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初探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田尚玫
[导读] 土地综合整治档案是土地整治项目从立项、实施到验收全过程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近年来,随着土地整治事业的持续深入发展,各地积累了众多整治工作成果, 形成了大量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土地综合整治档案。

凉山州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储备中心   田尚玫

摘要:土地综合整治档案是土地整治项目从立项、实施到验收全过程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近年来,随着土地整治事业的持续深入发展,各地积累了众多整治工作成果, 形成了大量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土地综合整治档案。土地综合整治档案是研究城乡土地综合整治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珍贵史料,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这些档案的分类、收集、整理、利用、保管以及信息化,已成为当前土地整治行业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但是因其还处于建设阶段,本文主要针对城乡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城乡土地整治;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现状
        一、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现状
        (一)档案信息量大幅度上升人们参与度提高。土地档案本身就有库藏量比较大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推进,土地的财富效应也更加凸显,土地的管理也开发利用也更趋频繁,在原有基础档案量大的基础上,导致了档案信息量的大幅上升。土地整理助推脱贫攻坚,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土地利用活动中来。
        (二)档案管理模式逐步形并工作逐步规范。目前,各地土地整治机构都已陆续开展了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工作,其主要模式包括:职能部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业务部门负责项目材料的收集、质量等日常监管工作,项目实施单位为档案归档单位,负责材料收集、归档、移交工作。部分单位档案管理能够达到四有标准,即有制度、有专人、有库房、有实体。部分机构还制定了相应的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将其纳入单位岗位责任制考核。档案管理人员基本能够做好档案的日常收集、整理、保管以及档案借阅和利用登记等管理工作。?
        (三)土地整治各类档案工作同步推进利用率明显提高。各地土地整治机构一般都是依据土地整治项目统一名称结合本地项目类型对档案进行分类,大部分档案分类较规范、统一。因为土地综合整治档案利用管理较为规范,所以档案利用率较高,普遍用于审计、查考及研究工作。目前土地整治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步推进,部分单位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较好,照片档案丰富且完整、齐全,并已形成一定数量的影像资料。但因档案数字化涉及费用较高,各地开展数字化工作情况各不相同。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体系仍不够完善。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的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的区域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其次,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的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目前,档案管理员队伍不稳定,变动频繁,管理人员兼职过多,精力不足,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多数人员大都未经过专业培训。二是档案管理制度欠缺,现行管理办法和标准执行力差。一方面,系统内缺少统一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土地综合整治档案分类方法和归档范围标准,各级各部门虽然有归档的意识,但对哪些要归档、如何归档没有统一的可操作标准,档案管理缺乏指导性意见。另一方面,省级单位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未能得到全面贯彻,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上级单位制定的办法、规范开展工作或有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归档标准、管理方式不统一。?三是档案硬件建设落后。随着土地综合整治档案库存量的急剧增加,库房紧张、建设简陋的问题在各地各级土地整治机构都普遍存在,并成为影响和制约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土地综合整治档案资料呈递增趋势,且档案保管期限长,建立专门库房,对于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单位仍无专门库房,因此很多档案管理无法达到防火、防潮等“八防”要求。四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就土地综合整治档案而言,由于信息化管理软硬件配置不到位、标准不统一、信息化工作量巨大等原因,各级土地整治机构的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发展较为缓慢。而且随着电子政务的推广,产生大量电子档案,项目管理部门普遍通过办公软件、制图软件、数据库软件等开展工作,工程建设、调查研究及会议等工作以影像资料形式保存,对于这些特殊载体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有序管理,目前还有待规范,在管理方式上迫切需要探索和加强。五是档案工作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受传统档案工作理念的影响,绝大部分档案管理工作者工作方式比较被动。具体表现为:档案管理工作者坐等客户,提供需要查询的内容,为客户提供单一的、片面的档案信息。上述被动的工作方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信息发挥其指导和提供借鉴的作用。
        档案管理如何提档升级?
        三、城乡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基于上述对城乡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价值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土地综合整治管理体系。由于传统观念的诱导使得绝大部分管理者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对档案的存储上,而使得档案馆中的大量电子版或者纸质版的档案未能被充分利用。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机构中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档案联络员制度,形成内部档案组织网络,档案收集管理职能要明确到具体科室和个人,为档案工作全员参与营造氛围,打好基础。
        (二)尽快建立统一的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相关规范。认真梳理各地现行各类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具体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规范,尽快编制统一规范的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标准,进一步推动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规范化。
        (三)加强档案硬件建设。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切实做好土地综合整治档案库室的规划建设工作,积极联系当地档案馆移交档案,缓解资金短缺、库房紧张、保管条件差的突出矛盾,对于明显不符合档案管理标准的库房,要及时调整修缮,确保档案安全。
       (四)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队伍建设。落实档案人员编制,稳定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保证兼职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档案工作的延续性、稳定性,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五)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和增量档案电子化工作,加强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新形式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各地要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配备和更新必要的信息化设备,推进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应用,进一步提高档案库房和各类型档案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程度。充分利用土地综合整治档案信息资源,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力度,丰富专题汇编和编研成果,充分发挥档案的管理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综合整治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是土地综合整治事业的中心工作,我们必须严谨、认真、规范、科学地做好该项工作,为自然资源的管理,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