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王春芳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12月   作者:王春芳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注意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将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的变化。如果在小学生缺乏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情况下,数学就会更加逻辑化,难以理解和使用。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二小学     王春芳   067399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注意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将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的变化。如果在小学生缺乏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情况下,数学就会更加逻辑化,难以理解和使用。为此,教师需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更轻松有效地学习数学,以便他们可以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进行基于生活的教育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现有经验”,而“学生经验应通过重视学生的现有经验来抽象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构建数学模型,寻找结果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明确阐明了目标,学生可以通过该课程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体验社会生活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可以看出,当前的数学和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必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把数学问题联系起来。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并通过小学数学教授生活。如何使数学教育更贴近生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的经验:
        一、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 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
        思维能力的发展已从行为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小学生专注于图像思维。形象思维具有“透视”功能,并与抽象思维相辅相成并产生共鸣。儿童心中的数学常常是对生活的感知,概念是从现实中引入的,问题是从现实中引出的,并最终回归现实。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遵从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很明显,通过加强程序和体验目标并加强对教科书,教育评估等的指导,应该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练习、独立思考和协作探索。它详细描述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评估方法来促进学生进步以发展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二、目前小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当前,许多小学计划在进行相应的数学教育时,通过将其与相关的现实案例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分析和应用现实问题。但是,许多小学数学老师专注于解决日常数学问题。在解决相关练习时,着重于是否可以正确回答这些练习,而这些学生在解决相关练习时会更加注意答案的准确性。由于小学生对于抽象的事物认知能力比较差许多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仅存在于教科书中,因此小学生会认为这种事物离自己非常遥远,并且对于这类事物非常陌生,而对以生活为导向的数学教育也不是很感兴趣。因此,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的概念付诸实践,并且在引入与课程相关的知识时,学生必须感到数学知识来自生活。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组织互动,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将学生带入机械记忆的传统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创新如何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并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这种基于生活的教学方法,学生将相互启发,并在以后学习数学的时候能够积累经验。


例如,在讲授《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内容时,可以组织每个研究小组共同得出和总结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以便学生可以体验图形的用处并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几何直观技能。比赛之后,学生们讨论如何测量需要准备的比赛时间,经过深入讨论,一些学生在测量4 m长,1.5 m宽度的木板时使用4 + 4 + 1.5 + 1.5计算得出周长,一些学生使用四个边分别相加来计算周长,一些学生使用先将长相加,再将宽相加,最后再将这两个总数相加的方法。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认识学习数学与现实生活以及能力之间的联系,并提高实践技能。
        (二)引入生活化元素,开展微课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微课进行面向生活的教学,在此过程中纳入面向生活的元素,以创建真正自主的面向生活的课堂,使学生可以结合特定的数学问题。解决主题最终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目的。
        例如,在“图形理解”这一部分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的要素进行知识的导入,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运用微课,并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的主动性。这样就可以从生活的角度解决了数学问题,最终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目的。在特定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讲授这部分内容:第一点是介绍生活要素,进行生活化教学。为了减少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教师向学生介绍熟悉的生活项目并指导他们的思想,以便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课程中,教师介绍课本,花盆和方巾,以便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来加深对矩形,圆形和正方形的理解。第二点是介绍生活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为学生的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使用微课进行数学教学,并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找到三角形。生活的矩形对象和圆形项目指定了相应的选择标准。第三点是展示成果。再次上课后,老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通过将以生活为导向的要素纳入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梯度,激发学习自主性并最终提高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数学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水平入手,并且必须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令人兴奋的局面,以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心理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接近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时,学生就会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习数学的渴望。鼓励学生达到有意识地接受知识的程度。兴趣越高,学习的愿望越强,因此教师创造更多的教学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创造数学知识生活,并鼓励学生进入课堂,因此,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让学生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数学生活的原型,例如在教《认识人民币》时,首先使用课件展示去超市,展示去买东西的孩子的生活状况,并让学生讲类似于以下的故事:您通常买什么?应该买什么?要注意什么?孩子们告诉他们对购物的感觉,然后,根据现有的购物经验,在教室里建立了购物环境,桌子的第一行有常用的家居用品和学习用品,学生分成了推销员和销售人员。购物者进行购物模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介绍取出了哪种硬币,并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一角、二角、一元、两元等等。
        总结:简而言之,数学知识来自生活。教师应积极创造数学教育的条件,充分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场景供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很好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学习如何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习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乐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数学来自生活的现实,数学被应用到生活中并为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建峰.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7(24)
[2]宋开宝.巧用生活化教学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83.
[3]潘发洪.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6):00007.
[4]陈杰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7(03)
作者简介:王春芳(1976年生)女,汉族。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