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中心小学 龙凤娟 535300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重新解读教育,重新发现生命价值,形成教师、学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场,进行生态式语文教学。即以促进学生人文一体、和谐发展为目的,尊重语文特有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社会发展对语文学科提出的要求,在课内外广阔的时空,追求人本、文本与生活之本的统一,使小学语文教学更近于质朴、自然的本无休止状态。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创建
引言
富有变化和活力是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鲜明特征,这里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启发下,点燃了思维的火花,开启了智慧之门,知识不断生成,精彩频频演绎,彰显出无穷魅力。小学语文动态课堂教学需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实施又不受制于预设,创造性生成。课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生态课堂概述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简单来说,生态课堂主要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每一个学生的欲望、需求以及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和学生发展有机统一的课堂,其核心理念就是唤醒、尊重、激励。不难理解,这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组织形式,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路径
(一)结合文本教学内容,营造生态课堂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环境与课堂教学活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教学时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创设恰当的生态课堂环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文本所蕴含情感的体验,强化其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学效率。如,在原有课堂环境的基础上,对室内的设施进行色彩的装饰,对光线的明暗进行调整等,营造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融洽的氛围,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元日》这首七绝描写了春节欢乐喜庆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除旧布新的政治抱负。为了给课堂营造一种春节的氛围,笔者用春联、红灯笼、仿真鞭炮、福字等对教室的环境进行了布置,伴随《春节序曲》的响起,学生仿佛已置身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接下来笔者开讲:同学们,大家一定都很喜欢过年吧?那么,过年的时候你们都干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都不陌生,他们争先恐后地谈了自己过春节时的情形和感受,这些情形与感受与古诗中对春节景象的描述融为一体,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这首诗意境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古诗所描写的内容的理解。
(二)尊重学生,引导自主探究
正如前文所述,生态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组织形式,所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是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巩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学习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自主探究为基础进行一些合作讨论,而教师则应该通过问题的方式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引导,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可以使学生集思广益,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理解。以《穷人》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首先,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将其划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以“穷人”为标题,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渔夫一家的贫穷?(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家的5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得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家的孩子抱过来呢?(3)桑娜为什么觉得挨丈夫揍是自作自受,甚至认为揍自己一顿也好?(4)当渔夫听说西蒙死了,并且留下了两个孩子之后,为什么脸会变得十分严肃和忧虑?(5)为什么文章要以“穷人”为标题呢?文章中描写了哪些穷人?这些穷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接着,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了这篇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笔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合作讨论。最终,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大部分学生都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有了较为一定的理解。
(三)实施生态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我们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不仅追求评价过程的精确性更追求评价过程的生态性,追求在生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信息,进行发展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注重丰富性、多元性和全面性。既关注学习语文的深度和广度,也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感体验、道德素养等方面内容;在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既然重视自我评价,也重视他人评价,包括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评价。
结束语
生态课堂关注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知识水平、生活体验等,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本质的回归,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蓉.创建生态课堂,给语文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J].新课程(下),2012(10):117-118.
[2]李闯.打造生态课堂,践行生活语文[J].考试周刊,2012(86):42.
[3]刘淑丽.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生态式学习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