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存在小学化倾向现状分析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李艳
[导读]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将小学的教育资源、课程模式、教学方法、评价策略等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而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却越来越重。

黄果树镇幼儿园 李艳   561000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将小学的教育资源、课程模式、教学方法、评价策略等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而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却越来越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教学存在小学化倾向现状分析与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现状
        引言
 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有了新的要求:教师应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面向全体幼儿,重视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始终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基础,促使幼儿快乐学习及健康成长,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针对当前违背这一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更新幼儿园教育理念、提高幼儿园教师业务素质、强化幼儿园教育监管力度,积极地转变这种教学倾向。
        一、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内容小学化,部分幼儿园将部分小学低年级的书本内容搬到教室内,挤压了幼儿原本的游戏时间,剥夺了幼儿游戏和探索发现的乐趣。其次,教学方式小学化,部分教师为了减少自身的工作压力,直接将小学化的教学方式移植到教室之内,每天在班级开展填鸭式教学和机械式训练,将活泼有趣的课堂变成了单调枯燥的训练场。再次,评价方式小学化,部分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习惯于将文化课的学习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填写观察记录和评价档案袋的时候,忽视诸如创造力、观察力、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评价方式简单粗暴。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趋势的危害
        小学化趋势下,很多幼儿过早接触到小学知识内容,但是,其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智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其对知识的接受质量非常低。并且,大班额所带来的强制性管理过程,也会让每一个幼儿被迫的去接受知识内容学习,其自身无法感受到学习过程所带来的乐趣,并且,超出其理解范畴的知识体系也会让其对学习产生本能的抗拒,学习态度与认真性受到严重的打击。学生在学前阶段接触到了小学知识内容,当其升入小学一年级后,会发现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是自己之前已经学过的,不需要认真听讲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成绩,这种来自精神的自我懈怠,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态度上的放松,上课时的注意力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当接触到全新的知识内容后,更是无法有效进行学习过程。
        三、幼儿教学小学化对策
        专题培训——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理念针对家长教育观念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与困惑,组织集中式学习培训,改变以往教师以专家自居、一言堂的形式,以家长亲身实践、换位思考、互动讨论等多种手段,激发家长主动参与和学习的热情。


针对部分家长要求幼儿园提前教孩子算数写字、认读拼音等问题,我们组织了“幼儿园里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的专题讲座。活动之前,老师先给每位家长发了一份儿歌资料,要求家长在5分钟内背会,然后让家长依次背诵。过了一会儿,家长们显得很不耐烦,但老师还是按部就班将活动按计划进行完毕,然后请家长谈谈:你们对这种机械重复式学习方式有什么感受与想法?大部分家长表示:重复学习一首儿歌,觉得很无聊、浪费时间。老师再问:如果让孩子每天也用这种方式学习知识,你们认为孩子对学习会感兴趣吗?这句话引发了家长的思考:如果不学拼音、算数、认字,孩子在幼儿园该学什么?之后我们才正式进入讲座,通过理论剖析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讲座研讨,家长们学会了从科学理性的视角看待幼儿园教育。
        (二)创建更为便利的幼师队伍培训内容
        幼师队伍的成长与培训将会对幼儿教育过程造成直接的影响,各地区的教育部门需要注重协同培训机制,提升幼儿园的实际办园水平以及幼师队伍的实际管理能力,为幼儿园每一个班级都配备更为充足的保教人员,确保所有幼儿都能得到有效的关照。各地可定期举办一些幼师教学技能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让不同的幼师之间可以交流经验,促使其在实际的学前教育过程中,实施更为科学的教学手段。
        (三)强化幼儿教育的标准,端正教师的教学思想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引导教师转变以往的幼儿教育理念,纠正教师小学化倾向的教学行为。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园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强化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能力。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全园教师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会议,在会议上,让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评价自身的教学并针对教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大限度地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规范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教师属于幼儿教育活动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及行为对改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因此,幼儿园管理人员应在全体幼儿教师中深入、具体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思想讨论,让幼儿教师认真地学习幼儿园教育教学纲要,端正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思想及观念,使其符合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
        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园管理者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实施规范的教学;强化幼儿园教育的标准,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危害性的认识;端正幼师的教学思想,做好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工作;引导教师开展多元化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转变现阶段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最大限度地实现“童真、有趣”的教学目标,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菁,郭娟妮.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31.
[2]谌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和改进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10):64.
[3]龚娟.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现状和策略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8(06):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