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韦朝礼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韦朝礼
[导读] 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进行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与概念进行理解,而且能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探究,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以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基于此,本文章对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紫云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韦朝礼 550800

摘要: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进行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与概念进行理解,而且能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探究,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以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基于此,本文章对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实验;高中物理;作用;教学策略
        引言
        物理是高中阶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一)有助于提升创新实验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们亲历物理实验过程,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合作开展探究实验,积极感悟,并得出实验结论,能有效促进他们创新实验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课余生活中,学生积极利用课中所学,发挥聪明才智,灵活利用生活中现成的素材,创新设计家庭实验仪器和用品,这样,学生回收再用生活资源,探寻相似功用和性能的实验替代品,有力地培育了其创造性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涉及很多定理和概念,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为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验证,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内容。在传统教学中,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教师会将实验内容直接展示出来,以供学生记忆背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应加强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而今,很多高中学校都建成了物理实验室,配备了专门的实验器材,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促进多种实验教学模式的结合
        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这个实验的视频,观察一下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的时间是否存在差别。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发现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的时间是一样的。接下来,教师就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首先准备一张纸,分成同样的两份,一个橡皮擦。然后让两位学生将其中的半张纸与橡皮擦放置在同样的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学生会发现实验结果和视频中的结果是一致的。


当然,这个实验还不够完整,再继续做第二个实验,将另一半纸对折,然后和橡皮擦从同样的高度自由落下。第三个实验是将第一次实验用的半张纸和第二次实验用的半张纸从同样的高度自由落下。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挖掘开放实验提升素养
       开放性实验可以是教材中的改进实验,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创新的实验,还可以是“无法实现”的书面实验。教材中许多实验的操作器材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对实验器材的更换也能促进学生深刻认识该实验的意义。如“探究小车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器材中,使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能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光电计时器也能代替打点计时器记录更精确的数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教材实验中任何部分提出改进的意见,大胆地做出改变并不见得一定是一件坏事。此外,实验的活动形式也可以有所改变,开放性实验可以发生在教师的教学课堂上,也可以发生在课后思考后,还可以出现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例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学习后,有些学生对该物理现象表现出明显的热情,教师不妨让学生尝试“简易电动机”的实验———在干电池上缠上一半的线圈,形成一个开口的线框,再把小磁铁放在其中一个电极上,让学生思考一下问题:为什么线圈能够持续转动?有什么方法能让线圈保持转动的同时不抖动?把每一步步骤明确传达给学生,并在旁边写下关于开放性实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巩固知识、引发思考。这种操作性强的实验,同样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拓展生活实验涵养实验素养
        拓展生活实验,要积极引领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中把握事物和现象的特性,探寻物理现象和规律,进一步提升物理思维,促进物理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例如,在“摩擦力”实验教学之后,教师设计了拓展实验训练,“结合生活中自己骑自行车的情形,仔细思考: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对比分析加速行驶与减速慢行时,自行车的前后轮所受到路面摩擦力的方向有何不同?此外,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例子吗?”学生们积极联系自己的生活,纷纷参与发言,还列举出了生活中各种与摩擦力密切相关的实例。可见,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来拓展物理实验探究,既顺应了高考物理注重考查学生解决生活物理问题的素质的要求,也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应用素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实验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以此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采用多种方式,突出实验教学的作用,促进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杨金龙.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9(23):252.
[2]杨凡.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剖析[J].高中数理化,2019(14):51.
[3]骆凤平.浅谈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9(5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