更加容易吸引注意力的视频或音频的时候,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便会使学生有了想要探索下去的浓厚兴趣,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思考如何构建令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热情,使他们不再三分钟热度地浅尝辄止,这也是教师教学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因为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并且持续时间短暂,这个是教学无法高效的重要原因。所以就此问题,在教授课程之前,要格外注意应根据当天要学习的内容,选择、制订出一个有效的教学计划,使课堂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冲劲。
        3.2拓展学生的视野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实现教学联系实际,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又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教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在特殊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音乐的质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激发生活热情。特殊教育对象由于成长环境、自身智力水平、身体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阅历比较少,自身知识面比较狭窄。由于生理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实现音乐感知,尤其是对生活中的音乐元素的感知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在特殊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完美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3.3重视学生感受,激发积极情感
        在特殊学校的音乐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创新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还应关注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感受。只有具有教学反思精神,才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音乐教育充分地发挥自身育人优势。从而,调动特殊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使其热爱艺术、在音乐课堂中踊跃表现自我。例如:教师在用多媒体组织动作跟学游戏、结组表演或气氛营造时,需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只有避免盲目教学,记录在不同教学环节学生的肢体、情绪反应,才能使教学兼具“新”意与有效性。
        3.4创设真实情境,实现寓教于乐
        在特殊教育音乐教学中,增强学生感知能力是很重要的环节。如对于眼盲学生来说,在进行音乐学习时,视力无法满足要求,但是他们的听力会更加敏感,对视力进行一定的补充,尤其是在音乐感知上,对音乐的旋律、节奏等更加敏感。在特殊教育音乐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教学模式逐渐僵化。学生长时间接受僵化教育,学习积极性下降,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会随之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技术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将学生的听力感知、视觉感知进一步放大,有效实现寓教于乐。
        4、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走进特殊教育音乐课堂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满足特殊教育学生音乐需求的必要手段。作为特殊学校的教师,应富有爱心、耐心与责任心,能够悉心呵护特殊群体,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加强与孩子们的沟通,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放飞想象,形成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品格,更应不断提升自身施教能力,具备信息化教学意识,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构建高效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朱应珊.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特教音乐中的运用[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18):1.
[2]涂凤.关于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的探讨[J].艺术评鉴,2018(2):138-139.
[3]罗翠婷.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9(7):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