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教师语言规范化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黄官兰
[导读] 幼儿教师的语言素质首先是一个师德修养问题,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她的语言应该是热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

重庆市大足区宝兴镇中心幼儿园  黄官兰   402373

摘要:幼儿教师的语言素质首先是一个师德修养问题,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她的语言应该是热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基于幼儿园教师工作对象的特点,幼儿教师语言文字的规范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幼儿教师语言文字水平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充分调查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基础上,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总结分析了幼儿教师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存在若干共性问题,并对改善幼儿教师语言现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引起重视,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文字在基本功。
关键词:幼儿教师  语言文字  规范化
        语言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教师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能影响孩子。可见,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
        (一)趋于儿童化
        儿童化的教学语言是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之一,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语言能力。它在语法、语汇、语用和语音的应用上具有语汇通俗易懂、形象化词组多和句子短小精悍、语气词多、句法结构简单语气略带夸张、语调舒缓等特点。儿童化的教学语言能加深教师与幼儿的了解并拉近双方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儿童理解和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
        (二)具有艺术性
        艺术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表达方式。艺术性教学语言使得语言变得生动活泼、极具形象和丰富的表现力,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幼儿教学方式,它以艺术的审美性为根本,将人类语言刻画的活灵活现。
        但是,由于幼儿园教师来不及接受系统严格联系,加之受外来文化和当地语言文字氛围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有的老师习惯于地方音,不读普通话标准音;误读多音字中专名和通名异读字;误读多音字中异义异读字;异读词后改为统读的仍按原规定误读;简化字替代的几个繁体字因辨别不清而误读;识字读半边而误读的字等等。如:,要做好一件事,不是一蹴(jiu, 应读cu) 而就的事情.桌上的美味佳肴, 真让人垂涎(yan, 应读x ian) 三尺。
        2.用字用词不规范.如:“的”、“地”、“得”不分、同音词不辨、错别字不受重税、语感迟钝;标点使用不规范等现象。
        3.“新词新语”受青睐。这主要表现在“时尚”流行语出现频率高、汉外文混用、存在大量的网络语言、“副+名”构成的词组被当成时尚的新词新语频繁使用等几个方面。如:有的老师动不动就使用“哇塞”、“爽歪歪”等粗俗的词汇,以至于孩子们一窝蜂的将这些词语挂在嘴边。要知道语言是一种开放性的、不断演变的东西,任何新的词汇出来,都会在民间经过实践的检验,在这个检验的过程中,他们或被接受或被淘汰,作为教师应该使用那些被规范了的语言文字。
        4.过分“儿童化”。


根据幼儿园的活动性质及幼儿年龄特点,“儿童化”语言是幼儿园教师口语的一大特点,它不仅能缩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距离,而且能提高幼儿兴趣,还能显出对幼儿的亲近感。这里“儿童化”主要指口语内容儿童化的,即内容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对幼儿有吸引力,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而有的幼儿教师片面的理解口语“儿童化”的含义,如语音变化太大,发音偏前,语汇语法使用幼儿的不成熟表达;表情过于做作等等,其结果是造成语言不规范。这就更要求我们幼儿园教师在掌握好普通话语音、词汇的同时,提高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学前儿童正处于模仿阶段,大人的不经意的言行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语言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幼儿尚无辨别能力,他们正处于懵懂时期。这些不健康的不规范的语言文字应该得到重视。”为此,教师一定要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们交流。要做到这一点,当务之急就是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文字基本功。
        二、提高幼儿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幼儿教师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提高幼儿教师浯言文字规范的思想意识。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教师个人而言,语言是其精神的外化,文字是其形象的衣冠。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文明的表现形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教学用语用字”,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人民教师应当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为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当好表率,做出榜样。
       (二)养成学习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意识和习惯。 
        (1)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规范化。所谓规范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应当符合国家的要求,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儿童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教师语言的规范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要符合“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规范。在语音方面,教师要使用符合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使用方言,不念错字;在词汇方面,不使用方言词,不生造词汇,也要慎重使用尚不稳定的“新词”,如不说普通话中没有的词汇, 尽量少使用像“很酷”“SOHO一族”等新词; 在语法方面,力求避免搭配不当、语句不通、说话语病较多,口头禅泛滥等不规范现象;在修辞方面,避免用词不当、前后矛盾的化。总之,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和只能,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
        (2)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纯洁性。语言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它与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等密切相关,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她的语言应该是纯洁、文明、健康的,应该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
        (3)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艺术化。教师应尽量的扩大知识面,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幼儿教师应以美的声音、美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使天真无暇、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我们语言健康快乐的成长。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教师的语言规范已经提升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教育中十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高文慧.开展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有效探讨[J].软件:教学,2015(6):10.
[2]陈小英.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