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绩西小学 萧恒胜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深入课堂教学,让教学特点鲜明,教学内容丰富,使教学情境生动形象起来,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字】 数学;信息化教学;数学思想
我国有位数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好玩”,可是在大部分学生的脑海里,数学是枯燥乏味的,是令人高不可攀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让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理解呢?作为一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克服障碍,使数学教学由抽象变得更直观。
一、在数的认识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数感。
四年级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感着重体现在:数的本质的理解;会用喜欢的方法表示数。这些数虽然是难懂,但只要我们结合教材中的具体的事例,利用信息化教学,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去认识数,就可以培养良好的数感。
.png)
大数、小数在人们的平时的使用是很常见的,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接触的比较少,也就不容易理解,感觉生疏难懂,在《亿以内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帮助学生真切的感受数,借助教具,重温学过的知识:个、十、百、千、万,再以万为单位一万一万的数,十万十万的数……学生利用已有的基础很快迁移,知道“满十进一”,在新的计数单位生成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不断经历构建数位顺序表,从而丰富提升学生对整数的认识。
在教学小数意义这节课时,要涉及到十进制分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对分数的掌握并不完整,那么在教学中就会遇到比较大的难度,如何克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通过已有的经验(如:长度单位)来引导学生掌握,“米尺”和“分数” “小数”之间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直观探究的基础上,去内化出小数的意义,借助计量单位和课件展示,比较好的对知识进行转化,再利用多媒体,对课后的练一练,不断地用分数、小数去表示涂色部分,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小数与分数的相互关系。
.png)
数轴在数学课堂的应用,就是数形结合的完美典范。根据数轴的单独性,用大数、小数在数轴上的一一呼应关系,让数与数轴这个“形,紧密融合在一起,感受数的大小,有时需要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孩子使用数轴帮助学生理解,如:在教学《近似数》时,在讲解“四舍五入法”及通过 “四舍五入”法根据要求进行改写,由于对大数接触的较少,发现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时用多媒体达到“以形助数”,很直观的感受到近似数的含义。
二、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在小学的课本中,很多的篇幅都是关于计算,要想让小朋友融会贯通,就要不断的启发学生去理解算理,所谓算理其实是计算的道理,只有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计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如:在教学《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时,学生利用教具和多媒体去体会它计算过程,这样就可以很直观的发现商是多少?和得数的位置是因为什么原因在个位。
.png)
又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教材提供的图和线段图更好的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这里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所表示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图形的直观可以让小朋友更好的感受运算律原理的理解,体会这些定律的运用价值,那就是可以使计算更加的简便,也不易出错。
在计算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不断开拓通往知识的钥匙,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目的应用起来,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算理,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标。
三、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使解题过程具体化、明朗化,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材中有些题目数量关系错综复杂,学生读了题之后脑中一片茫然,感觉无从下手,这时候如果能够设法把题目中的信息、和各部分的联系描绘在具体的图形或表格中,借助形象的图形理解、解答,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P51页,做一做的第二题,我先放手让学生去做,结果发现解题方法都是比较传统,很难将这题和前面总结的积的变化规律联系在一起,这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回忆长方形面积公式,利用图形引导学生当长不变时,宽扩大了几倍?那么面积扩大几倍?让学生去讨论,发现可以用积的变化规律去解决问题,宽扩大了3倍,那么面积也扩大3倍。
又如:《鸽巢原理》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它的基本形式,并初步解决或解释相关的现象,通过一系列活动感悟“总有”“至少”,理解抽屉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个时候,多媒体直观的视频,让学生亲身经历(看到、摸到)的基础上,深刻感知分的过程和分的结果,积累对“抽屉原理”的感性认识,这样既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又可以帮助学生清楚的形成“待分物体”和“抽屉”之间的关系,让这个单元的知识难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不断改变思考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并其中的规律,为教与学提供支撑。而《鸡兔同笼》则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呈现,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假设法,因为鸡兔同笼中的假设法更具有逻辑性和一般性的解法,学生需要掌握,但对于中下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借助课件,感受假设—计算—推理—解答的全过程,将“做”与“思”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png)
四、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图形。
在小学数学的教材编排中,空间与图形部分,通常都会有目的地将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并呈现很多生活中的材料,虽然图形很直观,但是在定量方面还是要“以数解形”,使图形的教学更严谨、更科学,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全面。
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个内容中,利用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以让学生很快的比较图形的特征,利用平时常见的这些图形抽象成几何直观图,从而产生了图形直观认识,并形成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数去概括图形定义,理解起来更全面。
.png)
数形结合巧妙的运用了它们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以“形”的直观表达数,以“数”的精确研究形,在适当的时机展示生动的材料。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点间的距离”,我们可以让学生让学生通过图经历画、量、比、想的过程,最后根据操作活动,进而引出距离的概念,理解起来生动形象。
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数没有了多媒体:形的辅助,就会让人感觉缺少了直观:只有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化抽象的东西为具体,为数学课堂创造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的去探究与体验,感悟知识的联系与真谛。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做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去总结,不断的去发现,充分挖掘数学思想,让多媒体的教学融入贯穿到各个知识点中,为学生的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妍.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9-31
【2】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心得:何青 -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