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铨琼
山东烟叶复烤有限公司诸城复烤厂 山东省 诸城市 262200
摘要: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步入微利时代,很多企业面临困境。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改革发展,规模实力显著提升。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存在管理方式粗放、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2015年7月17日,总书记在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公司考察,对该公司精益管理充分肯定。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2016年6月7日国资委提出“中央企业要大力推进精益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2020年11月23日,国资委再次提出“加强精益化管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指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迫切需要提质增效、瘦身健体,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管理持续迈向精益化。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企业高质量发展
引言
立足新发展阶段,要以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当前我国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判断。这个新发展阶段是指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阶段,是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是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阶段。这个发展阶段要求我们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以增强民生福祉为中心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水平。作为国有企业,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和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用改革办法破解难题、化解风险、激发活力。
一、精益管理概述
精益生产(LeanManufacturing)的概念源自丰田等工业制造类企业,它将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建筑过程之中,是国际先进的建筑工业化模式,能够有效破解建筑行业生产方式粗放与效率低下等问题。精益生产,即将精益思想融合于部品部件的工厂化生产过程之中,对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全过程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进而有效避免甚至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不确定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1]。精益生产理论诞生于20世纪资源价格持续上涨和市场需求趋于多样化的大环境下。装配式建筑的精益生产除了先进的工业技术之外,很大程度依赖于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文提到,精益生产概念源自丰田等生产制造企业,丰田精益生产的精髓便是“即时制(JIT)”和“自动化(Jidoka)”,。目前,精益思想已在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建筑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而在我国仍旧处于学术研究层面,尚未得到真正的推广与应用。
二、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
精益化管理可以提升会计的相关工作质量,保证数据的有效性,这样会使企业得到利益最大化。例如,在精益化管理理念下推行预算管理工作,将企业的生产、营销、策划等工作全部列入预算工作范畴内,促进预算工作的全面性,这样才能全方位为企业节省资金。首先可以建立详细的管理制度,将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详细划分,这样可以尽量避免或减少工作重合,也能使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相关制度。其次要根据企业具体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相关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各部门间协调运转,为企业赢得利益最大化。建立相关企业档案主要是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真实状态,也能确保企业的管理规范,提升各部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精益化管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3.1加强预算的精益化管理
随着市场不断变化,企业的年初预算和最终经营数据会有一定差距,企业可以通过精益化管理加强预算,尽量保证相关预算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财务管理部门预算的相关数据不仅要准确,还要精细,这样才能充分考虑企业各方面因素,为企业制定准确的战略计划。而通过精益化管理可以提升预算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由此可以看出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精确性并不代表相关财务报表要事无巨细,在相关报表上体现很多无用数据本身就是人力浪费,因此,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准确分析企业需要的相关数据,并根据相关需要展开预算,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有效、快捷。企业可以制定出一套完善细致的预算流程,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相关流程,控制每个环节的工作和人力投入,尽量避免人力浪费现象出现。预算流程中要包括:预算编制、相关的预算追踪、预算分析等环节,保证每个环节有章可循,才能尽量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公司相关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企业长期发展奠相关基础。相关预算工作不仅关乎企业本年度发展,精益化理念下的预算管理对公司长期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强重视,才能保证预算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2事后加大精益管理考核力度,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坚持精益工作考核与绩效薪酬挂钩的原则,持续完善精益管理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科学严格的考核,有利于发挥考核的价值引领作用,确保各层级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提高工作胜任能力。通过不断改善其工作绩效,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项目部通过科学严格的绩效评价,严考核硬兑现,激发了员工的责任心和创造力。一是加大精益考核权重,精益管理占绩效工资60%。重点考核现场5S管理及改善、班组建设、合理化建议。二是坚持及时检查评比,每周召开精益管理讲评例会。三是将精益工作纳入员工评优选模、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管理中来。
3.3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是实现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管理的强大助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采用BIM、射频识别RFID、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结合生产企业的企业资源管理(ERP)、生产制造和运输安装管理(MES)等平台,逐步打通设计、生产、施工等关键环节,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对质量、进度与成本的管理与把控。BIM技术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是当下建筑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与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的理念不谋而合。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阶段合理而充分地利用BIM技术,可以直观高效地对接生产方,也可以通过库存控制、物料控制、进度控制、质量管控和成本管控等实现对生产加工过程的流程化管理与控制,有效减少人为操作失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束语:
任何管理的推行都需要通过人来落地生根,精益管理也不例外。加强点、线、面、体各层次各岗位人才培养,包括项目管理层管理思维理念、管理手段的培训。要培养一支懂企业、善管理、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提高项目部管理层的国际视野、契约精神、管理理念和方法手段。
参考文献:
[1]李立明,姜锡明.构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路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20(11):34-38.
[2]张建军.以精益化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J].支部建设,2020(17):49-50.
[3]赵建泽.以精益化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N].山西日报,2020-01-20(009).
[4]李艳丽.高质量发展下现代医药企业精益化成本管理研究[J].当代会计,2019(23):105-106.
[5]李云春.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2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