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婷 赵敏通讯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重庆400042)
摘要:干眼病是常见角膜疾病之一,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眼表泪膜结构不稳定所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眼表危害。随社会发展,近年来干眼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生活质量,需引起进一步重视。本文对目前干眼的发生、诊疗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干眼,泪膜,诊治
Review of progress in dry ey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Zhang Yu-ting Zhao Min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China
Abstract: Dry eye disease is one of the common corneal diseas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ncidence rate of dry eye increases gradually in recent years,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eople, and needs further attention.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occurrenc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ry eye.
Key words: dry eyes, tear fil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1泪膜
1.1泪膜的定义、生理功能
泪膜是角结膜表层覆盖的一约7~40μm厚泪液层【1】,泪膜-空气界面是视觉通路的第一个折射表面,其主要功能为填补角膜上皮间的不规则界面、保证角膜的光滑,润湿及保护角结膜上皮,通过机械冲刷及内含的抗菌成分抑制微生物生长,为角膜提供氧气和所需的营养物质等。泪膜生理结构由表面脂质层、中间水样层及内侧的黏蛋白层组成,众多研究显示瞬目时脂质层分布于泪膜表面,可阻止、减缓泪液蒸发速率,从而达到稳定泪膜结构的作用,以维持眼表健康。泪液动力学分为泪液生成、泪液分布、泪液蒸发、泪液清除4个环节。无论是出现脂质缺乏、脂质层厚度变薄、质量下降、分布不均、泪液动力学异常等情况均可引起干眼的症状。因此保持一个稳定而健康的泪膜对眼球的光学质量、清晰物像的获得非常重要。
1.2导致泪膜不稳定的因素
脂质层的主要成分源于睑板腺,故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脂质层异常最常见原因【2】,可导致泪膜蒸发过强。脂质若分泌减少,则水液过度蒸发,泪液渗透压升高;若分泌增加导致脂质粘稠则易堵塞睑板腺开口、影响正常分泌。常见的睑缘、睑板腺炎症、感染、充血等也可引起腺管阻塞,且细菌分泌的脂肪酶等可改变脂质性状、降低脂质质量,使其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另外合并干燥综合征、全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疾病,需长期服用降血压、抗抑郁、抗组胺类、麻醉等用药,或者泪腺神经调节异常、泪腺细胞凋亡【3】,人口老龄、缺乏营养、激素水平降低等均可影响泪液、脂质的质与量。
2干眼
2.1干眼的定义、临床表现
干眼(dry eye)是指任何因素引起泪液的质、量、动力学异常从而导致的泪膜不稳定,伴眼部不适感),导致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也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KCS)【4,5】。其临床体征包括:球结膜血管扩张、球结膜失去光泽、水肿皱褶,泪河变窄或中断,穹隆内时有粘稠状分泌物,多为睑裂区的角膜上皮不同程度点、片状缺损,早期可轻度影响视力,若病情发展严重则可致角膜组织干燥,进而出现角膜炎、角膜瘢痕、角膜溃疡、角膜融解穿孔,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眼表疾病。
2.2干眼的病因
干眼的病因繁多,病理过程复杂,可大致分为泪液动力学异常及眼表异常。而两者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因而两种病因亦相互交叉。根据国内外研究,除去眼表面的改变、基于免疫的炎症、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降低等病因外,眼部的外伤史,玻切、青光眼、近视屈光等手术既往史,长期使用隐性眼镜、美瞳等使得眼表微环境发生改变继发加重干眼。另外,视屏终端综合征(video display terminals,VDT)——当代人们对电子产品过于依赖、长时间用眼,使瞬目减少、眼表面积暴露增大及泪液蒸发加速也可导致干眼【6】。以及一些不利的环境因素【7】如:高温、大风、低湿、干旱气候的地区,或长期处于空调建筑环境内往往更容易出现干眼相关症状和表现。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10%~33.7%不等,其中女性>男性,老年>青年,亚洲人>其他人种。根据我国现有流行病学报导,我国干眼发生率约21%~30%,且数量有增多趋势、年龄分布范围也逐渐增大。
2.3干眼的分类、检查及诊断
2.3.1分类
干眼包括了干眼症(一过性有症状,可恢复,无不可逆眼表损伤)、干眼病(有症状及体征)、干眼综合征(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干眼诊断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结合国际研讨会议和我国干眼现状,于2020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刘祖国等国内20多位角膜专家)达成干眼诊疗专家共识【4】,将干眼分为:水液缺乏型、蒸发过强型、黏蛋白缺乏型、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及混合型干眼。干眼分类常常交叉,很少单独出现,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干眼类型。
2.3.2干眼的检查
目前用于干眼的检测种类繁多,主要可划分为5个方面:
①泪膜泪液检测:如泪液分泌Schirmer试验、酚红棉丝试验、泪河线测定、泪液清除率检测、泪液渗透压的测定、乳铁蛋白测定、溶菌酶测定、泪液蛋白分析、泪粘液蕨样结晶检测、泪膜脂质层厚度检测、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泪膜脂质层检测等);
②睑板腺检测:如睑板腺缺失率、睑板腺开口(MGE)等。
③角膜检测:如裂隙灯、活体染色(荧光素钠染色、虎红染色、丽丝胺绿染色等)、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前节OCT、激光共聚焦等。
④血清学检测:如SS患者自身抗体如ANA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谱等。
⑤问卷调查:如干眼SPEED问卷、OSDI问卷等。
2.3.3干眼的诊断
干眼尚无国际统一诊断标准,根据国内专家共识,干眼的诊断应从是否有干眼症状、导致干眼的病因以及干眼的程度3方面入手。总结诊断标准【4】如下:
3干眼的治疗
因病因复杂繁多,故针对干眼的治疗方法也是多方面的,需根据患者病情对症、联合、个性化的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1.消除诱因治疗,改善不良用眼习惯,如疲劳用眼、空调环境、减少接触镜佩戴等;2.物理治疗:采用清洁睑缘、睑板腺热敷、按摩,以减少睑缘炎症、睑板腺堵塞发生,促进脂质的分泌;眼表中药湿敷治疗等;3.局部用药:①人工泪液:人工泪液种类繁多,可根据其成分、特点,干眼的类型,防腐剂含量选择;②对于中重度干眼,人工泪液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联合自体血清点眼进一步促眼表修复。③根据眼表、睑缘炎症等情况,合理联合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眼液等;4.可佩戴硅胶眼罩及湿房镜等尽可能保存自身眼液、减缓泪液蒸发;对于刺激症状明显、睁眼困难者可使用治疗性角膜接触镜;5.手术治疗:①泪点、泪管栓塞术,泪点烧灼封闭术治疗,延长眼表自身泪液停留时间,减少人工泪液使用频率;②眼睑闭合不全、暴露性导致的干眼,可据病情缝合眼睑;③自体颌下腺移植。6.全身药物治疗:①性激素缺乏、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需对症用药; ②全身用药可减少泪液分泌,如部分降血压、抗抑郁、抗精神病药等,需慎重选择;③服用促泪液分泌药物:如溴已新、盐酸毛果芸香碱等。
应予以关注的是,现国内外文献研究报导【8】,因干眼导致的长期眼部不适感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出现抑郁、焦虑症,因此在予以眼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因给予心理干预。
综上所述,干眼的无论是病因、检查方式、治疗手段都存在多样化,在面对患者时因合理判断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联合性、有针对性的用药。目前尚无根治干眼的治疗方法,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对缓解干眼、甚至根治干眼有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红,赵少贞. 泪膜动态改变对视觉质量的影响[J]. 国际眼科纵览. 2017,41(4):245~250.
2、高子清, 曲洪强, 洪晶. 干眼患者睑板腺状况的分析[J]. 中华眼科杂志, 2011, 47(9):834-836.
3、Zoukhri D, Hodges R R, Dartt D A. Lacrimal Gland Innervation Is Not Altered with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Disease in a Murine Model of Sj?gren's Syndrome ☆[J]. Clinical Immunology & Immunopathology, 1998, 89(2):126-133.
4、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眼学组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定义和分类(2020年)[J]. 中华眼科杂志, 2020, 56(6):418-422.
5、刘祖国, 钟铮, 梁凌毅. 干眼的诊治[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4, 7(11):1-4.
葛坚. 眼科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6、何玉萍, 张文芳, 律鹏,等. 大学生干眼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 2016, 16(6):1019-1025.
7、胡锦东, 刘新泉. 不利环境因素与干眼[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 17(4):283-287.
8、谢斌华, 陈勇. 焦虑、抑郁的免疫机制及其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J]. 浙江医学, 2011, 33(10):1549-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