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卢琼
[导读] 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教育的关键。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心理、生理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他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变化。面对社会的压力,会调整他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状态,也会因为各种问题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周鹿镇中心小学  卢琼   530603

摘要: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教育的关键。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心理、生理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他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变化。面对社会的压力,会调整他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状态,也会因为各种问题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策略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系统讲解,可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使其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及成长。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教师需转变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建立起高效课堂,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当前很多学校不断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此会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相关的课程,发展成为一门学科,这也是当前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应当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若是在课堂上教育一些枯燥的理论学知识,难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反而起不到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单一
        第一,小学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包括教师课堂心理知识讲授、心理专题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咨询室等组织形式。但这些心理教育形式还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吸引力不足。第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支持网络。许多家长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家长无关”,而且学校也未主动建立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对学生身心状况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内容、途径单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没有落到实处。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促进师生的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情
        小学生在刚步入校园的过程中,对于教师会比较畏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小学生的关系也比较疏远,为了更好地落实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要积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小学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教师要转变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态度,贴近学生主体,走进小学生的生活。例如,可以通过小学生一起游戏和互动等,增加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逐步缓和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在教育和学生管理中也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增强对小学生意见的收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需求,打造以小学生为核心的班级管理环境,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二)开展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认真、仔细观察,尽可能清楚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与爱好兴趣等,有的放矢地计划与实施实践活动,带领他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社区与社会,像参观本地的红色旅游区、历史博物馆、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等,使其通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亲手触摸获得深刻体验,由此改善个人行为习惯,在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方面得到同步发展。当然,教师也要善于利用教室与校园资源,在班内和学校围绕“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实施各种各样主题实践活动,像学雷锋、感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欣赏自己、扬起你的笑脸等,也可通过舞台剧表演的方式增强乐趣,教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能力,鼓励他们赏识自己、树立自信。
        (三)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家校合作
        首先,教师要以班级为主导,建立教师、家长沟通的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和教学相关的学习计划、教学内容等,让家长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下载观看,实现课堂上的拓展,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教师和家长的实时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实现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息同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聚集学生的家长,通过家长会来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面对面的交流。学校还可以亲子活动的形式为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奠定基础。
        (四)教师需要树立正确地认知,树立榜样
        在实际业务的推进中,教师首先必须要树立起自我的个人认知,在学生面前必须要讲诚信,为他们构建起好的榜样。其次则是要尊重学生,对学生做出较为积极、正向的评判,这里所提到的尊重,既包括尊重学生的个人成绩,也包括尊重学生的个人品格、隐私、劳动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保持自信。再次是要做到足够公平、公正、公开,不能感情用事,从而逐步缩小学生的差距,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当前教育的现状。通过开展课程辅导、将家庭学校社会融为一体、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树立学生自信心等方式来辅导学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胡艳秋.浅谈新时期如何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9(A5):5-6.
[2]刘春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9(A5):7-8.
[3]黄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J].亚太教育,2019(12):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