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加强幼儿园公共卫生管理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邓英
[导读] 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背景下,社会及家长对幼儿园的公共卫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加强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梳理出了目前幼儿园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管理、制度、专业人才、部门联动、心理课程建设等五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制度、加强学习、推进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联防联控、树立标杆、疏导情绪等对策,以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重庆市大足区宝兴镇中心幼儿园  邓英   402373

【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背景下,社会及家长对幼儿园的公共卫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加强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梳理出了目前幼儿园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管理、制度、专业人才、部门联动、心理课程建设等五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制度、加强学习、推进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联防联控、树立标杆、疏导情绪等对策,以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幼儿园;公共卫生;管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令人措手不及。随着疫情的形势日益严峻,各个校园表现各不相同:有恐慌不知所措、有觉得太遥远因此不以为然、有战战兢兢时刻关注上级的明确指令行事,有想作为又不知如何作为等等……疫情下,幼儿因其年龄特征和身体状况,属于最需要保护的校园“特殊人群”。加强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有效的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对于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疫情背景下,反观教育,反观幼儿园公共卫生管理,有以下问题:
        一、思想麻痹不重视,“重治轻防”意识依然存在
        部分幼儿园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知识宣传重视度不够,一是总觉得病毒距离自己很遥远,二是教育的重心放在了保教、科研及彰显办园特色上,因而应急宣传较少,且形式单一,时常流于形式,很少花心思去思考、去引导教职工、家长和孩子真正的去了解。疫情下幼儿园坚持做到了对幼儿每天的身体健康及旅居史监测,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力度不足,特别是未能充分利用“小手拉大手”,加强孩子家庭成员对病毒的认识和了解,做好卫生保健,把好防控第一关,实现“防”重于“治”。
        二、应急机制不完善,公共卫生管理未成制度化和常态化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相关制度不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写借鉴过多,未能结合本园园情进行制定,导致质量不高。应急措施不够具体,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者和全体师生对于如何执行较为迷茫,在实际工作中也不知应该如何处理。疫情来袭前,部分幼儿园不重视对教职工和幼儿定期开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致大家对突发事件只有概念上的认识,没有亲身体会和实战能力,校园应急预案未得到实践的考验和检验,从而造成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发生时漏洞百出,陷入较为混乱状态。
        三、专业人才未普及,管理人员知识储量不足担当不够
        很多幼儿园没有配备专业的传染病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较弱,且一系列专业培训和提升也无法实现。部分校园长对传染病知识了解严重匮乏,相关处理上报程序了解不够,在疫情下诚惶诚恐,怕担当,慢作为、怕作为。只做上级通知和要求的搬运工,热衷于传达会议精神,而因地制宜,结合教师实际和园所工作侧重点,解读上级文件精神,接地气,出实招为师生指明工作方向和关键点,清晰实践操作要领则不足。
        四、联防联控不到位,未能有效推进部门联动
        教育工作涉及家庭、幼儿园、社会各领域,关系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各要素,关联性、综合性非常强。园所负责人既要强化校园封闭管理,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要充分联合政府、社区、当地公安机关、卫生机构等部门注重园内外联合治理,构建幼儿园内外联动、协同推进、合力育人的机制。在疫情防控上,幼儿园园长要主动推进联防联控、专业防控,主动请属地疾控机构的医疗专业人员进学校,帮助完善疫情处置预案。检查健康监测设备,指导环境消毒,改进卫生工作,对值班值守工作人员开展防护技能培训,提高学校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家园携手做好幼儿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常规管理。



        五、课程建设未深入,心理健康课程尚需进一步推进
        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大多与本土特色有关,如:竹文化、球类课程、剪纸课程等等,而对于心理健康课程及生命课程的研究或建设则相对较浅。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疫情下的社会生活是生动的教材。在疫情背景下,师生的焦虑,家长的烦躁已日渐凸显,因此在幼儿园还需抓好疫情之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价值观的澄清,理直气壮地清除疫情中暴露的那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目无法纪、损人害己的“毒思想”。
        以上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公共卫生风险控制能力,针对以上种种,现特提出整改建议:
        一、完善制度,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卫生监督与管理工作,坚持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各校园需认真完善校园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学习研判,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从思想到行动上绝不麻痹大意,有效预防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加强学习、落到实处。建立传染病公共安全学习考核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卫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及学习。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进行有效结合,有计划的进行“中毒”、“传染病”等日常公共卫生应急演练,让预案在全体教职工中入脑入心,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严防“理论”、“实践”两张皮。
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预防经费保障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应急处置装备,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安排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以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高度重视,推进课程。幼儿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疫情背景下幼儿受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来的如恐慌、忧郁、急躁、索然无味等不良情绪均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需要加强心理健康和生命课程建设,重视师生心理健康,加强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引进专业的卫生工作人员和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开展师生、家庭心理健康课程相关培训,引导大家正确看待疫情,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四、多方配合,齐抓共防
        主动和当地政府、社区、公安机关、卫生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及时互通信息,定期共商防控形势,及时发现幼儿园公共卫生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体制。做好相应岗位人员的培训,利用好社区和家长资源,多方协同共同做好公共卫生防治工作,确保全体师幼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树立标杆,疏导情绪。
        修改完善考核评价细则,加强对全体教师“师德师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学习,注重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行业标杆及典范。对幼儿园疫情阻击战中涌现的那些可歌可泣的先锋模范通过演讲、绘画、征文等形式进行讴歌:说一说、唱一唱、赞一赞、画一画、写一写。同时,建立幼儿心理及教职工活动室,通过职工活动、升旗仪式、谈话交流、心理宣泄等形式,释放师生心理压力,确保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0
[2]陈宝生:坚决防治疫情向校园蔓延 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02-07
[3]叶平枝等,守护孩子——新型冠状病毒幼儿家长应对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设:2020-02-11
[4]李俊祺.幼儿园如何预防传染病[J].贵州教育,2008(13):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