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李瑞
[导读] 新时期背景下,多元化成为追求。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课程,小学科学教育必须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按照科学标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将以小组合作模式为例,探索小学科学教育办法,以严谨性的教学流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小学  李瑞  830003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多元化成为追求。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课程,小学科学教育必须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按照科学标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将以小组合作模式为例,探索小学科学教育办法,以严谨性的教学流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前言: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重要的课程,小学科学教育迎合了我国对于教育的科教兴国要求,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小学科学教育效果和质量,不仅影响素质教育水平,同时也关系到学生后续的化学、物理等知识的学习态度。在科学学习中,合作与交流是很重要的途径。教学期间,教师使用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时刻保持热情。并且各种各样的交流形式能够让每一名学生在自己的学习领域中探究,发挥自身的优势,展现自己的能力,形成自信心和成就感。
        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小组合作的办法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语言和情感交流。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了团结协作意识,学生因成功而欢呼,因失败而烦恼。学生在合作与互助的氛围中交流知识,一同探讨和研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按照不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合作学习知识。
       (一)交流讨论
        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交流,一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实验探究
        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学习内容,在实验中确定准确结论。
       (三)小组对抗
        在合作期间,教师用组与组对抗的方法让学生交流学习见解和经验。
        (四)小组互补
        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学习知识,教师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相互补充理解。
        二、合作学习动手操作
        成功的研究,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努力。即便个体有着再大的本领,最后的成就往往也是有限的。科学教育中,应重视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最大化团队素质,让所有成员都能展现自己的能力,锻炼学生个体的动手能力。
       (一)为所有人安排任务
        影响合作学习的一系列因素中,最关键的便是组织者领导力。选择小组长的时候,应当选择学习态度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1]。让其担任组员学习合作的组织工作,带领所有人一起研究和探讨。小组中的记录员应具有良好的记忆力,并且记录速度要快,能够完整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以及问题、内容,包括组织讨论过程疑问点、动手操作过程、结果以及结论。此外各个小组成员的表现也是必须注意和记录的问题。小组中的汇报员,应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工作为汇报小组整体合作学习情况。



       (二)让所有人有动手机会
        合作学习的追求和目标是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在合作学习中享受成功,感受成功的乐趣。如果教师没有顺利解决和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优生与后进生的关系,就无法达成教育效果,甚至会加剧班级的两极分化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2]。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多鼓励班级中的后进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尝试、发言动手,说出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便想法不正确,也要说出来才知道有没有问题。
        如学习《不同材料的餐具》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或准备家中的各种餐具,班级中讨论不同餐具特点。另外小组讨论中,应确保每个人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后进生也能获得表现的机会,感受成功和学习快乐。教学中还要确保后进生能够耐心认真的听取他人意见[3]。听完意见以后动手,做好学习过程的研究与分析,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思维情况,使学生能够顺利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困扰。
        三、小组合作学习原则
        从经验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习有效性有着很好的帮助。教学中不能流于形式,影响最终教学收效。如同其他教学模式一样,合作学习同样需要遵循特定原则,在有的放矢中引导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适应性
        需说明的是,小学科学教育中,合作学习属于辅助性手段与工具,并非唯一教育方法。合作学习需要遵循适量、适人、适时要求,才能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进步与成长。
        (二)合作探究与竞争
        合作学习迎合了新课标对于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要求。合作探究中,学生共同成长,研究相同的问题。在集思广益中形成全新的问题解决思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了解了其他成员的想法和见解,能够丰富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当然个体能力差异导致学生面对问题的时候会出现思维交错问题。教师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否则会影响所有学生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理解,在求新求异中共同成长。比一比谁的想法和见解更全面、更好、更独特。展现小组中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才能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学习的目标。
        (三)鼓励引导
        教师需要中肯的评价学生学习表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让学生能够形成正面理解和正确认知。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精神。
        结语:新时期背景下,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有效性,合作学习的应用有很大必要。教师利用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斗志,可以提高科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菊菊.在科学实践中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策略[J].科技风,2021(01):13-14.
[2]刘馨阳.多媒体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影响[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6):205-206+216.
[3]张一帆.新时代小学科学教师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财富时代,2020(12):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