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廖佳 霍然 郑舒文 张雨桐
[导读] 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的核心专业,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中取得突破,本文以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的实用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辽宁大连工业大学     廖佳 霍然 郑舒文 张雨桐     116000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的核心专业,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中取得突破,本文以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的实用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多维教学模式
        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不能真正适应中国市场。为了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努力采取更加具体的措施,促进高等学校的相关教育改革,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高校可以为我国相关的设计领域培养优秀的人才,真正实现高效率的人才输出。
        一、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也是如此。由于其强大的社会性和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更高要求,教师承担着理论和实践教育的双重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必须结合实际进行设计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利用企业最新的市场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来更新教学内容,使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始终保持新鲜的活力。视觉传达设计对学生的绘画能力有强烈的要求。在设计课程时,教师应使用现代技术将传统绘画与计算机作业相结合。同时,添加摄影课程,以使学生掌握多种技能。例如,构图,灯光等,这些课程可以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并提高教学质量。
        二、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高校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无法摆脱国外的阴影。结果,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从未能够实现实质性的发展。因此,高校在设计课程和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时应把科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有必要改进教学计划,建立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优化骨干课程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将来能拥有扎实的知识和杰出的能力,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开展科研项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和讨论。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学校可以组织一系列科学研究比赛,以动员教师和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积极促进形成活跃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氛围。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实现模块和重点的结合,牢牢把握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丰富课程教学模式
        过去,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图书的间接知识,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增加网络,媒体和相关新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使用这些新媒体,教学模式得以丰富,从而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内容。视觉传达设计原本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主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开放性的优势,继续在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机等视听媒体等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运用现代技术。听觉媒体例如霓虹灯,广播,喊叫等;纸制品例如海报,书籍,报纸,POP,手袋,包装盒,小册子,名片等;移动媒体例如服装,车身,飞机,轮船,热气球,气球等;空间媒体例如路牌,商店招牌,横幅等。充分利用这些媒体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一种手段,可以改善其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使创新精神萌发,真正地与时俱进。
        四、设计多维教学模型
        多维教学模式,也称为分步教学模式。阶梯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时间的逐步增长,课程内容和课程任务的合理安排以及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课程安排。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涵盖广泛和许多专业课程。有一定基础的初学者和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理论教学,辅以某些实践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应该安排更多的阅读课程,以增加学生的浏览数量。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进行深入的教学。因此,可以安排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科研项目,或者与企业联系以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以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空间阶梯的内涵是使学生的学习逐步进行。通过自我学习,沟通互动,师生讨论,这种多维的教学模式可以不断加深和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质量。阶梯式教学模式利用多维视角进行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势必极大地促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
        五、结论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适应发展,而教育的目的也是促进发展。但是,不可能机械地停下来。因此,有必要进行新的教学改革,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田继万.教学改革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6):62-67.
廖佳 1998.07.24 女 湖南省 大连工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霍然 1999.07.13 女 辽宁省凌源市 大连工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郑舒文 2000.09.19 女 辽宁省灯塔市 大连工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
张雨桐 2000.02.02 女 辽宁省海城市 大连工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