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创新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刘海凤
[导读]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合唱与理论课堂相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展示自己,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探究如何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就要注重音色之间的搭配以及声部之间的配合,并将合唱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金川小学 刘海凤 331300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合唱与理论课堂相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展示自己,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探究如何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就要注重音色之间的搭配以及声部之间的配合,并将合唱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创新方法
        引言
        小学音乐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在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方面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而合唱教学的创新不仅在具体的教学进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了集体协作的作用,还让学生更好地对音乐发展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起到全面的提升作用,同时,也可以在唱歌专业技巧方面为学生起到打造基础的作用。
       一、小学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合唱技巧
        从当前小学合唱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把“合”作为教学主导,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会强调整体效果,对于学生的声线差异、乐感差异则缺乏重视。尤其是在合唱技巧的训练中,教师多将两个声部分别训练,然后再连接起来进行合唱,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掌握合唱技巧,同时感到合唱训练索然无味。
        (二)教学方法与内容过于单调
        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不齐。开展音乐合唱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对合唱基础方法的掌握程度,还要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的素质与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若教师不能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不利于合唱教学的有效推进。另一方面,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过于单调,这也会影响了合唱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创新方法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合唱指导
        教师在课堂当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就决定着整节课堂的质量好坏。为了让整节音乐课堂变得更加饱满,在上课之前,教师进行充足的备课,对于课堂展现出良好的氛围,拥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在课堂中,如果学生能够提取自己的兴趣,跟着老师的内容一步步深入自己的思想,那么对于提高其个人的音乐鉴赏能力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合唱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气息运用这一关键点,传授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呼吸技巧以及掌握气息。其次,歌唱不仅仅要重视声音问题,在歌唱的过程中还涉及姿势的问题,可以说姿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歌唱质量。在歌唱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保持一个姿势,面部的表情不要太过僵硬。


小学阶段的音乐练习,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声音演唱歌曲,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自己的口型变化,然后观察教师的口型变化,将两者之间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训练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二)选择适合曲目,建立音准概念
        小学生音乐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师对此需要有全面把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音乐感知特点选择不同的合唱曲目,让学生自然接受合唱作品的丰富信息,从而顺利建立起音准概念。如果有必要,教师不妨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搜集合唱曲目,特别要观照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他们最为熟悉的合唱歌曲,快速将学生带入合唱体验之中。
        (三)重视乐器选择使用,提高合唱效率
        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合唱教学过程当中,要想取得更加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们就应该了解清楚学生对各种乐器的掌握情况,从而让学生们在乐器的辅助之下通过合唱的训练提高个人的综合音乐水平。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们在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反复练习,却忽视了学生们在了解乐器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掌握歌曲的过程。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准与音效,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乐器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音准,大大提高合唱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小学音乐《送别》教学过程中,送别的旋律以及节奏并不难,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口琴或者是竖笛等乐器,建立在小组的基础上开展练习,使得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聆听,进而能够掌握不同声部的音高以及音准,然后再开展整体合唱训练。为了能够在合唱练习过程中强化学生针对不同声部音高以及音准的掌握,在合唱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定某几个学生来负责伴奏,并且轮流练习。
        (四)丰富演绎活动,构建和谐课堂
        合唱带有表演属性,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合唱表演活动之中,对学生形成的学习冲击会更为剧烈。分组合唱、分步合唱、分组对唱等形式都能与合唱形成融合,教师以表演或竞赛形式进行相关调度和组织,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音乐审美修养的提升,这对成功构建和谐课堂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有可能,教师还可以吸收部分学生参与到合唱的设计当中,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思维,使学生建立起丰富的音乐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并注重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以此来激发学生合唱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能够轻松掌握音乐合唱技巧,进而增进他们对音乐合唱作品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最终有效推进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姚燕.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方法浅析[J].北方音乐,2019,39(24):147-148.
[2]南琳.探索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创新方法[J].新课程(中),2019(04):172.
[3]董吉奕.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创新方法[J].北方音乐,2019,39(06):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