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导学法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王丽坤
[导读] 不同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置一些合理且难度适当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展开高效学习。为了强化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合理加强对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应用,持续优化生物教学流程,采用全新的问题引导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全面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王丽坤  655400

摘要:不同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置一些合理且难度适当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展开高效学习。为了强化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合理加强对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应用,持续优化生物教学流程,采用全新的问题引导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全面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优化 高中生物教学 策略研究
        引言
        生物是一门实验探究性学科,而且相应的生物知识本就是不断探究和研究衍生出来的。因此,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才能够学好生物这门课程。素质教育视野下高中生物新课标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强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等探究性能力。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部分高中生物教师一方面过多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堂上鲜少给学生预留思考与探究的空间,致使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另一方面既不重视实验教学,也很少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在课后也没有实践的空间,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也无法得到巩固与深度拓展。在这一背景下,问题导学法走进了广大教师的视线中,并以其拓展学生实践能力等教学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
        一、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现状
        首先,部分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时,只是将问题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工具,在抛出问题后单纯组织学生简单思考,就迅速抛出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并未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本质上还是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存在缺乏层次的问题,这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简单或引导学生展开探究的情境单一上,既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又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影响了问题这一教学线索的教学效率,学生也无法从这种局限性的问题情境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直接将学生导向重难点学习,并未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层层递进中逐渐走入生物世界,问题导学法的效率也随之受到影响。
        二、运用问题导学法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一)设计趣味合理的引导问题
        在应用问题引导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问题引导,因而需要借助一些设计好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结合现有知识进行学习,并合理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DNA的复制》时,教师便可以围绕DNA的复制过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加以合理探讨。这部分知识本身有着较高的探究性,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展开思考和探索。


为了确保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够有效进行,教师还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DNA分子构成联系起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关生物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深层次生物知识的探索兴趣。在结合本章节知识点进行问题创设的时候,教师需要保证问题答案的明确性,不能够出现开放性质的答案,避免学生出现模糊结论,进入学习误区。
        (二)利用多元实践活动,提升问题导学效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学习《人类遗传病》一课为例,教师可在课上布置探究,如“遗传病给患者、家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遗传性疾病?”等探究任务,以此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通过鲜活的案例,教师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等德育素养,高中生物德育教学价值也随之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后组织如“生物知识讲座”“生物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巩固并深度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深度拓展。
        (三)以问题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不再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转而要求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通过问题引导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有效,并且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下展开积极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效率,也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面。比如,在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时,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一些导向问题,如,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对人类生存产生哪些影响,通过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展开课外知识延伸,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的提出,将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探索产生更高的兴趣,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还能够引领学生走出课本,围绕生活进行更多的生物知识探索,持续培育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环节,应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能够起到提升学生生物素养及生物教学效率等重要作用,目前已作为教学创新的路径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环节。教师要结合人本等思想,升级教育思想,结合多元教学方法,升级教学方案,并结合丰富的实践活动,深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效率也随之得到有效实现。同时,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通过关注最新教研成果、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提升捕捉课标、教学重难点及设问的能力,用常备常新的教育理念为保障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映斌.“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2020(07):64.
[2]马强,王克兴.高中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分析[J].读写算,2019(26):98.
[3]周明.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教师,2018(19):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