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李建敏
[导读] 酒店服务与管理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酒店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对于专业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人员的需求日趋旺盛。职业高中院校教师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实际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并且还要密切关注市场对人才的动态需要,基于此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强化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自主学习等能力进行强化提升,对所有关键时期的教育技巧等进行全面

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  李建敏    325613

摘要:酒店服务与管理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酒店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对于专业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人员的需求日趋旺盛。职业高中院校教师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实际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并且还要密切关注市场对人才的动态需要,基于此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强化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自主学习等能力进行强化提升,对所有关键时期的教育技巧等进行全面掌握,为教育教学质量、成效的强化提升奠定基础,以此来达成预期的工作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职业高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进行探索,详情如下。
关键词:职业高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市场逐渐完善,酒店行业服务质量也逐步提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大数据时代,使旅游酒店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必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把握好酒店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建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行业对新型酒店“互联网+”人才的需要。
        1职业高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现状
        职业高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现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内容:首先是高职院校学生对服务行业的认可程度不高在高职院校学生这个年龄阶段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由于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对待事物有自身独立的看法,同时学生整体表现出沟通能力弱、表达能力欠缺、自我形象设计能力欠佳、对服务行业认可程度不高等情况。因此对课程缺少重视,导致在当前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没有将服务礼仪课程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对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服务礼仪教学课程抱有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更加关注的是其他专业知识技能,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欠佳。其次是教师信息化技术使用不合理。职院校的酒店服务礼仪教师存在信息化设备设施利用不合理甚至滥用的现象。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已经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对课程教学的巨大优势,符合当今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但是对信息化技术的过分依赖,频繁使用多媒体教学而忽略甚至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并不是代表着高职院校教师只应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而放弃过去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不够完善,导致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没有建立线上问题解答平台,或线上教学质量评价平台,无法有效掌握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
        2职业高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措施
        2.1选择合理有效的情境案例
        选择合理有效的情境案例主要是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确保情境案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实践表明,在理论教学中应用真实案例,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成效。选择情境案例的时候,要求教师对情境案例进行有效选择,基于教学内容,在真实的情境案例中进行重点内容提炼。如果缺少真实案例,教师一定要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查找,使用真实、有效的情境案例。学校引导学生到酒店当中进行实习,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与记录,基于经典情境案例开展实际教学。



        2.2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要从以下方面来分析,首先在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之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要先明确“互联网+”时代酒店行业人才的需求,并在酒店相关企业中开展调研,结合具体的用人要求,以具体的工作岗位为出发点,确定岗位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比如增设APP运营管理、酒店新媒体营销等课程,以增加专业课程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
        2.3引导与互动
        课中,教师在对课件进行讲解时,尽可能采用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究性,引导教学环节之间有条不紊地步步深入。在课中,平台上许多小功能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例如学生通过学习后仍然对“客房预订种类”中的“保证类预订”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不太透彻,可以直接点击屏幕上的不懂图标向教师进行反馈;在课中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答题时,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机上进行作答,学生在提交答案后,教师能直接查看学生答题的情况,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一目了然,并能用发红包功能对正确率高的同学进行奖励。当教师想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提问时,教师可以用平台上随机抽奖点名的方式,这种点名方式相对传统点名不仅新颖有趣,还能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当学生想与教师交流一些想法却羞于开口时,可以采取匿名的形式在屏幕上发送弹幕与教师进行沟通。
        2.4教师对线上资源的选择质量要大于数量
        在信息化时代关于“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供教师选择的视频资源琳琅满目,教师在备课选择线上资源时应带有问题导向意识,注重这些资源的质量如何、能为线下知识点做哪些延伸,这些资源能否更好地提升课堂效果,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而不是单纯地去追求线上资源的数量,线上学习资源的广度若把握不好,课堂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易导致学生内部认知负荷加大。同时,若线上资源与课堂授课的知识点关联度不够密切,学生会感到资源是无关紧要的,可能造成外部认知负荷量过重,从而在体力和情绪上导致学生丧失耐心和信心,导致注意力分散,造成学习压力加大,浪费了好的学习资源。
        结语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教育发展十分迅速,许多线上的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海量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网络信息技术正深刻影响并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职业高中酒店专业“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旨在提高学生服务客人的方法与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与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信息化素养,符合职业高中酒店专业“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核心素养的要求。将依托“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此课程,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并提高信息化能力,同时“雨课堂”平台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生成教学数据,帮助教师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能针对教学数据反应出的问题更好地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进一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宋娇.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9(9):264-265.
[2]依再提古丽·吐尔地.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J].农家参谋,2018,595(18):154.
[3]班晓燕.市场导向下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5):103.
[4]姜玲玲.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1):99-100.
[5]隋春花.基于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管理,2016(4):257-258.
[6]钱学礼.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科教论坛,2019(3):307-3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