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林海晓
[导读] 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在不断的变革,语文学科亦是如此。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第一小学  林海晓   325000

摘要: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在不断的变革,语文学科亦是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生本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挥自身潜力,通过深入思考掌握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基于此吧,本文主要对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师生互动;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出发,优化日常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语文这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具学科的育人优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生本教育理念的特点
        首先是教学模式丰富多样。将生本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学习需求、成长需求的了解和关注,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作为日常教学的根本,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心理感受。因此,日常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多样,讲究开放性、创新性、启发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愉悦,从而爱上学习,爱上语文。其次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将生本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求知。因此,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而不是被动消极的,提高日常教学效果。
        2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
        2.1教师要真正接受新课改的新理念,并且扎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源头来看,就是受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直接会影响其教学行为。所以,要想使教师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需要真正使教师接受新理念。学校要强化这方面的要求,要针对新课改的新要求组织相关的培训学习,使教师们在思想上重视并且深化认识;要抓好常规的语文教研活动,通过有效的教学研讨使教师们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领会精神。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在常规教学中的落实,广大教师要结合要求认真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着手来结合学生实际预设教学,要本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积累基础的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2.2开展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在探究过程中发挥思维的创新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运用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以及所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有关,教师要注重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能够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来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使他们能自主解决学习中的疑问,逐步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随着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不断提升,从而能通过独立思考掌握课文内容,在高效的自主学习下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2.3教师在生本理念教学中要增强科学的情感阅读
        情感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能够直击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层面。以往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对语文字词句的理解,忽视学生的对课文的一种内在理解,学生的深度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阅读知识。生本教育理念下,要求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理解,引导学生打开内心世界,发自内心学习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情感阅读作品,对阅读文章的情感和主旨内容有所体会。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教师让学生对课文品读分析,体会课文表达友谊的情感。首先让学生与课文交流对话,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时事?”,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由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回答,教师予以一定的指导和评价,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最后到得出结论:写了鸟儿在第一年秋天与大树相约明年还为它唱歌,可到了第二年春天,大树不见了,然后鸟儿寻找大树,最终找到只剩下用大树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而鸟儿仍信守约定在灯火前唱起了歌的故事。之后再让学生分角色阅读,一个学生扮演小鸟,一个学生扮演大树,另外一个学生读旁白,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相互比赛,用生动形象的演绎方式将课文内容演绎出来,用一些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投入到表演中,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友谊真谛,从而注入自身的情感,阅读学习中明白友谊的重要性。教师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课文的理解,和课文的情感引起共鸣,还能让生本理念落实到实处。
        2.4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进行合作探究
        为了打造生本课堂,实现学生在课堂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合作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在合作中积极地和其他学生完成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故事片段,然后以视频的方式提出问题:“你想对小马说些什么?”学生在动画片的吸引下会快速投入到和同伴的交流和问题的思考中,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环境,学生通过思考获得了一定的启示,也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2.5认真研究学生,实现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差异以及明显的个性特征,将生本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分层教学的实施,着眼于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的作业练习,引领优等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后进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中等生能够获得有效提升,让班级中每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中获得发展,体现个人自身价值,实现教育的良好循环。例如:说话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老师在教学用“有时候……有时候……”造句时,可以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要求。对于优等生,要强调孩子们多用一些修饰词,对于中等生,强调孩子们的句子要生动有趣,对于后进生,强调孩子们的句子通顺即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生本理念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知识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独立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发挥思维的创新性,力求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语文课堂在他们的参与下呈现更多精彩的动态生成,构建起高效的小学语文创新课堂。
参考文献
[1]余高岚,黄斌.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4).
[2]魏耀强.关于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