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种类型及其机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   作者:韩瑞芬
[导读]

韩瑞芬
(平顺县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7400)

摘要:输血是现代疾病抢救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输血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输血不良反应问题,影响到输血安全性。本文通过对输血不良反应几种类型及其机制的研究分析,旨在不断提高输血安全,积极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类型;作用机制
  各类创伤性失血、严重贫血等患者在治疗中必须要及时输注一定量的血液,通过输血维持相应的血容量,保证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达到拯救患者生命的目的。实际输血前需要进行较多的检验,一方面根据检验结果指导患者输血,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证输血安全,如避免血液传染病通过输血发生交叉感染等。随着临床输血的日益频繁,输血不良反应问题也得到了重视,并成为影响输血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结合现有文献报道,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种类型及其机制予以研究,便于更好地预防输血不良反应,保证输血安全,现就输血不良反应类型与机制分析如下。
1、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是最常见的一种输血反应,即患者输血中或者输血结束后出现体温升高≥1℃情况,且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比如细菌感染、溶血、过敏等。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后表现为发热、寒战。结合国内文献分析,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在多次输血史、多次妊娠史人群中有更高的发生风险。
  依据对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研究,其作用机制包括以下三点:(1)与输血中的致热原有关。致热原较多,比如细菌产物、死菌、蛋白质等,此外还包括蒸馏水中细菌产生的耐热可溶性致热物质。制热原可通过采血、输血等进入人体,使得人体出现发热表现。输血器材、一次性采血等技术提升与杀菌技术的发展使得制热原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明显降低。(2)与白细胞或/和血小板抗体有关,根据医学知识,白细胞为血液有形成分,不同人员血型不同,输血中将血细胞上不同血型抗原物质输入到患者体内,抗原可引起特异性抗体,患者在重复输血过程中,特异性抗体会与白细胞抗原结合,引起输血反应,输注白细胞是引起输血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白细胞抗体如HLA抗体、粒细胞抗体等,献血者(经产妇)、受血者均可存在白细胞抗体,当供血者与受血者在HLA抗体不吻合的情况下可引起免疫反应,表现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因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可产生特异性抗体,造成血小板抗体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不易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1]。(3)血液保存中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临床实际使用的较多血液均来源于血库,有一定的保存时间。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血液中的血浆或血液细胞成分会产生白细胞激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这些血液保存中出现的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有研究指出血液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越多,则保存过程中出现的细胞因子浓度也会增加,细胞因子作用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激素-1β、白细胞介素-8等都会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主要发生在输血完成后1-2h,发热时间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但是一般不超过10h。


目前临床通过去白细胞输血可预防与降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2]。
2、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是常见的一种输血不良反应,也是最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指的是受血者在接受输血后出现的红细胞的异常破坏,因为溶血问题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存在较高的死亡率,需要高度重视。
  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包括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机制为:ABO血型系统不相容,其中以IgM抗体为主,使得血管内出现溶血,部分为补体结合性IgG。通过不规则抗体筛查可预防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3]。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即输血完成后3-7天才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包括黄疸、红细胞升高等,输血史或者妊娠史患者更易出现迟发性溶血不良反应,是因ABO以外的其它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问题,如RhD、RhE、Diego、Duff等,抗体多为IgG,可引起血管外溶血,临床可出现黄疸、发热、寒战等表现。
3、过敏性输血反应
  患者在输入血浆、血液制品或者全血过程中可发生荨麻疹等不良反应,也是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之一,过敏性输血不良反应在整个输血不良反应中可占到45.00%。
  过敏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点:(1)患者存在过敏体质,如对鸡蛋、牛奶、粉尘、花粉等过敏。输血中如果含有上述变性蛋白血浆可引起免疫反应,出现过敏反应。(2)IgA缺陷患者,部分患者存在IgA缺陷,当其在输入含有IgA血液过程中,体内会产生同种异型IgA或者抗IgA,后续再次输入IgA血液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部分供血者会对药物、食物等过敏并产生抗体,此时在输注给受血者过程中,受血者接触相同过敏原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输血反应。目前已经证实的有青霉素抗体、供血者含有HLA抗体等[4]。(4)血浆蛋白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如C3、IgG等。此类患者可在输血前口服抗组胺药物,预防过敏反应。
4、大量输血反应
  部分患者因为病情需要会大量输血,大量输血会增加机体负荷,出现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问题,尤其是在大量输入库存血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输血反应。大量输血不良反应与稀释血小板、稀释凝血、纤维蛋白原减少等有关。
5、小结
  输血不良反应涉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过敏性输血反应以及大量输血不良反应,较多输血反应的作用机制尚处于研究阶段,需要不断加大研究,并积极从去白细胞输血、不规则抗体筛查、完善检查等达到预防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目的。
参考文献
[1]胡玉梅.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0):1207-1209.
[2]梁意禅.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03):140-141.
[3]余明超,严莉.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165-166.
[4]李明卫.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20):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