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陈萍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陈萍
[导读] 幼儿园对幼儿开展学期教育时,应当分析幼儿心智成长规律,构建相适应教育模式,以发挥出幼儿园教育工作优势。在对幼儿心智成长规律分析后,可发现幼儿成长阶段,离不开家长与幼师的引导,其中任何一方的教育缺失,都将对幼儿成长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构建新时期家园共育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中心小学 陈萍   535300

摘要:幼儿园对幼儿开展学期教育时,应当分析幼儿心智成长规律,构建相适应教育模式,以发挥出幼儿园教育工作优势。在对幼儿心智成长规律分析后,可发现幼儿成长阶段,离不开家长与幼师的引导,其中任何一方的教育缺失,都将对幼儿成长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构建新时期家园共育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共育;重要性;共育路径
        引言
        在现代教育中,幼儿教育的地位不断上升,有关的理念和认知也在不断地革新,“家园共育”的理念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西方国家就十分注重家园共育模式的作用,比如美国,教师每天都要进行记录,让儿童将记录册带回家并让家长仔细阅读,同时也让家长填写孩子在家的情况,从而反馈给教师。德国的幼儿园会定期聘请专家为家长讲课,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家园共育的作用,并且采取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实现这一教育模式。
        一.家园共育模式
        家园共育,即家庭与幼儿园携手开展幼儿教育引导,为幼儿搭建健康成长环境。由于幼儿生活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家庭与幼儿园,因此在对应生活场所受到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心智启蒙。为避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出现脱节,即家长与园方的教育思想不一致,影响到幼儿实际教育工作开展,应当不断优化完善家园共育模式,促进家园共育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确保双方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相一致,促进幼儿教育工作质量提升。
        二.家园共育重要性
        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教育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第一,家园共育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并不意味着家长的教育责任就没了,而是应该更为重要。家庭照样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通过家园共育,能够让家庭和幼儿园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在促进学生的性格发展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第二,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当中的根基,打好幼儿教育的基础,才能让以后的教育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家园共育现状
        通过对目前家园共育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由于家园共育范围有限,局限了家园共育模式的优势发挥,无法有效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质量。部分幼儿园仍旧秉持传统的家园共育形式,不仅增加了幼儿园教育工作压力,且对家长造成更多负担,影响到家园共育模式可持续开展。为打破家园共育模式的教育困境,应当基于幼儿心智对共育合作领域进行合理拓展,寻找新的共育合作路径,并对家园共育形式进行创新,合理运用现代教育辅助设备,如信息技术、社交软件、云计算技术等,打造透明公开的幼儿园教育模式,促进家园共育形式多样化发展,为幼儿构建安全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四.共育路径探析
        (一)转变家园合作观念,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
        要想家园共育真正地落到实处,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家园合作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也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这是前提和基础。幼儿园的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当然也是家园共育的主要推进者和参与者。幼儿园教师需要向家长传递教育观念,让他们的教育理念得到改观。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幼儿园可以组织学校的教师和家长来共同学习关于家园共育的政策和法规,同时也要了解有关家园共育的先进理念和知识,这样可以重新塑造教师和家长的家园共育的意识和行动。那么,家长在家园共育当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家长同样是家园共育中的主体,也是观察者、支持者、参与者、评价者等等。家长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园合作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意义。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心理认知还不成熟,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很差,这一时期的教育是需要小心翼翼的,家长也有义务和责任来共同为孩子创造完整、系统的教育环境。
        (二)举办亲子主题活动
        要真正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亲子活动非常重要。这种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及品质。幼儿园举行的亲子活动可以是要求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共看一场电影、共唱一首歌、共绘一幅画、共做一件玩具、共讲一个故事、共做一个游戏、共做亲子装等。教师和家长都要积极参与,和幼儿密切互动,给幼儿营造和谐、快乐、亲切的成长氛围。例如,2018年6月30日上午,三潭路幼儿园开展了一次亲子活动。活动开始后,幼儿陆续进入活动室,熊园长致欢迎词,并对本次的活动流程进行了说明。接下来的活动在欢快的音乐传球游戏“小跳蛙”中拉开序幕。家长和孩子围坐在一起,相互进行自我介绍,并一起完成了后续活动。举办亲子活动是实现共育工作的重要策略,也是家园共育的重要表现。活动可以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推动家园共育的进程。
        (三)发挥幼儿园领导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
        幼儿园领导在家园共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园长是幼儿园的总负责人,对家园共育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着家园工作的效果。幼儿园的园长要重视利用各种机会与家长进行合作,比如幼儿园食谱的透明性,“民以食为天”,饮食好不好是很多家长考量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因素。园长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当中的饮食情况,也应该利用好家园之窗这一共育形式,并且设计要保持个性化,能够符合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上也应该注意,要创设温馨、和谐、友爱的环境,比如将幼儿正确洗手的宣传内容悬挂到墙壁上。
        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工作改革时,为突出新教育思想的特点,幼儿园应当对家园合作模式进行重新建构,围绕最新幼儿教育要求与原则,搭建新的家园共育模式。通过多个路径的工作创新,整合家园教育资源,共同推动幼儿园教育工作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晶.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J].教育革新,2020(07):54.
[2]王丽雅.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J].读写算,2020(20):30.
[3]陆娟娟.幼儿园家园共育的互动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