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华丽
[导读] 近年来,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各利益相关者对于高校的资金使用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赋予高校财务自主权的同时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与效率显得尤其重要。财务绩效评价及其结果运用是高校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手段之一,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以此为后续研究探索建立全面且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四川成都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华丽   610039

摘要: 近年来,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各利益相关者对于高校的资金使用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赋予高校财务自主权的同时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与效率显得尤其重要。财务绩效评价及其结果运用是高校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手段之一,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以此为后续研究探索建立全面且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如何设计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方面,英美首先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指标体系。国内学者在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方面起步比较晚,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以下三类比较有代表性:投入-产出类、投入-过程-产出类、任务导向与高校职责类。
        (一)投入-产出类
        在对高校进行评价时,不仅仅考虑其所产出的贡献大小,仍需要考虑成本投入的多少,需要对经费的支出情况进行研究(John vaizey,1958),在项目投入的基础上增加项目产出来分析评价项目的绩效(Cordero,1990)。高校财务绩效评估既要注重高校在运行职能过程中投入的资源,也要注重效益产出(吴燕,2003),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更应该侧重于产出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可以从资源投入、产出与效果、发展能力三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刘国永,2007)。从投入产出分析的角度出发,将竞争机制引入绩效评价体系,用横向对比的方式考察被评估的同类高校,同时引导高校转变办学理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按照导向性、相对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设立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学科资源条件4个一级指标,用德菲尔法设立12个二级指标(应望江,2010),有的学者则提出高校的筹资能力也应该作为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内容,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分析财政教育支出的特点和了解高等教育支出绩效内涵的基础上,不仅要能够反映出高校的产出效益,而且要反映出高校的筹资能力(孟令君、曾繁荣,2010)。也有学者参考美国绩效评价计算模型构建出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评价指标,即基础性投入度、设施设备投入度、校企合作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投入和技能产出率、学生学校满意度、学生专业获得能力和毕业生就业能力(龚冷西、陈恩伦、贾玲,2017)。
        (二)投入-过程-产出类
        后期研究学者逐渐意识到过程类指标对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重要性,认为应该将过程指标也包含在指标体系内。1986年,英国的大学拨款委员会和副校长协会合作小组将过程指标加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划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三个方面。同时卡伦提出了“三E指标”:经济指标、效率指标和效益指标。我国学者通过分析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部过程和可量化的结果,构建了由投入类、过程类、产出类和效益类这四类指标构成的绩效评价体系(胡雅妮,2015;徐月丽,2012)。在财政教育支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入发展类指标,将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补充完善成投入、过程、产出和发展四类指标(姚荣,2009)。


其中投入指标用于反映经费来源构成,过程指标是用于反映经费使用过程的审核和管理,产出指标用于反映科研成果、教育成果的产出,发展指标用于反映高等院校基础条件状况。立足于科研项目支出,构建了分为两个层次的绩效指标体系:第一层次主要考查执行,由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类基础指标构成,第二层次主要考查效益,由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三类评价指标构成(于宁,2005)。
        (三)任务导向与高校职责类
        美国肯塔基州(1995)设计的高等教育绩效指标体系较具有代表性,较为大众所认可,此体系由三层级的指标构成,第一级指标为办学任务,第二级指标为计划目标,第三级即为具体指标,办学任务分为教育质量、教育和培训、机会均等、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协调和创新精神。英国也较早设置了以高校职责为导向的规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985年的贾勒特报告 (Jarratt Report)中,将高校的绩效指标分为内部指标、外部指标和运行指标三类,其中内部指标主要用于评价高校的基本特征,外部指标评价高校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运行指标指主要评价高校资源利用率。此外,也有从科研和文章的发表情况、教学情况和社会服务这三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从科研型高校生产效率与高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高校成本效率与财政弹性这些方面作为切入点对高等教育绩效评价进行研究(rouchle,2002;Lewis,1995)。
        国内学者选取财务、客户与品牌、内部营运、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分析高校招生就业与学校影响力、教学事务、学生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胡建波,2008; 祝红霞,2006)。一部分学者利用平衡计分卡法从使命、战略、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五个维度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了囊括立项、拨付、执行、产出、信息整合的绩效评价(申艳艳,2016),或从财务、顾客、内部运营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分析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张爱华,2018)。
        国外关于高校财务绩效各方面的研究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并且在逐步发展,衍生出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在对高校的绩效评价中,由于各个国家考核的侧重点不同,设立的指标体系也有所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国外的研究指标,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也要立足我国实际,进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和研究,以求对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实践提供参考。
        我国对财务绩效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学者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前国内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在逐步改进完善,提高了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的同时也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但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有关研究多停留在指标设计的理论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通用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瑞.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4(35).
[2]赖洁基,朱天韶.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体系与指标研究文献综述[J].科技经济导刊,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