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就是一场对话 何绪奇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12月   作者:何绪奇
[导读] 针对学生写作难、“谈写作色变”的难题,笔者尝试写作教学的新模式,贯彻新的新作理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深度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写作,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     何绪奇    256500

摘要:针对学生写作难、“谈写作色变”的难题,笔者尝试写作教学的新模式,贯彻新的新作理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深度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写作,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写作,学生,对话,素养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教育工作者教会学生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里所说的感受和思考就是心灵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交流,要求我们把写作过程设定为一种“对话”。
        写作是书写个人的性情、与自己心灵交流的过程。教师通过写作,让学生与自己的内心展开对话,使学生获得应具备的语文素养,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但是,许多老师仅仅把写作当成一种纯技术,认为只要指导学生操练技能就可以了,“辛辛苦苦地做着扼杀学生才情的蠢事”。所以,我们老师更应该注重作文作为一个生命运动过程,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展开与自己心灵深切的交流,即开展与自己的对话。
        应重视写作是一个对话过程。特别是学生入学之初,降低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重视学生心灵、性情的抒写,从而培养创作个性,以达到教学目的。其实,写作就是一个挥发自己的性情,或表现自己的心灵的过程。新《课标》明确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自己的内心。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对话之初,鼓励学生 “把生活的特点和自我心灵的特点结合起采”。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主张,对于初学写作者,都应该把写作技巧完全抛开,暂时不必顾及小节,专在心灵上用功夫,发展出一种真实的文学个性,去做他的写作基础。基础打好了,真实的文学个性培养成功时,笔法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切技巧也自然而然得跟着其成熟。
        中学语文写作包含了多层的复杂的对话关系。当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以各种方式观察自然、感受生活、感悟社会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对外倾诉的冲动。然后,学生们把自己的感情倾注于笔端,渴望自己的认识被人理解,进而呼唤某种应答,接收或者指导时,就有了与老师的交流的愿景。此时,在真诚和爱的基础和前提下,老师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和学生进行对话,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平等对话,与学生心灵共振,让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你的建议和指导。同时,老师给学生营造一个尽可能广阔、自由、平等的对话环境,形成多层的互动关系。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写作对话中来,精心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搞好写作提示。写作提示就是老师参与对话的手段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重要措施。写作前,老师要根据作文题目编写写作提示,给学生写作思考的内驱力,拉近学生与自己心灵的距离。此时,老师必须是一个服务者、激励者,使学生保持写作的热情,使对话顺利进行。如关于“人与自然”的一次作文。


写作前,我先让同学们观看1998南方抗洪的纪录片,然后我写了这样的一段提示,来展开与学生的对话:
        1998年夏天,长江、松花江和嫩江都发生了特大水灾,并且近几年来我国荒漠化速度呈不断加快的趋势,扩展面积每年都在2460平方千米以上。洪水猛兽正吞噬着我们的家园,造成了国家的生态危机。大家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让我们一起咀嚼一种“苦难”,回望一段史诗,展望一片葱绿。
老师除了编写写作提示外,还可以通过其他两条途径,来参与学生的写作对话:
        其一、把作文讲评变为作文讨论。在作文讨论课上,笔者去掉了枯燥乏味的老师讲评,鼓励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等的展开对话。此时老师不要做任何暗示性的向导,也不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引导学生向正确的观点、态度靠拢,而是几乎不给任何条条框框,真正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平等的和学生一起去认识、去分析总结。在讨论课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人与文章都展开对话,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其二、对作文下评语,也是参与对话的重要途径。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时期,心理不够成熟,“花季雨季”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困惑、烦恼和思索,开始比较理性的认识自然、感悟人生。当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呼唤某种应答,渴望自己的认识被人理解接受时,老师必须是一个真诚的倾听者。此时,教师评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教师只给学生下一些关于写作技巧方面的评语,一定会使学生大失所望,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作文热情。那么,师生的对话就是失败的。
        另外,对话也离不开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写作过程往往集体统一进行。每一个生命个体,用自己的理解、感触、平等的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而产生思维碰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群体发声。与其他人的对话为自己与心灵的对话,创造了更好的情境,也会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其他同学参与对话,也可采用多种渠道。笔者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是作文讨论、分享课。在课上,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或简述文章的观点、依据,其他同学展开自由讨论,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第二种就是通过办报纸的方式进行交流。由学生挑选优秀的有特色的习作,修改、编辑后办成优秀习作报。每版一个主题,畅所欲言,自由发挥,张扬写作个性。例如,以“追求” 为主题的版面上,一个学生写道:
        一路的艰辛和汗水可能无法估量,虽说有付出就有回报,可不见得你真诚的付出,就有同等的回报。追梦路上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前面可能一路沼泽,可能荆棘丛生。我们可能被弄的遍体鳞伤,可心中的那份执着不减。只有心中燃着希望之灯,无论雨如何缠绵,天空何等昏暗,阳光总会顽强的从云中透出来。
        编者同学加按:冷漠理想,就是冷落生命;拒绝生命,就是拒绝成功。没有希望的生活,就像没油的灯。握一份执着在手中,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起来,可以在平常的日子中走出坚实的足迹。亲爱的朋友们,拿出勇气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吧!
通过写作这个对话过程,学生们爱上了写作,同时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成为合格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杂感》,黄遵宪,清.
2、《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2017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