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葛文娇 代平 赵倩
[导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严重,更多还是将教学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培养上,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

四川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葛文娇  代平   赵倩    611743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严重,更多还是将教学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培养上,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跟上现代教育发展潮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及传统文化的重要德育价值,转变教学管理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更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使学生受到更为良好的德育熏陶,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德育教育;文化素养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的摇篮和基地的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逐渐被冷落。今天,时代要求高职院校不但要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担负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不够重视、知识基础薄弱
        现在的大学生从小接受应试教育,受应试思维方式影响,只重视个人爱好和考试成绩,并不关注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高职院校中的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不重视,对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热情,传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仅有的古文积淀也多来自初高中的语文课本,很少会主动去学习课本以外的传统典籍,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阻碍因素。
        (二)传统文化相关教育活动形式单一、不够深入
        目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往往是通过朗诵、演讲、诗词大赛等学生活动来开展,形式不够丰富,内容不够深入,多流于形式,无法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再走“传统”路线,要丰富活动的形式,与互联网、思政理论课深度融合,形式要喜闻乐见,契合学生需求,进而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存在功利主义现象
        近年来,随着国人传统文化意识的觉醒和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传统文化培训机构和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开展的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资质欠缺,主要目的是获得高额利润,或社会影响力,功利主义思想严重,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目的背道而驰。
        二、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作用对高职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高职学生要正确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自身做起,形成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学生要增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性,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抵制错误观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主动担当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积极参加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努力宣传传统文化,将其价值传播给身边更多的人,争做优秀传统文化代言人。
        (二)加大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力度
        高职院校应积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教育氛围中,大力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从而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一方面,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宽阔的学习途径。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身边的历史,接受革命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邀请文化名人走进校园,为同学举办文化讲座,增强大学生与文化学者的交流,还可以举办传统文化交流节,通过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主题晚会、传统文化技艺展示等活动,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夯实高校教师队伍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开设传统文化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方法; 邀请文化学者召开传统文化讲座,丰富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把握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方向;举办传统文化学术活动,启发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思维。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过去的“纸上谈兵”,采取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真正散发出传统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三)增强家长传承传统文化行动自觉
        一方面,提升家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加强子女道德教育责任感。鼓励家长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内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言传身教向子女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家长要积极陪伴孩子参加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共同读书、制作工艺品等等,将传统典故运用在家庭教育中,营造浓厚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维护家庭关系,增进子女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建立优良家风、家教。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尊老爱幼、团结友善、艰苦奋斗的内容都是家风家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要树立榜样带头作用,在生活工作中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家长要鼓励子女在生活上勤俭节约、乐观豁达; 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积极奉献; 对待父母要仁爱孝顺; 对待朋友要友善和睦,不断提升道德素质,健全人格。家长也要重视传统节日的教育作用,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家长要引领子女一同为节日做准备,在实践中理解传统节日由来、节日习俗等,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更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同时,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学生更应该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高职院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活动与实践活动,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为国家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鑫.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4):25-26.
[2]卜繁燕,邵珍.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论[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1):5.
[3]刘世伟.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06):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