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哈尼族服饰融入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活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玉轰罕
[导读] 在生活及游戏过程中领会事物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及重要性,这表明了建立幼儿数学思维逻辑的必要性,也逐渐受到社会与家长的推崇与认可。正所谓数来自生活也运用于生活,针对序数,因为该内容丰富灵活,所以符合幼儿园大班的幼儿现有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捧幼儿园 玉轰罕 666300

摘要:在生活及游戏过程中领会事物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及重要性,这表明了建立幼儿数学思维逻辑的必要性,也逐渐受到社会与家长的推崇与认可。正所谓数来自生活也运用于生活,针对序数,因为该内容丰富灵活,所以符合幼儿园大班的幼儿现有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可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幼儿针对序数的认识相对零散,因此结合课题内容将本土哈尼族服饰元素融入其中,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本文将对相关教学案例及反思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哈尼族服饰;数学教育
        引言:在新课改要求下,怎样整合本地优秀教育资源推动幼儿发展是重中之重。数学教育在幼儿认知发展中十分重要,怎样实现过程和目标的良性发展是为幼儿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教师,应积极采取趣味教学模式,把握好幼儿原始认知与数学认知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
        一、简析以游戏形式开展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属于一种认知倾向与情感唤醒状态,这是幼儿思维能力发展、学习知识的内因,更是其从事认识活动的内在动力[1]。因为和其他知识相比,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通常幼儿很难自发产生对其的兴趣。若是将数学教育放置于游戏活动,则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观察与思考,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二,有利于多元整合功能的发挥。教师在整合课程背景下,可以在主题活动中探寻丰富的素材点。至于游戏教学则是开展数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三,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意识。(1)认真倾听。一些幼儿因为受限于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倾听的习惯。幼儿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自己独立地选择游戏与活动,也唯有专心、认真倾听,才会知道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手脑并用地完成相应的数学任务。(2)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数学游戏在幼儿园中属于相对特殊的一项活动[2]。其具有鲜明的任务性,而游戏活动具备明确的要求、规则以及评判标准。这对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以及竞争意识的培养十分有利。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主题:“认识7以内的序数”。
        (一)课前导入
        嘎汤帕节是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许多幼儿针对这个节日十分感兴趣。对此,教师可以把握这个契机进行课前导入:“哈尼族的嘎汤帕节快到了,可爱的哈尼族小朋友正在排练表演节目,可是漂亮哈尼族服饰服装却在老师这里,为了更快将服装送到哈尼族小朋友的手上,老师决定开着火车将服装送过去。希望小朋友们能帮助老师。



        (二)教学过程
        (1)认识序数
        师:有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出示图片)
        幼:火。
        师:有几节车厢?第一节车厢在哪里?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说一说每节车厢的位置。(幼儿回答问题)
        师:大家可以看到,火车的车厢还没有车厢号?接下来让我们一同给车厢贴车厢号吧。(提出不以往颜色的车厢在第几节的问题,让幼儿学会从某个方向明确物体的排列位置。)
        (2)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些漂亮的服饰送上火车,每节车厢放一件服饰,每节车厢都要放满。
        师:XX在第几节车厢?第X节车厢是谁?(然后将“火车”调头,以此引导幼儿从反方向再次明确物体的位置。)
        师:火车终于到嘎汤帕节的活动场地了,小朋友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有一套衣服还没有装饰好,这一次让我们一起来给这套衣服做装饰吧。(向幼儿出示未曾装饰的衣服,引导幼儿进行衣服装饰。)
        师:衣服都装饰好了,我们来看看衣服上的图案都在什么位置吧。
        师:嘎汤帕节的活动结束了,但小朋友们不知道自己的服饰放在第几层第几格,想请小朋友来帮忙,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件衣服在第几层第几格,我们应该怎么数。(幼儿在掌握方法后,人手一张操作卡,然后由幼儿自己连一连、数一数。)
        三、教学反思
        利用本土哈尼族服饰运用到了此次活动中,整个活动是以给哈尼族的小朋友送漂亮的服饰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幼儿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的游戏主题不应该过于新奇,需要选择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时接触且熟悉的内容。另外,游戏内容与游戏规则也不能过于复杂,需保证简单明了,应让幼儿清楚知道游戏规则;最重要的是应在游戏中尽可能增大数学活动分量,使幼儿拥有较多的数学学习机会与智力发展机会。不然,幼儿会由于兴奋点、注意力过度集中于游戏材料、动作及情节而忽略游戏所具备的数学教育功能。
        结束语:有关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活动需最大限度满足其心理及认知需要。而心理准备与知识的衔接性,幼儿长效性发展、游戏性的学习过程均是设计大班幼儿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将本土哈尼族服饰融入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获得很理想的教学成果,也希望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向琴.幼儿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雷晓玲.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几点思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327-3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