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视角建构课堂,“三视”增强知识结构化——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12月   作者:何媚
[导读] 图形与几何内容是结构化的知识,有递进的过程,是有层次性的。以北师大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解读从单元视角结构化视角如何利用“三视”:细视(内容解读)、俯视(单元视角解读)、审视(关键结构解读),来建构课堂。

成都蒙彼利埃小学   何媚

摘要:图形与几何内容是结构化的知识,有递进的过程,是有层次性的。以北师大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解读从单元视角结构化视角如何利用“三视”:细视(内容解读)、俯视(单元视角解读)、审视(关键结构解读),来建构课堂。
        一、细视,对比解读教材
        通过对比,发现三套教材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探究展开内容上是差不多的,均有格子图,转化为长方形等,但是在导入情境上,猜想验证的顺序,以及转化方案的呈现,存在在不同的编排,因此,北师版教学过程中可以有以下借鉴:
        (1)情境引入中北师版提示较为明显,学生的生成性较少,可以适当放开,可参考人教版列出的长方形长、宽与平行四边形底、高之间的对比,为后续割补法做铺垫,思维空间大,与后续联系很紧密。
        (2)教材中割补法只呈现了三角形和梯形的方法,苏教版呈现了梯形加梯形的割补方法,也渗透了平行四边形的高不只有一条。
        (3)合理合情安排练习内容,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课,除练习内容紧扣公式以外,也可适当拓展转化思想的应用练习,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俯视,梳理教材,整体把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图形与几何的面积内容的地位
        本课之前,学生已能熟练分辨长、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其基本特征,并学习了面积与面积单位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等有关知识,并掌握解决图形面积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比如使用格子的数量表示图形的面积。从面积内容的结构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属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多边形面积的延续也是为后续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三、审视,泛读教材,解读关键结构
        1.整理面积求法的思路
        梳理教材关于面积内容的编排发现,关于面积的内容共计24课时,其中求各类图形面积占了15课时。可见,求面积是图形与几何中的重要要求,这部分内容集中于第二学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迅速,学习面积也相对容易理解。面积的求法,在三下求长、正方形的面积时,先选择较小面积单位摆一摆的方式测量;接着是通过填表、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类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也得到了很好的沿用,一样也设计了数方格,研究边,高,邻边与面积的关系。只不过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转化的思想,这也是后续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重要思路。
        2.细读单元,建构单元教学结构框架
  
         

        在教学中注意,本单元内容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在探索面积公式时,都突出了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另外尤其也突出了转化思想的应用,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所以在本课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要注重积累必要的思维活动经验,渗透转化思想,为后续做铺垫。
        四、学情分析,把握学生认知结构起点
        1.找准学生知识结构基础。
        本课安排在五年级,北师版教材在二下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在本单元前一课认识了底和高,底和高的认识对于本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必须理解到底和高的对应关系,熟练的根据底画出对应的高。因此这是知识结构中需要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前测的。
设计问题如下:
         请你画出平行四边形规定底边上的高[3]。

                            
        前测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掌握熟练,此项内容学生已经在自己的知识结构里成形,因此课上不需要专门抽时间复习与此相关内容,为探究面积预留足够的时间。
        2.找准学生方法结构基础。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有了数小方格得到面积计算公式的经历,因此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方法上有了一定经验和基础。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容易受到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误导,产生负迁移,会出现邻边乘邻边这样的情况,同时,平行四边形是不稳定图形,可拉伸变形成为长方形,此时周长不会变化,也会误导学生,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方法结构基础进行前测。
        设计问题如下:你能求出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前测结果如下:总前测人数38人,用4×2计算面积的有27人,占71.1%。用4×3计算的有9人,占23.7%,有2人方法错误,用上了3个数据。从计算方法来讲看,大多学生知道用底乘高求平行四边形面积,27人在解释中有20人用了割补法(三角形+梯形)拼成了长方形,有3人割补法(梯形+梯形),4人说不出理由。
        综合来说,大部分学生是明确一点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这种转化会有什么变化,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是面积变大还是变小,有学生是不清楚的。因此本课的方法结构基础就要立足于转化,这是之后学习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
         经过对课程的三视分析以及对学情分析,教师对知识结构已有充分的思考,对该课程的结构化有基本的思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构化教学也是促进学生实现深度教学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结构化的意识和能力是趋势,因此深入挖掘知识本质,沟通知识联系,拓宽知识内涵,十分重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